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新一波“杀生”开始了
这一届年轻人,被基金绿了!
春节后,很多刚入基市的投资者发现,自己的账户日渐消瘦。瘦到什么程度呢?
最近闲鱼上不少卖家的开场白就是“基金亏了,转卖blablabla.....“

邪魅狂狷!新基民的操作神了
这一届的基民,40%以上(定投基金用户)是90后,操作真的是蜜汁丰富。
娱乐化、饭圈化,各种表情包、后援会就不说了。有不少人,买了100只基金、每只买100块钱,各行各业天下我有!(这一共就才1万元而已,买这么多只,盯一次盘都得累死,10只以内差不多了)
还有很多人,冲去买新发的基金。(看到一组数据,去年发新基特别多,单月成立的基金数,高达可达207只)
新基就不说了,有80亿这种小规模的新基金,也被爆抢300亿的惊人操作。对盲目狂热的神奇操作,专业基金人岛叔连连称”服“!只能苦苦劝告:以前,熊市买新基,牛市买老基。
现在,不管熊市牛市,都踏踏实实买老基吧!
求求你们!踏踏实实买老基吧
春节后A股泥沙俱下,最恐慌的就是那些刚刚建仓的新基金。
尤其是汇安均衡优势混合(010412.OF),净值从节后开始一泻千里,年后12个交易日大跌近18%,目前净值仅0.8238,回撤接近20%,遭到了铺天盖地的疯狂吐槽,“汇安基金道歉”都冲上了微博热搜。
岛叔认为,新基金净值的暴跌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建仓过快。
新基金有三个月左右的建仓期,而汇安均衡优势却在一天之内开始大肆建仓,节前火热的行情让基金经理心潮澎湃,忽视了潜在风险在酝酿。
其二、持仓集中。
节后大跌的主要是基金抱团的热门板块,汇安均衡优势的仓位应该是集中在抱团板块。如果采用均衡配置的策略,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021年新基金,这些快避雷!
除了邹唯的汇安均衡优势,股票型基金中,有三只今年成立以来跌幅超过9%。
指数型基金中,有12只今年成立以来跌幅超过8%,且均为行业主题类ETF,尤其以光伏、医药和沪港深基金为主。
混合型基金中,有11只今年成立以来跌幅超过8%,汇安均衡优选最为夸张。
当然2021年新发的基金中,也有业绩还不错的,丘栋荣的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011174.OF),成立于1月119日,成立以来的回报为5.53%。
不过,丘经理的业绩也是熊了非常久了,每次新发产品的还总是那一套低估值理论,能否被市场持续验证还不得而知。
买新基金有很多弊端!
岛叔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第一、新基金费率高。
以股票型基金为例,新产品申购费率1.5%,没有优惠。而很多老基金在互联网平台费率一折销售,在基金公司自有平台费率折扣甚至更多。
第二、新基金交易灵活程度低。
抛开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不谈,老基金的交易灵活程度要好于新基金。老基金买进第二天就可以卖出,但是新基金往往有1-3个月的封闭期,封闭期打开后才能赎回。因此,出现汇安这样的情况,想赎回都没办法。
第三、牛市新基金涨不过老基金。
新基金有一个建仓过程,一开始的仓位往往低于老基金。在牛市普涨的情况下,新基金仓位往往较低,收益率会低于老基金。如果出现邹唯这样的极端情况,虽然仓位跟了上来,但是一遇到调整,业绩将会无比难看。
第四、老带新联袂发行的基金要格外注意。
现在明星基金经理带货能力非常强,但是由于管理规模过大且精力有限,往往有可能带新人共同管理。此时,可能会出现明星基金经理站台的情况,一段时间后就交给新人来管理。
第五、爆款基金规模过大,管理难度大。
去年以来,百亿新基金已经见怪不怪了,基金配售的新闻层出不穷。冯波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首日募集规模达到2374亿,而其募集上限150亿。由于证监会对基金的个股持仓比例有严格要求,因此规模过大的基金管理难度很大,百亿真的很大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