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不断受到打压,国科微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最近美国对中国的科技限制再次升级,技术突破就显得尤为重要。好在中国芯里也有跻身全球产业第一梯队,现在就是希望有更多企业能够杀入第一梯队。长江存储就因为自主研发的128层QLC 3D NAND闪存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4月13日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宣布128层QLC 3D NAND闪存(型号:X2-6070)研发成功,并已在多家控制器厂商SSD等终端存储产品上通过验证,预计128层产品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量产。长江存储填补了我国在3D NAND闪存芯片领域的空白,它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够在该领域实现量产的厂商,技术水平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虽然长江存储没有登录A股市场,但A股市场中的国科微却和长江存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着过硬的技术支撑。公司首家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注资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也是首家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湖南集成电路企业。每年将销售收入的30%用于研发,长期致力于广播电视、安防监控、固态存储、物联网等领域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解决方案开发。虽然国家集成电路在在今天3月23日已经宣布减持了0.93%结束,但还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2019年11月16日,国科微电子正式推出国内首款获得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国家密码管理局双重认证、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科微第二代存储主控芯片——GK2301。
我国的存储芯片、主控芯片几乎完全依靠进口,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GK2301系列的芯片版图、软硬源代码、芯片的自主性、以及公司信息安全保密建设,全部通过了中国信息安全评测中心严苛的安全审查,从源头上杜绝了泄密的风险,真正实现了“中国芯”的自主安全可控!
国科微的311C-Y搭载双“芯”,一芯为国科微自研控制器芯片GK2302,一芯为长江存储Xtacking架构的64层TLC3D NAND颗粒。双芯驱动的国科微311C-Y固态硬盘读写性能比肩业界领先水平。
关键是今年5月14日国科微与长江存储正式签署长期供货协议,批量采购长江存储64层3D NAND颗粒。国科微与长江存储有着天然的合作基因和高度一致的使命,两家对产品持续进行适配,为国家信创融合提供企业间的合作范本。
5月19日国科微的311C以及D10E系列固态硬盘与申威421、1621处理器平台通过了严格的测试,读写稳定,相互兼容,可为信息化办公提供全面保障。我国最牛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就是采用国产核心处理器“申威 26010”。申威系列国产芯片已多次成功应用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中,并在党政机关、关键领域、商业市场上开展了产业化推。
这么硬核的公司还不值得投资吗?技术上已经有突破之势,逐渐消化了基金减持的影响,市场筹码又在重新的聚集中,量能底部在逐步放大。相信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下,他必然勇立浪尖!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