快捷搜索:

历史上西方民族为什么总是攻打印度而不攻打中

我在印度工作多年,我把在印度的见闻、印度经验通过公众号分享给大家,假如你喜欢相关文章请关注公众号,谢谢!

如果你想和我一起探讨关于印度问题,你对文章有好的看法请文末留言讨论,留言必回。


导读:

一、序言

二、地理位置

三、印度处于分裂状态

四、历史上强大的中国

01:序言

“印度过去的全部历史,如果还算得上历史的话。就是一次次被异族征服的历史。印度的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而我们通常说的印度的历史,不过是一个接着一个入侵印度的侵略者的历史,印度就在这个一无抵抗、二无变化的社会消极基础上建立了他们的庞大帝国。”反观中国地区,除了要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袭扰之外,好像在近代之前从来没有面对过西方的敌人。原因何在呢?

02:地理位置


历史上西方民族为什么总是攻打印度而不攻打中


地理位置上,中国有天然屏障,而印度几乎一马平川。而且,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印度本来就更靠近西方,比如当年玄奘西行,费了那么大的劲,才到了印度北部的尼泊尔。至于征服印度后再翻过青藏高原或者云贵高原,或者穿越克什米尔无人区的戈壁滩征服中国,别说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就是放现在也是难以实现的。

看印度地形图,上天真的很照顾印度,南面海洋北面一溜的山脉只有西北一个缺口供人出入,上天给印度盖了一出院子,大门都留好了,(不像我们还需修建万里长城),其实印度只要在西北修一座城重兵把守就可以高枕无忧。再看中国西南喜马拉雅山脉,西北沙漠,要想进出只能走河西走廊要么绕道绕个大弯路走北方,所以从地理上来说中国不是西方人能轻易到达的。

03:印度处于分裂状态

印度虽然表面是个统一的国家,实际上是属于各邦分裂的状态,宗教、种姓、民族成分很复杂,而且严重拖后腿。比如,1948年印度独立后,发现自己的印地语有数百个版本,难以界定统一的本民族语言,所以官方语言干脆直接用了英语。因此,印度一直是一个分裂的多民族地区,大一统时期不超过两百多年,而且几千年来一直在不断的被外来种族征服。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先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征服了印度原住民(古印度文明的创造者,皮肤黝黑,现在多为贱民种姓),而后的突厥人、蒙古人、德里苏丹王国、莫卧儿王朝、土耳其的塔塔尔部落等等,也赶场子一般此起彼伏的进入印度,统治印度。甚至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大帝也曾率军攻占了印度。


历史上西方民族为什么总是攻打印度而不攻打中


著名的莫卧儿王朝最强盛时期的印度版图——可以看出,印度南部还是诸多分散邦国,加上宗教民族成分非常纷杂,抵御外敌的能力非常有限。

04:历史上强大的中国

历史上西方民族为什么总是攻打印度而不攻打中

历史上的中国很多时候都是大一统,军事强盛,侵略西方国家,西方国家都是被中国赶着到处跑,侵略中国就别做梦了。

汉朝:汉朝时占全球财富26%的地位。和当时罗马帝国称霸东西,是世界东方的经济中心。

唐朝:中国古代封建史最高峰,占世界GDP比重:58%。

明朝:万历时期占世界GDP的55%。整个明朝的GDP平均水平是45%

清朝:占世界GDP在35%-40%之间。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政治制度。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颜筋柳骨的颜真卿、柳公权,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

所以西方国家那时要想侵略中国压根就没这个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