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光伏“航母”的楚雄经验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
从天时地利到人和楚雄光伏产业发展是云南绿色能源发展的微缩版。光伏产业链在楚雄的布局还将推动当地绿色能源的‘复式发展’。楚雄光伏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实现效益上的。
“我们要把光伏产业打造成拉动经济增长的航母!”说起光伏,云南省楚雄州人大常委会主任任锦云底气很足,信心满满。
楚雄居住着众多以太阳为图腾的彝族人民,这里拥有丰富的光伏资源。据任锦云介绍,楚雄地处高原,日照时间非常长,空气洁净,太阳辐射非常强,建设在楚雄的光伏电站比同一纬度的光伏电站多发电30%以上。
即便是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把资源转化为地方经济的竞争力也并非易事。楚雄的光伏产业是如何一路走来的,楚雄的发展经验又能给其他发展光伏产业的地区带来哪些启示?
从天时地利到人和
楚雄光伏产业发展是云南绿色能源发展的微缩版。
据云南省工信厅总工程师王宜国介绍,作为能源大省,云南已基本形成水电为主、风光互补的绿色能源发展格局,全省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占全国20%,目前全省总装机容量已超过9200万千瓦,全省绿色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84.5%,绿色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92%,预计2035年前后,全省100%绿色能源的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在全省绿色发展提速的大背景下,楚雄州已经成长为云南省光伏全产业链发展的典范。“从单晶硅拉棒、切片等制造业到光伏电站,我们逐渐实现了全产业链覆盖。”据任锦云介绍,按照云南省安排,楚雄将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今明两年增加2吉瓦装机。
在任锦云看来,楚雄发展光伏产业主要得力于“三多”——首先是水电资源多,在楚雄境内建成的水电站有1400万千瓦,乌东德水电站和观音岩水电站也建在楚雄;第二是光伏资源多,楚雄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大,建成的30多万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多年积累下来的年平均利用小时都在1500小时以上。第三是,风力资源丰富,现在已建成的风电装机为200多万千瓦,规划中的还有600多万千瓦。
把“水光风”的天时地利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发展优势,首先需要思想上的认可。“绿色能源是楚雄经济发展的风口,也是我们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结合点,我们就是要把光伏资源打造成金山银山。”任锦云肯定了发展光伏的大方向。
天时地利与人心所向都齐备了,还缺少外来支点!据任锦云介绍,机缘始于2015年,彼时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来到楚雄考察,发现这里的水电资源丰富,正好契合隆基“用清洁制造清洁能源”的理念。隆基落子楚雄后,不到一年时间里,就在楚雄建成了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光伏切片工厂。截至目前,隆基楚雄工厂已建成产能达到30吉瓦,光伏也成为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围绕着光伏这个百亿级产业,楚雄已经招进一大批相关配套产业,同时已经解决了6000多人的就业,这当中很多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随着隆基入驻云南,云南省充分利用省内的优质水电资源,大力开展以清洁能源制造为契机的“新旧动能”转化。此后,晶澳、锦州阳光、通威等多家光伏企业也在云南各地扎根落户。
隆基总裁李振国表示,隆基在云南多地的工厂清洁能源用电占比已经达到100%,我们做“清洁能源的放大器和搬运工”,用1度电的清洁能源可以变成50度电光伏产品输送到全球各地。
如今,光伏制造的核心环节的多晶硅提纯,单晶硅锭拉直及切片等相关产业正逐渐密集布局云南。截至目前,云南全省建成投产硅光伏项目11个,已形成单晶硅棒产能45.2吉瓦、单晶硅片产能31吉瓦、光伏组件产能200兆瓦。在建拟建项目11个,预期将新增多晶硅产能18万吨、单晶硅棒产能35.6吉瓦、单晶硅片产能46.6吉瓦、光伏组件10吉瓦。在光伏行业的示范下,动力电池、石墨烯等一系列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也在云南生根发芽,新能源汽车整车和电机、电控等零配件企业,正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据悉,2019年,云南全省绿色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实现产值约300亿元,连续2年实现倍增,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约1个百分点。消纳电量约90亿千瓦时。
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云南走在全国前列。楚雄也做出了自身的贡献。据楚雄州州委书记杨斌透露,楚雄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着力实施好产值1000亿元的光伏制造产业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努力把楚雄州建设成最具影响力的光伏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把楚雄州建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绿色能源产业示范州之一。
在光伏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上,楚雄还在下“绣花”的功夫。“未来,楚雄州将利用光伏减少风蚀、暴晒、雨淋对土地的破坏,实现绿色能源生产和保护植被的有机结合。此外,光伏产业链在楚雄的布局还将推动当地绿色能源的‘复式发展’。”任锦云说。他还透露,楚雄州正在规划“水光风互补互济”,通过水电资源的调节功能,弥补风电、光伏发电的波动性,而风电和光伏发电将弥补水电利用小时数少的“短板”,形成稳定的“绿色能源互补基地”。
楚雄属于“滇中老干旱地区”,尤其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水分蒸发量和降雨量为6:1,“在没有降雨的季节,几乎和沙漠一样。”据任锦云介绍,除了在扶贫方面的贡献,楚雄光伏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实现效益上的“光伏+复式效应”。“光伏不仅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项目建成后,还可以对土地形成保护,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日晒雨淋对地面的侵蚀,有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绿色林业。”任锦云表示,楚雄州目前正在探索在光伏板下进行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比如菌类、魔芋、咖啡等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未来光伏农业创造的经济价值可能会超过光伏发电的经济价值。
正所谓,彩云之南,阳光正好,光伏产业,经济航母,正立潮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能源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