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分析:当前已经到了卖玉米的时候
今年以来, 我国玉米价格出现快速、大幅度上涨行情,并屡创新高。从三月底开始,各玉米主产区价格累计涨幅超过300元/吨,涨幅超过15%,且仍没有出现拐点迹象。其中,东北地区,如黑龙江青冈地区去年12月初企业玉米收购价1640元/吨,上涨至目前的1980元/吨,涨幅340元/吨;内蒙古开鲁地区企业收购价格已经上涨至2080元/吨。华北黄淮产区,山东寿光地区3月中下旬企业玉米收购价1910元/吨,上涨至目前的2216元/吨,涨幅310元/吨;山东兖州地区企业门前价格已经上涨至2340元/吨。
一、系统回顾和分析价格上涨的原因1、春节过后贸易商集中入市抢购。因为去年因非洲猪瘟爆发而导致后期价格下跌,许多赌后市的贸易商受伤,所以今年新粮上市后这些贸易商入市收购谨慎,春节前普遍没有收购。春节后因疫情影响,贸易商收购又被推迟了,客观上造成了贸易商的集中入市,价格边抢边涨,更加坚定其收购信心。
2、春节后深加工企业库存殆尽。虽然春节前深加工企业都积极备货,库存较常年相对较高,但是受疫情影响,春节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收购停滞,库存消耗被逐渐库。三月初收购重启时,各企业库存告罄,提价抢粮保生产成为企业的迫切工作。价格上涨与贸易商、农民上涨形成相互联动,企业收购量仅够维持生产,无法达到建库存之目的。
3、清明节前后饲料企业开启大规模补库。饲料企业处境和深加工类似,但企业盈利状况迥异。由于饲料养殖企业盈利很好,所以饲料企业价格敏感度低,市场采购更是“只看质量,不问价格”,庞大的饲料玉米需求数量则成为推高整个市场的重要力量。
4、春节后中储粮集中补库助推价格上涨。由于疫情影响,中储粮的玉米轮换粮补库工作将推迟到一个月,由于中储粮轮换的时间限制导致中央储备粮客观上也参与了市场抢粮活动。
5、年度供需缺口存在。虽然目前市场不存在缺粮,但年度玉米市场有缺口,这给市场各参与主体以信心和存粮的决心。
6、市场炒作因素不容忽视。如春节期间的非洲蝗虫将侵袭中国、三月份的美洲草地贪夜蛾将大规模爆发、四月份的生猪存栏将超预期恢复增长、临储玉米拍卖推迟和底价继续上调、以及屡见报端的老百姓抢粮传闻等,不断地刺激着人们躁动的心。
7、因疫情封路而导致农民卖粮放缓。一方面企业等米下炊,另一方面封村断路导致粮食销售推迟。春节因疫情防疫需求,许多乡村道路、人员流动等方面实现严格限制,客观上影响农民销售速度。
8、黑龙江玉米调出能力大幅降低。黑龙江大豆振兴计划导致玉米播种面积大幅下降,低温寡照导致玉米单产水平同比下降,表现为“双下降”;同时,下游深加工新项目集中投产,生猪养殖也快速恢复,表现为“双增长”。“双下降”遇上“双增加”,导致黑龙江玉米调出能力大幅下降,目前黑龙江玉米价格以全面逼近2000元/吨大关。
9、贸易商惜售心理严重而导致短期供给减少。在看涨氛围下,大中小贸易商库存玉米都希望留到后期供应市场,短期供应减少。反过来又进一步推高现货价格,形成增强涨价循环。有的贸易商甚至表示将粮食存放到明年等待更高价格。
10、政策粮销售迟迟未有明确消息。市场传言四起,“国家将大幅调高拍卖底价,或者按市场价拍卖”,“拍卖数量将限定在2000万吨左右,每周拍卖量不超过200万吨”。然而,进入5月份以来政策部门的集体沉默,迟迟不出台相关政策,导致市场传言四起,更进一步加剧市场恐慌。
二、饿汉聚餐,价格上涨的内在逻辑以前曾经提出过“饿汉聚餐”理论,这就是今年价格上涨的内在逻辑。
从讲述一顿饭的故事开始:
中午时分,到了开饭时间,忙碌的人们纷纷走到餐馆吃饭。
深加工大哥有实力,定了大包厢。饲料养殖老兄最近成了暴发户,直接选了VIP。随后大粮商、中等粮库、小粮庄也陆陆续续来了,有点选包厢,有在大厅里,好不热闹。
大家都到齐了。老板走过来,带来一个坏消息:因疫情影响,开饭时间要推迟,具体何时能上菜暂时不好说。
听到消息,VIP饲料养殖老兄急了。因为饲料老兄精于算计,早饭仅吃了个半饱,因为他认为后面的饭菜会更便宜。结果肚子空空,已经闹了好一阵子饥荒。眼看着坚持不下去了。他伸手先把餐桌上餐前点心通通吃光,又跑到后厨一扫一空。这还没完,直接跑到店老板的家里要余粮,搞特殊待遇。
大包厢中深加工大哥则显然有气度,表示自己早上吃的非常饱,让给大家先来,老老实实地等着老板的消息。
光阴荏苒,时间流逝。大家都更饿了,但还不见老板通知开饭,一些人开始蠢蠢欲动,一些人已经开始闹事。
老板看形势不好,怕出乱子。匆忙地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喊,“政府有消息了,可以复工了,可以上菜啦!”
闻言,大家迅速重归原位做准备好,但毕竟是疫情影响,各方面都要协调,准备时间长、人手少、物流紧张,上菜速度慢是自然的事。
好不容易一盘菜上来了,大家纷纷出手。小粮庄距离上菜口最近,近水楼台先得月;中等粮库就在小粮庄的旁边,也很方便节流;大贸易商则选择了和小粮庄、粮库合作,也分到一杯羹。等到了深加工大哥和饲料老兄的桌上就只有残羹冷炙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深加工大哥也不淡定了,因为饭量大、消化快,已经饥肠辘辘。没办法,深加工只能出高价,也从小粮庄那里来讨一口,出高价是必然的手段。VIP里饲料养殖老兄最有钱,出手最大方,自然大粮商、小粮点也都优先和饲料养殖合作。
菜还是一盘一盘的上,谁有实力,谁有钱,谁抢到算谁的。争抢还在持续,价格也在争抢中越来越高……
显然,这就是本来价格上涨的基本逻辑。只要政府拍卖不启动本轮缺粮现象就无法得到缓解,价格上涨难以停止。
三、玉米缺口,应该是客观存在的。虽然市场对缺口的多少有很大的分歧,但缺口客观存在的的事实是本轮玉米上涨的基石,也是各市场主体屯粮的信心基础。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临储玉米拍卖成交超过1亿吨而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成交仅为2191万吨。因为两年成交数量的巨大反差,让人们错误地认为消费下降的巨大。仅从数据上看,市场消费似乎下降了8000万吨,生猪存栏又在低位上徘徊,消费理论上更差。仔细分析不难发现,2018年虽然玉米拍卖1亿吨之巨,但可能有3000-4000万吨结转到2019年来消费,再加上当年拍卖量,2018/2019年度的市场实际缺口可能5000-6000万吨,实际较上年度仅下降2000-3000万吨。
2019/2020年度,由于黑龙江玉米大幅减产导致2020年供应紧张,边际价格的提升带动整个价格体系的抬升,对价格体系构成整体支撑。同时,年度饲料消费整体依旧保持惯性下降,但月度同比数据将出现明显好转,年度饲料实际消费量将较上年度再度减少2000-3000万吨。从这个角度看,饲料养殖利润的顶峰也已经基本结束了。
从供需情况看,今年深加工不会增长,饲料会减少,市场缺口将较上年度进一步缩小2000-3000万吨,因此年度实际缺口为在2000-3000万吨。但是,由于市场利多预期的存在和资金保值囤积需求的增加,市场对拍卖玉米的需求量非常旺盛。
因此,本轮玉米市场价格上涨需要政府的及时拍卖,若玉米拍卖价格合理且市场供应充裕,则整体将保持平稳。反之,则影响不可忽略。
四、价格瓶颈,相关品种的替代1、小麦价格将成为华北玉米市场价格的天花板。
小麦是玉米的直接替代品,华北玉米价格已经全面高于2200元/吨,小麦进入饲料行业替代玉米市场必然的事情,所以,小麦价格至少长期来看决定了玉米价格的长期顶部。
2、玉米及替代品进口价格是长期价格的风向标。
理论上现在美国玉米到岸大船底仓价格仅为1600元/吨左右。美国新季节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预估都是相对较高,普遍预期国际玉米价格将保持稳定。
五、未来趋势,后期价格走势分析目前,华北玉米价格普遍上涨至2200以上,东北价格也上涨至2000左右,都已经是非常高的。但是价格未来趋势仍难预测。
总体而言,目前的玉米市场价格属于相对高位,政府拍卖后市场价格将会回落至合理水平。
可以说,未来价格趋势最终取决于政府的玉米销售政策,核心内容就是拍卖或销售的价格和向市场投放玉米的数量。
玉米市场,到了该卖玉米的时候了!
假设玉米拍卖价格较去年水平变化不大、拍卖数量不存在限制的情况下,拍卖的结果将是市场始终存在溢价,但现货价格总水平将会逐步回落。在一个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价格回落的幅度不会太大,华北平均玉米价格小幅回落至2100元/吨上下,东北价格回落至1850元/吨上下,是有可能的。
因此,当前阶段,无论是玉米临时储备,还是贸易商市场储备,都到了可以获利平仓的时候,到了该卖玉米的时候了!(文章来源:i之友 玉米Q淀粉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