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明年,买房压力比今年更大,这或许是大概率事

2020年以来,楼市总是充斥着“房价下跌”的声音,买房人看到这些信息,心中暗暗窃喜,认为再等等或许房价就能跌至水平线以下,到时候再买房不迟。

明年,买房压力比今年更大,这或许是大概率事

事实真的如此吗?[what]指闻君认为未必,网上的房产信息真真假假,究竟有几条是真的谁也说不清。你说房价下跌了?咱们举几个例子就知道了:

案例1:面对楼市下行的风向,有些效益不佳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着急了,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演绎一场“降价潮”,于是从市场上临时聘请了20位“群演”扮演买房人,约定时间、约定地点,约定媒体,当天这20名群演来售楼部以“降价太多,要求开发商退钱”为由砸闹售楼部,在媒体的宣传下,加上群众的猎奇心理,这件事儿越传越广,最后人人都以为这个售楼部大降价了,赶紧来捡漏买房子。

明年,买房压力比今年更大,这或许是大概率事

案例2:另外一家开发商不想用“砸售楼部”的方法销售房,怎么办呢?那就真枪实弹地进行降价销售吧,但是也有诀窍,分门别类进行:A城市位于一线城市,楼盘销售本来就很旺盛,所以不能进行降价,反而每平米价格增加600元销售;

B城市有5个楼盘销售不理想,所以适当降一点,但降价也有门道,拿出6套房子,原来售价1万元,加价到12000元,然后打八折出售,实际销售价格为9600元,略有降价。6套房子内部人员售完之后,其他买房人会被告知8折已经售完,引导购买12000元的房子,如果实在不愿意,还可以9折销售,买房人还真的以为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咱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明年,买房压力比今年更大,这或许是大概率事

所以说,市场上突然出现房价“跳楼价、大幅下跌,降幅达到30%”等这些信息其实存在一定失真的可能性,买房人要分辨清楚。

很多人说,房地产调控越来越多,楼市把控越来越严了,所以房价下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这里笔者要强调一点:调控的初衷和终极目的都不是为了降低房价,而是为了让楼市稳健发展,什么意思呢?就是让房地产价格上涨不能太快,但与此同时,也不能跌的太多。大涨大跌都不行,这才是调控初衷,而从现阶段楼市发展来看,下跌是不可能的,缓慢上涨倒是大概率事件。今年买房难,明年或许更难!咱们看看过去20年各领域价格变化:

1、鞋子衣服,笔者家门口在20年前就有一家卖鞋子的店面,当时一双差的鞋子大约40元,好的300元,现在价格依然跟这个水平差不多,品牌鞋子虽然略有涨价,但从300元涨到600元,等于没涨。

明年,买房压力比今年更大,这或许是大概率事

2、汽车大件品,多年以来,汽车的售价越来越低,原来60万元才能购买的汽车,现在甚至降低到了20万元就可以入手,一方面市场饱和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汽车成为了家庭必需品,汽车消费市场争夺也日渐白热化了。

3、生活原材料,例如大米、白菜,这些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价格有多平稳咱就不说了,20年前大米价格可能是1元钱/斤,白菜的价格是3毛钱,现在大米的价格依然在2-3元左右,涨幅约3倍,白菜的价格同样差不了多少,也在6-7毛钱左右。

明年,买房压力比今年更大,这或许是大概率事

4、生活服务费,笔者一位亲戚就是开理发店的,15年来,剪头发的价格没有多大的变化,15年前剪头发男士5元,女士7元,15年后的今天,这位亲戚贴出的价格是:男士20元、女士30元。基本都上涨了3-4倍左右。

5、再看看房子,20年前,房子的均价是1900元/平米,2019年房价涨到9300元/平米上涨了500%,也就是5倍左右。

通过以上的鞋子衣服、汽车、家电、大米、理发、房子等多品类价格分析可以看出,只有房子的价格可以允许上涨,其他的物品都与民生息息相关,容不得大幅度提升。而过去20年里,广义货币M2持续保持GDP领先态势,超发的货币将流向何方?唯有房地产可以承接。

明年,买房压力比今年更大,这或许是大概率事

经济委员副主任王林曾表示,我国居民财富超过80%是房子,全国大约有400-430万亿元的资金被锁定在房产中。在这其中,大量资金都是因为M2超发带来的资金沉淀。

2021年房价会降吗?大概率不会,而且伴随着城市化产业发展,很多城市的房价依然会保持增温状态,所以说,明年,买房压力比今年更大,这或许是大概率事件!

撰文/楼市指闻

学习房地产知识,关注作者![大笑][大笑][大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