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智联招聘CEO郭盛:教育行业应届生月薪为8314元,

智联招聘CEO郭盛:教育行业应届生月薪为8314元,智联招聘CEO 郭盛

­出品 | 搜狐智库

编辑 | 袁昌佑

智联招聘近日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搜狐智库就当前就业形势话题对话了智联招聘CEO郭盛。

郭盛表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的持续向好、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等多举措,当前应届毕业生就业态势逐渐回暖:三季度企业招聘需求环比增加了5.9%,大学生投递人数环比减少了27.1%。其中,民营企业以数量达、行业分布广的特点,成为景气度最高的企业类型,CIER指数(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达到1.09。

与此同时,郭盛也表示,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仍存,就业竞争仍相对激烈。由于缺少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大学生在疫情下的就业处境最为艰难。郭盛在智联招聘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建议,政府加大职业教育资源投入,帮助缺乏技能的学生提升就业能力。而高校也需要在大学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与职业教育接轨,产学融合,才能把人输送到最关键的产业去,提升人才效率。

郭盛分析称,高精尖产业、新基建产业发展迅速,但都产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由于大学生却缺乏相关技能,无法满足产业需求,造成供需错配的现状。

郭盛还介绍道,随着考研、考公务员、出国、K12教育等的辅导需求增多,与“直播经济”的兴起,以在线教育为首的新职业人才缺口大,就业形势逆势向上,位列第三季度就业形势较好的行业第二位。与之相对,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办公用品及设备、旅游/度假等行业就业形势较差。

智联招聘CEO郭盛:教育行业应届生月薪为8314元,

搜狐智库:根据智联的数据,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情况如何?

郭盛:随着国内疫情防控的持续向好、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等多举措,大学生就业态势逐渐回暖,但压力仍存。

2020年三季度,智联招聘大数据显示,从环比来看,与2020年二季度相比,本季度企业招聘需求增加了5.9%,大学生投递人数减少了27.1%,使得CIER指数环比上升。从同比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减少了5.1%,但求职申请人数增加了19.7%,使得CIER指数同比下降明显。

从整体趋势来看,应届生CIER指数(编者注:CIER指数=全部招聘需求人数/全部求职供给人数)逐月回升。但指数值在1左右,代表就业竞争仍相对激烈。

随着秋招开启,54.1%的企业校招计划面向2020及2021两届毕业生,继续吸纳2020届毕业生。智联招聘《2020年秋季校园招聘报告》调研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企业同时接受2020与2021届毕业生。

值得指出的是,民营企业为应届生求职贡献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智联招聘《2020年秋季校园招聘报告》数据显示,民营企业以数量达、行业分布广的特点,成为招聘第一主力军,招聘需求占全部的74.6%。

搜狐智库:目前哪些行业吸纳了大量应届生就业?哪些行业就业形势较差?

郭盛:智联招聘《2020年第三季度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数据显示,随着考研、考公务员、出国、K12教育等的辅导需求增多,与“直播经济”在疫情期间的迅速发展,以在线教育为首的新职业人才缺口大,就业形势逆势向上。教育/培训行业的就业景气较好,2020年三季度CIER指数为6.23,位列就业形势较好的行业第二位。

受益于直播经济的带动和数字化的发展,教育/培训行业应届生起薪为8314元/月,吸引高校人才加入。同时,教育/培训行业中,直播教师职位竞争最激烈。《2020年春季直播产业人才报告》显示,直播教师平均每个岗位收到35份简历,竞争最为炙手可热。

智联招聘CEO郭盛:教育行业应届生月薪为8314元,

另根据智联招聘《2020年第三季度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应届生就业景气最差行业是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办公用品及设备、旅游/度假等。

搜狐智库:根据智联收集到就业的数据,对于目前的稳就业工作,您有什么建议?

郭盛:对于政府而言,我们建议政府加大职业教育资源投入,帮助缺乏技能的学生提升就业能力。而高校也需要在大学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与职业教育接轨,产学融合,才能把人输送到最关键的产业去,提升人才效率。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在国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特别是芯片领域人才建设,推动了我国高精尖产业发展,带动传统业务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经营。此外,新基建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就业市场带来了活力。这些相关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却缺乏相关技能,无法满足产业需求,造成供需错配的现状。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智联招聘大数据显示,企业对生产销售、技术研发等人才求贤若渴,而求职者却普遍集中在财务、行政、人力资源等通用职能类岗上,在技能匹配层面存在很严重的错位现象。

集成电路行业求职专业背景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73%)、工商管理(3.09%)、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3.08%),而大量核心技术相关的专业占比却不高,依然呈现出较重的通用职能类属性。

对于企业而言,应为毕业生提供完善的成长体系,增强双方粘性。我们建议企业可以应为职场新人设立实习岗位,以及“选用育留”一体化的在职培训,从个体能力、性格、动机、胜任力全方位识别人才,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管理效能与职业素养,提升职场新人软实力与硬技能。

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职场人看中的职业需求排在首位的就是“在线学习”。在不确定性增大的环境下,提升个体技能已经成为职场人向内求索的定力。为大学生提供完善的成长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成长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能够增强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粘性,激发更多动力。

最后,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行动上应主动出击,但更要注重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应综合考虑专业背景、自身优势与能力,结合行业发展与未来趋势,从内出发,积极提升核心竞争力。求职技巧上,参与择业培训,如简历制作、面试经验、职场礼仪、心态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前辈或企业HR传授经验的择业培训。

【搜狐智库:聚集学者与企业家智慧,把脉经济趋势。如有意投稿或联系现场报道、访谈、节目合作事宜,请发邮件至zhikucaijing@sohu.com】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