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梅:棚户区改造已超额完成应放慢拆迁速度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姜雪梅
出品 | 搜狐智库
编辑 | 徐小奇
2020年12月21日,《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搜狐财经参会。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姜雪梅在会中发布《中国住房社会保障报告》。
姜雪梅表示,我们国家目前想建立一个租购同权、租购并举的产权多样化的租购制度体系。“目前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从租赁方面看,有公共租赁房、集体用地租赁房、公有产权房、棚户区改造房、老旧小区改造产权房等。”
姜雪梅指出,从2020年现代化存销看,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已经圆满收官。“十三五”时期原预计开工2000万套,但实际开工2300万套。解决了5000多万居民的“出棚进楼”。
“今年全国住房保障的主要任务从棚改转移到老旧小区改造,促进城市更新。”姜雪梅坦言,因为今年的特殊情况,共有产权房制度建设比往年稍微滞后,但还是能满足多样化需求。
她说,今年各地频繁地出台了一些公租房政策。比如广州、深圳、佛山等地采取一些短期政策,减免租金。还有些地方采取长期的改革调整政策,比如扩大保障范围,改变租金的缴费模式等。
姜雪梅认为,租赁住房问题非常严重,租赁服务将成为新的热点。福州去年获得了中央财政补助24亿元,用于培育租赁市场。福州确定了租赁住房用地的基准地价,参照住宅用地的基准地价的50%。这次明确在土地出让金的总价上做优惠,带动了一些企业的工作积极性。
姜雪梅坦言,大家原来对长租公寓特别寄予厚望,但是二房东提高租金,出现一些暴雷现象。所以,如何建设政策性租赁住房是我们要仔细研究的重点。
她说,在当前房价快速上涨,房租快速上涨的情况下,面临住房困难的人群很多。尤其是新市民,面临租赁市场的失灵和政策的失灵。
此外,保障房结构失衡,租赁性保障房少,也增加了长期的租赁保障压力。姜雪梅表示,2008-2018年建设的安居工程大概有7000多万套,棚改占到64.75%。此外还有两限房、共有产权房、经济适用房等其他的产权式保障性住房。如此可见,租赁性住房占的比例特别的少。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姜雪梅认为,首先应建立保障房的追溯监管管理制度,积极发展保障房的二级市场,提高保障房资金效用和利用效率。其次,应以市场化路径和保障路径解决新市民的住房问题。国民义务教育应与房产证脱钩,应实现国民义务教育的均等化。
姜雪梅指出,公租房作为租赁住房制度的保障的根基,应该要着重发展。
“要加快打造由政府主导的住房租赁服务平台,打破房地产中介的垄断地位。规范租赁市场,促进租赁市场的有序发展。”姜雪梅表示,长租公寓长期垄断中国租赁市场,租金等各方面的相关合同不规范,消费者权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姜雪梅建议,政府应该建立相关的平台,不允许在上面发布虚假信息,不允许中介做出扰乱。这能在租金等各方面起到规范作用,促进租赁市场的有序发展。她坦言,无论是58同城、我爱我家,真实房源特别少,虚假信息特别多。
最后她指出,应放慢拆迁速度。“我们要通过梯度化的消费,充分地利用城市的旧房和正规的小产权房,解决部分新市民住房问题。”
姜雪梅坦言,从住房保障角度解决新市民的住房问题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依托于市场,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解决这些问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