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3500亿,央行已连续10次“出手”!美联储如
据央行网站11月30日最新公告,为维护流动性平稳,今日我国央行开展2000亿元人民币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
其中,MLF中标利率为2.95%,期限为1年;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20%,期限为7天。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央行已经连续10个工作日“出手”,向市场释放流动性。
作为超大体量的新兴经济体,我国今年以来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为我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注入了强心剂——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央行已推出涉及9万亿元的货币资金“大礼包”,前10个月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
事实上,也正是得益于央行为实体经济投放资金,才促进了我国企业迅速复工复产。据国家统计局网站11月30日消息,11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52.1%,位于荣估线之上,表明我国制造业活力进一步增强。
正是我国央行及时释放流动性,我国经济才得以稳步复苏。可以说,在全球局势动荡的当下,央行的行动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分析认为,如果没有各国央行及时“放水”,恐怕全球经济未必只有5%的衰退,甚至更为严重。但需要提及的是,“过量放水”的功效或许会适得其反。
以美国为例,为应对疫情冲击,自3月以来,美国国会已出台总额约3万亿美元的经济纾困法案。随着疫情持续蔓延,美国各界都呼吁国会出台新一轮财政救助方案,但该国两党迟迟难就新一轮经济纾困计划达成一致。
由于早先的多项刺激政策准备到期,而新一轮经济纾困计划迟迟难以出台,基于此,有分析认为,如果美国经济持续恶化,那么美联储继续以更大的宽松力度来支持经济的压力将会加大。
前任纽联储主席Bill Dudley称,美联储当前长期的低利率政策环境会弊大于利,即使其继续增加额外的货币宽松政策也无助于未来的经济复苏,现在是轮到该国国会和财政部出手的时候了。换言之,当下美联储已经处于“无计可施”的阶段。
文 |林妙琼 题 | 曾艺 图|卢文祥 审 |刘苏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