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官宣!京东沉默
今天有消息称京东、网易已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且通过上市聆讯。面对传闻,京东保持沉默,网易则官宣在香港二次上市。
今天中午,网易二次上市聆讯后资料集在香港交易所网站正式披露。网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丁磊发布首封致股东信表示:“我们正在准备在香港二次上市,将‘网易’这个久经时间考验的品牌带回中国。”
若上市进程推进顺利,网易有望成为继阿里巴巴后又一家在中美两地同时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据资料,网易的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瑞士信贷、摩根大通。丁磊持有14.56亿股公司股份,持股44.7%。按照网易473亿美金的市值计算,丁磊所持股份的价值约为211.4亿美金,约合人民币1511亿。
此前有报道称,网易计划6月11日在香港二次上市,筹资目标最高为20亿美元。
网易游戏收入占比近八成在资料集中,网易提及自身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的移动游戏公司,而从业务来看,网易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也是游戏,他是国内仅次于腾讯的第二大游戏厂商。
财务数据显示,一季度网易净收入为170.62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在线游戏服务净收入为135.18亿元,同比增长14.1%,收入占比达79%;有道净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39.8%;创新及其他业务净收入为30.03亿元,同比增长28%。
丁磊发布致股东信:
将在四大方向着重发力
港交所披露的资料集中还包含了丁磊的致全体股东信。信中丁磊称,网易会着力做好四件事:1、建立一个有自我进化能力的组织,永远保持29岁。2、继续网易一贯的精品战略,做更多让团队骄傲的产品。3、立足中国,坚定地推进全球化战略,与世界同步。4、推动资源更普惠,给予微观个体更大能量,更多支持。
上述四件事即网易未来的四大重点发展方向:组织进化、精品战略、全球化战略以及推动资源普惠,在公开信中这四大方向首次被公开提出。
网易方面表示,精品和全球化两大战略尤为值得关注,将成为网易未来投入的重点领域。
对于回归,京东不予回应
5月19日曾传出京东香港二次上市进程已临近,或将于下周寻求通过上市聆讯,最快于6月初启动招股,预计6月18日挂牌。对于这一传闻,京东的回应是不予置评,但表示在今年618将会有“大动作”。
从时间节点看,本周京东传出通过港交所聆讯,与此前传闻一致。而6月18日作为京东成立日期,对公司有着特殊含义,选择在当天挂牌也具有意义。
青桐资本董事总经理方洁认为,在国内声誉一度与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几乎齐名的京东,赴美上市的经历并不令人满意,市值与阿里存在几倍差距不说,近期还一度被新秀拼多多超越,不免有些尴尬。
方洁认为,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京东自建物流的模式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一度被资本市场看好,股价涨势强劲。最关键的是,京东在19年全年开始实现盈利。这一切都很有利地证明了京东的成长性仍然值得期待。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京东港股上市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014年5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6年后选择再次在香港上市。对于京东而言,2020年是转型的一年。本轮选择在香港上市,也是京东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网易直言存在被纳斯达克除牌风险在港交所披露的文件中,网易直言或因《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从纳斯达克摘牌。
网易称,2020年5月2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Kennedy法案),倘由美国众议院通过及经美国总统签署,Kennedy法案可能会令投资者对受影响发行人存在不确定性,且因此网易的美国存托股市场价格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而网易倘未能及时满足Kennedy法案施加的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检查要求,网易可能会从纳斯达克除牌。
5月24日,对于该法案,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法案要求,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
这意味着,上述法案实施后,除网易外的多支中概股也将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摘牌”风险,市场也有许多声音认为这将引起中概股回归热潮。
证监会上述负责人还认为,从法案以及美国国会有关人士的言论看,该法案的一些条文内容直接针对中国,而非基于证券监管的专业考虑,我们坚决反对这种将证券监管政治化的做法。
港交所或成互联网巨头“聚集地”
港交所相对宽松的制度是网易选择回港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2018年,李小加推出了港交所有史以来最大力度的改革: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来香港上市,支持大中华地区和国际公司来港寻求二次上市。
当年7月,小米集团成为港股第一家双重股权架构上市公司;当年9月,美团点评也港股上市。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也回归港股,以增发H股的形式在香港二次上市。
若网易的上市进程推进顺利,港交所将成为当之无愧的互联网巨头“聚集地”。
◆来源:第一财经、中国基金报、证券时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在一个月内与本公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