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如何停止上涨?黄奇帆“献计”,戳中房价
面对高房价问题,一般人要买房,只有两种应对策略。
第一、依靠父母的力量咬紧牙关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压力大,好歹有个自己的房产,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年轻人买房的年龄一般在26岁至30岁之间,而国外很多城市买房年龄在35岁-45岁左右,极少有在30岁以内就买房的。
试想,现在标配教育学历已经是大学水平,正常毕业在23岁-24岁左右,如果要在26岁买房,那么这位毕业生需要在2年的时间里挣够30-50万元首付款,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所以不依靠父母买房几乎不可能。
第二、租房。在一线城市例如北上广深,好地段的房租约为8000元-2万元/月,想要在这里租房还不如直接买房更划算;那么郊区地带多少呢?
根据经验,一线城市次一点的地带房租也不便宜,在3000元-5000元之间;二线城市房租在1500元-3000元之间;三四线城市房租在800元-2000元之间。房租的高低,与当地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直接挂钩,所以租房只是短期的过渡方式,长远来看,并不可行。
刚需买不起房子怎么办?房地产企业家王石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王石认为现在社会是一个流动性的社会,年轻人在城市的流动性很大,如果轻易买房很容易被困住,导致无法抽身,故而他不建议年轻人买房。特别是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王石认为“你不买房,你的父母也会有房子给你,你的岳父岳母也有房子会给你的。”所以年轻人根本就不用担心房子问题。
年轻人真的可以听信王石的建议:不买房?
笔者认为是不可行的,不买房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父母会送你房子居住,或者自己租房居住。随着二胎的开放,在2019年全年的新增人口中,有50%-60%的新生儿是二胎贡献的,也就意味着将来独生子女的情况会逐渐减少,王石的建议已经过时了,将来你的岳父母不一定有房子可以赠送给你。更何况,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房价大概率也跌不下去。
城市化快速推进继续助推房价。看待房价涨跌问题,短期看金融、中期看人口、长期看发展。城市发展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城市——产业——就业——人才——居住——房产——房价,这是城市化带动房价上涨的基本链条,只要城市化在继续向前奔腾,那么城市的产业就会越来越多,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和高薪酬的价值机会,源源不断地吸引着人们的到来。衣食住行是每个人必须的,所以人越多那么住房需求就越多,在需求的缺口下,房价如何能不上涨?
如何停止房价上涨?黄奇帆“献计”,戳中房价上涨“软肋”!
黄奇帆认为,高房价的主要原因是地价太高,地价一直居高不下导致了房价居高不下。众所周知,房价一般是地价的2倍左右,只要控制住了地价,那么房价自然可以被摁住。
在黄奇帆看来,高房价并不是因为炒房或者其他因素,“炒地皮”才是高房价的软肋,如果将来把“炒地皮”控制住了,那么也就抑制住了房价继续上涨,同时稳定房价水平。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确实很有道理,房子也是商品,商品的价格最主要由成本决定,当建房成本上涨的时候,房价自然也会随之上涨,而在建房成本中,地价往往占到了40%-60%的比重,处于主要的位置,如果地价调低,那么房价水平也会随之调低的。
对于降低房价问题,调低地价并不是唯一的举措,不少专家给出了多种建议,例如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认为,应该征收空置税,用空置税来调节市场上的住房资源空置和浪费情况,这样可以增加市场上商品房的有效供给,在保障住房供应量的同时,平抑房价、烫平楼市泡沫,最终有效稳定房价水平。
那么,高房价怎样“刹车”?很显然就是调控,在限购、限售、限价、限贷的四大举措下,商品房买卖市场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左右着,房价也在其中,大涨大跌都已无可能。
学习更多的房地产知识,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