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810万网文作者:“莫恋秋雨梧桐,早知春江水
继5月5日810万网文作者发起“五五断更节”,5月6日腾讯阅文举办的作家恳谈会之后,关于那些来回扯皮的讨论又充斥网络。
网文作者们发起的“55断更节”
整个剧情发展都很简单:降薪——抗议、罢工——工头反水——谈判——短暂和平或者谈判破裂。
这种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的典型案例,也确实实实在在发生在了中国。蒙卡契油画作品《 罢工》
大家也都逐渐意识到,这种典型案例背后,都有着行业不景气或者企业经营不善的经济背景。
看一下腾讯阅文这几年的财报:
2019年上半年腾讯阅文付费用户为970万人,远低于2017年的1110万人,和2018年的1080万人。同时,付费用户占活跃用户的比例也在逐渐减少,2018年、2019年、2020年依次为5.8%、5.1%、4.5%。
付费用户在“兵行减灶”。
很多人说,付费这个模式可能走不下去了。
然而,人们没有注意到的是,付费模式为何走不下去了?对这个问题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得出来让人哭笑不得的结论。
乍一看,付费用户的减少:
一部分是因为小视频的分流。快餐和碎片化时代,人们更喜欢AV(aural和video,听觉和视频),对于文字的喜爱和耐心在下降;二是因为盗版的猖獗,盗版APP和盗版网站的无处不在、更新迅速,愿意花钱的肯定少之又少。猖獗的盗版
在展开分析盗版之前,我先跟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揭开网文行业遮羞布下丑陋的现实。
我一个高中同学也是网文写手,上大学时候准备自己写小说,就先写了5万字,然后发表在了起点中文网上。
然后呢,他就告诉了寝室的同学们自己的作品名字,让大家去看看。
然而呢,室友们惊呼,快来看,你火了你火了!
他赶紧凑到室友们电脑前面,大家一看,在百度上瞬间出现了几十个了他作品的搜索结果,在不同的网文盗版网站上。
也就是说,他刚发表了新作品几分钟,各大盗版网站就已经把他的内容全数转载了过去。
正版与盗版的“神同步”
只能有一种解释,这是数据库级别的同步。
这也能解释,为何作者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会分分钟被盗版网站同步。有些盗版网站因为被支持力度不足,或者故意遮遮掩掩,更新慢一点,说是正在努力转码中。
一个臭不要脸的行业。
又想了下,这个说法不过分。
网文行业的盈利模式基本就是:
付费模式收割愿意付费的读者;免费模式用广告收益无成本吸血创作者。免费模式简直是无本万利,他们哪里有丝毫动力去打击盗版?只有傻不唧唧有自我道德期许的部分读者,还在继续付费阅读。
无限制的开采市场资源,无耻的免费模式已经快把行业玩臭了。
被辟谣的那份腾讯阅文合同,更类似于面对存量市场时的竭泽而渔。
人工湖的“竭泽而渔”
平心而论,这几年的网文行业的兴盛,和盗版是分不开的。因为,免费意味着流量,免费比付费更加受欢迎。
泥沙俱下、不可避免的“免费模式”在继续深入讨论之前,我们先把目光转向小米,雷军曾宣布,小米手机硬件的毛利率不超过5%,实际上近期最高的也就是8.7%。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啥小米手机到处是广告了?
百度的“联想功能”
不通过硬件赚钱,来获取销量和市场占有率,通过构建生态来赚钱。广告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手机作为入口和必备硬件,配合兜售小米生态的其余软硬件。如果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得更好一些,甚至后面APP的制作、出售都会有广阔的市场。
换句话说,小米硬件、网文在将来的趋势,都将是“基建”性质,负责引流、占领市场,将姑取之,必先予之,而后“收之桑榆”,用在其基础上衍生的巨大流量和商机,才是真正赚钱的机会。
同样的还有我们的新基建,5G设施、大数据中心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我的前文50万新增5G基站够不够用?运营商却受困于“二八定律”
这又让我想起来“贾布斯”的曾经的著名口号:生态补贴硬件。这思路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重要的趋势。可惜的是,贾布斯步子太大,扯着X了,正确的策略却没有配备足够的执行能力。
乐视:正确的策略却没有相匹配的执行力
音乐行业付费可以活下来,然而网文却需要走向免费。
因为对网文行业来说,免费打开的是更广阔的商业空间,音乐却只能在收费环节走向终点。这也是基建的幸福,具有对新动能的催化功能,而且能参与新动能带来的利润分配。所以,版权归属比收费、付费之争更加核心。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曾经的用友、联想等企业为产权所做的努力,带来的企业的长足发展。
网文作者们的呼吁,我关注,也同情。
但是,相比大海里随波逐流的鱼儿们,更值得关注的,是大海波浪的方向。
虽然难,虽然他们“身在此山中”,但却是唯一的、多赢的选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