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不买房住民宿606天,体验99种人生:既朝九晚
既想要有稳定收入
又想要“浪迹天涯”怎么办?
80后旅居姑娘郑辰雨告诉你答案!
她不买房,不租房,带着1个旅行箱
走了26座城市、结识了99位房东
历时606天,住了几十家民宿
在不同的民宿里
她认识了许许多多有意思的人
西班牙的女建筑师、波特兰退休画家奶奶、
好莱坞电影制片人、心灵疗愈师、
谷歌资深产品经理……
她没有辞职去旅行
却每一天都像在旅行
她说,寻找有趣的房东
遇到有趣的灵魂
是她的一种生活方式
— 1 —
学霸出身,独自一人前往美国
1989年,郑辰雨出生于
安徽芜湖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
郑辰雨从小就是学霸
在中考时,郑辰雨就以全市第三的成绩
进入省级理科实验班
2006年4月
郑辰雨收到了美国排名前十的
霍奇基斯寄宿高中的录取通知书
对于生长在江南小城的郑辰雨来说
就像突然获得了一次
去太空探险的珍贵机会
她一个人提着三个箱子
辗转16个小时的飞机
只身来到了她从未踏足过的美国
一个人在异国他乡,难免感到孤独
也时常会惦念家人
但是学校在节假日期间
给郑辰雨安排了一个接待家庭
他们是一对年过古稀的盖乐普夫妇
爷爷比尔曾是儿科医生
他戴着大而厚的老花眼镜
奶奶珍总是带着笑容
在过去35年间时间里
他们曾接待了70多位国际学生和背包客
这是郑辰雨第一次住在陌生人家里
爷爷奶奶对她的关爱
让她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春天,郑辰雨和爷爷用望远镜看飞鸟
夏天,她和奶奶用剪刀修剪树枝
秋天,她和奶奶在果园一起采摘果子
冬天,她和爷爷用铲子初雪,迎接新春
在感恩节时
爷爷奶奶带她一起逛超市
自己做饭
让她来到美国后
第一次吃到了家乡的口味
比尔爷爷和珍总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
打开了郑辰雨内心封闭的大门
“他们的善良融化了我封闭的内心,
让我放下戒备心,
去探索、相信并拥抱世界的美好。
我有勇气走上住民宿这条路,
离不开盖乐普夫妇给予我的关爱。”
在盖乐普夫妇居住的这段经历
就像一颗种子在郑辰雨心里慢慢萌芽
她对民宿的热爱与憧憬也愈发强烈
一年后,郑辰雨考进了普林斯顿大学
离开了这对待她如自己孙女一般的老夫妇
然而她不设限的人生却才刚刚开始
— 2 —
“我们在一个地方安家,
就很难了解不同街区。”
进入大学后
郑辰雨没有让自己闲着
她去非洲做义工
去巴拿马、尼加拉瓜、英国、
西班牙、瑞士旅游
去牛津大学做交换生
长期在外“漂泊”
让郑辰雨喜欢上了这种自由的感觉
大学毕业后
郑辰雨成为了一名分析师
在人人都羡慕的华尔街工作
如果没什么意外
郑辰雨将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可是工作一年后
她就跳到了西海岸的一家创业公司
2014年8月,她又开始为这家公司
在深圳搭建了创业团队
创业公司发展很快
但工作强度同样非常大
不停的忙碌与奔波
让郑辰雨开始感到惶恐
她开始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如果在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家,
是不是就不会感到如此“奔波”?
于是,郑辰雨当即做了一个
既大胆又疯狂的决定:
白天工作,晚上旅居住民宿
在不同的房子里,认识不同的人
体验不同的人生
那个曾经落入她心田的民宿种子
在此刻开始生根发芽了
从此,郑辰雨便过上了
既可“朝九晚五
又可浪迹天涯”的生活
刚开始时
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旅居365天
可是她自己都没想到
她竟然会坚持606天
从那之后
郑辰雨白天努力工作
晚上体验不一样的民宿生活
每周一到周四时
她住在公司附近的民宿
而到了周五晚上
她就选择不同城市不同街区的民宿
去感受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她说,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安家
就很难了解到不同的街区
随着郑辰雨的“野心”越来越大
郑辰雨的“居住地图”也越来越大
她愈发着迷于
这种居住在她人家里的奇妙生活
— 3—
“当你敞开心扉,世界也会向你敞开。”
旅居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
在旅居的606天里
郑辰雨曾遇到过各种意外与困难
她曾深夜寻找蘑菇屋
在树林中失去手机信号后
联系不上民宿主人
也曾收到房东留下的警告字条
“请不要调整我家的空调温度”
也曾遭遇过别房东女儿的无情拒绝
“我不欢迎这个女人住我们家”
还曾因为不熟悉房子结构摔倒在门口
误机露宿机场
为了适应这种“短平快”的生活
郑辰雨必须随身携带一个行李箱
不能穿太厚重的衣服
也不能像其他女孩子一样
买各种各样好看的纪念品
但是郑辰雨说
“不折腾一下,
怎么会知道人生有多少种可能呢?”
每一次折腾
对于郑辰雨来说
也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每一次困难过后
等待她的又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她曾住过加州海滩边上
一家被百年红树林和橡树簇拥着的树屋
那是一位爸爸为孩子建造的小木屋
它“长”在一棵橡树上,没有任何的支架
站在房子里,动一下都会“嘎吱嘎吱”的响
房东告诉她,这棵树现在在生长
有一天清晨,郑辰雨起床时
她惊喜地发现
木屋里的树枝长出了新的嫩绿的叶子
“看到叶子的那一刹那,
工作中带来的疲惫与焦虑,
瞬间就消失了。”
郑辰雨也曾住过
一号公路旁边的森林小木屋
这家小木屋是一家“网红店”
为了预定这家民宿
郑辰雨等了半年的时间
当她拖着这家的行李箱来到森林时
她发现自己的手机信号已经消失了
正当她感到焦虑时
房东奶奶热情的迎接与招待
让她的心情瞬间释然了
她发现房东奶奶Kitty
就一直过着没有互联网的生活
不被外界干扰,不被信息包围
没有舆论与八卦
Kitty奶奶一直在这里过着怡然自乐的生活
郑辰雨说,奶奶的生活态度
让她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模式
“家不一定是四四方方的屋子,
也可以是爱丽丝的后花园,
童年的木屋,海滩的房车。”
当郑辰雨走进一家开满鲜花的院子
推开生锈的大门时
发现花园里有一只兔子正在照着镜子
她感觉自己仿佛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
当她因深夜入住蘑菇屋
迷路而感到焦虑
却打开房门看到窗外密林满目的葱绿
星光点点透进三角窗
房东也早已经在冰箱里
准备了鲜奶迎接她时
她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温柔起来
当得知公司被收购即将失业时
却看到房东老奶奶
正不紧不慢地地喂山羊,挤羊奶,
原本焦躁的心也随之变得平和起来
当郑辰雨跟着热情地房东
一起去参加内华达州的火人节时
她仿佛走进了一个人间的乌托邦世界
在火人节里
郑辰雨参加了一场生平最大的集体晚餐
郑辰雨站在8万人中
一座十几米高的木头人头顶突然着火了
它慢慢的被火焰吞噬
火光照亮了天空
也把每一个人的脸都映得通红
在这一刻,所有的烦恼都被抛之脑后
取而代之的是尽情地狂欢与潇洒
那一刻
郑辰雨突然深刻的感受到:
“生活原本平淡无奇,
是人赋予了它特定的意义。”
— 4 —
“当你看了更多的东西之后,
你会发现世界并不是你想象的样子。”
"我们的生活像是一个半圆,
只有在半径中走得越远,
才能看到更大的界面
和遇见更精彩的人生。”
在旅居的606天里
郑辰雨住过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房子
从“清风房车”到“罐头房车”
从“蘑菇屋”到“树屋”
从“蒙古包”、帐篷再到童话城堡
从沙漠到海滩
从山岩到森林
从温暖的大床到仅容纳一身的沙发
郑辰雨住的家千奇百态
有萌萌哒的4米小房车
也有充满艺术感的画室
有被花草包围
鸟鸣环绕、泉水叮咚的花房
也有洛杉矶山头充满摩洛哥风情的别墅
有纯木打造的木屋
更有直接“挂”在树上的树屋
郑辰雨说
“家是物主的价值观和延伸,
住民宿是生活方式的混血,
而住在别人家中,
就是去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住民宿的过程
对于郑辰雨来说
仿佛就是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一路走来
郑辰雨去过各种各样不同的家
但是更重要的是
她认识了各种各样
有着不同人生轨迹的人
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
有着不同的语言
但是却都有一个赤诚火热的心
她认识了单身多年的机长卡尔
他喜爱跳探戈也喜欢自己下厨
他把生活过得十分自律
他告诉郑辰雨
即使一个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她认识了82岁的画家托比
是一名退休教授、民宿房东
即使已经年过八旬
但是不服老的她依然坚持授课
把画画当成每天的日常生活
她告诉郑辰雨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
只要向前看,我们也同样年轻
她还认识了一位
把家装饰成博物馆的阿拉斯加土著后裔
他还是老爷车的忠实粉丝
他开着老爷车带着郑辰雨四处兜风
他对郑辰雨说
未来有无限可能
我们要敞开心扉去拥抱这个未知的世界
在第606天时
郑辰雨选择了结束了旅居生活
因为她觉得606是一个回文数字
它就像是一杆平衡秤
一边是生活,一边是工作
经过606天
她终于找到了这种平衡
当有人羡慕郑辰雨自由洒脱的生活时
郑辰雨说
“没有什么潇洒的人生,
我只是在认真的生活,
当你向世界敞开心扉时,
世界也会向你敞开。”
电影《七十七天》里有一句台词:
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
虽然我们不能决定命运给予什么
但是我们可以把控的是
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现如今
郑辰雨自己已经不再需要
每天都被所谓的“理想生活”占有
就像一个房东送给她的留言:
带着微笑地走在路上
有一天,我们度过的时光
终会成为我们最好的作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