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美债的背后,小心市场第二轮“崩溃”


美债的背后,小心市场第二轮“崩溃”

今年来,看空美债的声音就没消停过,昨天,俄媒的一篇报道又将枪口对准了美债。

我大概意思描述下:

文章说,美债市场似乎是投资者遭遇危机时候的最佳避险场所,但这次市场却没按照套路出牌。

比如,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家4月才开始隔离,但金融市场危机在3月就达到高潮,波动性达到2009年极值,投资者在恐慌中不顾一切地抛售投资组合,这些头寸中包含美债。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美国财政部的印证。

从数据来看,3月无论是央行还是私人投资者,抛售美债规模都创单月最高纪录。在十大美国海外“债主”中,虽然最大债主日本连续第三个月增持美债,但有半数债主3月抛售规模均超过100亿美元。

中国的美债持仓较2月减少107亿美元,为今年首个月减持美债。

此外,还有四大海外债主减持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爱尔兰减持112亿美元;巴西减持215亿美元;卢森堡减持147亿美元;开曼群岛减持122亿美元;比利时减持119亿美元。

当然,抛售幅度更惊人的还是沙特,其3月减持253亿美元,创沙特史上最高单月最高抛售额。

当月,油价从40美元上方暴跌至不到20美元。

不过大部分人,对于各国抛售美债这事,可能有误会,并非是美国国力下降,全球去美元化等。

真正原因是,流动性枯竭,市场需要美元只能被迫跑美债。

不过,类似3月的这种猛烈抛售,也可能只是短暂现象。当前,美债仍是各国外汇储备的重要配置。具备低风险、低收益、高流动性的美国国债,仍是各国美元储备资产的重要配置。

说白了就是,在当前美元汇率不降反升的情况下,大幅抛售美债或美元资产并不明智。

但是,不抛售,不等于风险就消失了。

在过去两个月里,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大了2.6万亿美元。

然而,随着鲍威尔将负利率排除在外(至少现在是这样),这意味着美联储面临另一个问题。

评论指出,对于美联储和财政当局采取的所有应对疫情的措施,政策依然太紧。如果美联储选择避免负政策利率(情况似乎确实如此),必须通过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构成提供进一步的宽松。

这意味着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

也就是说,美联储将需要扩大其数万亿资产负债表,而且它很快就会这么做。即将到来的大量流动性消耗问题正在蔓延。

上周五,美联储将其每日POMO平均数从两个月前的750亿美元削减至70亿美元。

更多的国债供应量最终将推高利率。

但麻烦的是,5月份有6890亿美元的新国债净结算,而从现在到6月15日有9920亿美元的新国债净结算。下个月将有近一万亿的新国债上市。

这意味着,下个月市场需要拿出大约一万亿美元来购买这些证券。

当然,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因为我们都知道市场上谁才有能力拿出一万亿美元-----唯一拥有无限印钞火力的机构,那就是美联储。

因此,鲍威尔面临着双重问题。

身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经不再考虑负利率,因此他只能再次推动量化宽松,并在金融体系中释放另一股流动性。

然而,任何缩减量化的行为,都将招致愤怒,尤其是美国政府。

也就是说,如同第一次美联储利用疫情引发的市场崩溃来释放量化一样,鲍威尔很快不得不进行第二轮操作,从而引发第二轮市场崩溃。不这样做的后果,就等着看美元飙升吧。

因为市场嗅出另一场美元大紧缩即将来临。

由于各种方式加速流动性紧缩,那么,即将到来的9920亿美元国债净发行量,很可能将成为下一次市场冲击的导火索。

一个留给市场的问题是,这是否将使美联储在崩盘时用来购买股票ETfs,还是留颗子弹,应付未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