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国信证券收律师函,研报称美年爱康可能合并!

文 | 杨万里

最近两天,国信证券因一份研报,惹怒了民营体检巨头企业——爱康国宾。

起因要追溯到11月6日,国信证券研究所医药行业小组发布研报《重大事件快评:大跌事出有因,探寻阿里战略》,分析师在投资建议一栏中提到,“我们猜测潜在原因可能在于阿里系规避成为控股股东并被迫启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和注入爱康国宾的过程。”

资料来源于国信证券研报

国信证券收律师函,研报称美年爱康可能合并!

研报发出后,很快引来了“麻烦”。

11月8日,爱康国宾向国信证券发去律师函,表示将根据国信证券的回复决定是否向证监主管部门进行举报。

两天后的11月10日,爱康国宾又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官方声明,称“国信证券分析师在撰写报告过程中,从未向爱康国宾求证或进行咨询,且爱康国宾与美年健康之间不存在任何合并或重组意向,该等误导性陈述会对爱康国宾的正常运营造成不良影响。”

现在,事情已经在网上引起争议。11月11日开盘,国信证券盘中下跌近0.3%,总市值超1300亿元。

国信证券研报事件背后,反映出卖方市场存在数据或逻辑不严谨、信息引用来源不合规、结论或表述存在误导投资者等现象。

国信证券收律师函,研报称美年爱康可能合并!

事实上,国信证券并非A股唯一一家遭“打脸”的券商。

早在2011年,财证券、平安证券、国泰君安和信达证券4家券商先后发布了关于中国宝安的研报,认为该公司未来的石墨烯发展空间巨大。在研报刺激下,中国宝安在一个月内涨幅超70%。

中国宝安后来澄清称,未拥有石墨矿资源。还表示,上述四家券商未派人参加投资者接待活动。

今年1月份,东北证券发布研报称,“统信软件率先与华为实现实质性深度合作,在华为和荣耀matebook等系列笔记本上实现预装,并助力华为积极打造鲲鹏产业生态”。还提到,“统信软件员工数量超700人,是国内最大的操作系统研发团队,母公司诚迈科技更有近3000人,具有技术研发人才规模优势。”

诚迈科技之后澄清称,与华为公司暂不存在媒体报道的“实质性深度合作”、公司未有比较过相关团队规模,不能确认是否属实。

今年4月份-5月份,国金证券、长城证券、中银证券、华西证券、天风证券等5家券商机构相继发布了7份关于沪硅产业的研究报告,并给外界提前预测出业绩。

例如,中银证券预计沪硅产业2020年实现营收达22亿元。2019年,沪硅产业营收为14.93亿元。按此计算,沪硅产业要在2020年达到22亿元营收预测价,营收增速应该为47.35%。

长城证券预计沪硅产业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达0.39亿元。2019年,沪硅产业归母净利润亏损8891万。根据券商预测,沪硅产业今年会扭亏为盈。

但在6月2日晚,沪硅产业公开“反驳”,明确表示公司上市以来未接受投资机构及证券公司调研,部分研究报告对公司业绩预测与公司历史业绩情况差异较大,对公司股价预计的依据不足,为其单方面预测,未经公司确认。

我们关注到,证券法十分重视信息披露。在投资者保护方面,普通投资者与证券公司发生纠纷的,证券公司应自证合法合规,不存在误导、欺诈情形,否则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在注册制全面推行背景下,信息披露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核心点。对于券商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应保持真实、客观的态度。如果发生误导行为,最终会使券商机构自己在市场上的公信力打折扣。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