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到黑鱼立马杀死!为啥再也不放流了?美国人
早在2012年的时候,奥巴马政府就宣布要斥资5150万美元,用25年时间建造堤坝,以此来拦住亚洲鲤鱼,彼时亚洲鲤鱼可谓是风头正盛,但时至今日,困扰在美丽国心中的鲤鱼没啥音讯了,不是因为被根治了,而是因为另一个更头疼问题接踵而来,那就是黑鱼在其国内的泛滥。
黑鱼,学名乌鳢,又称生鱼、才鱼、火头、蛇头鱼,是一种性情凶猛的肉食性鱼类。至于外表形状我想就不用过多的介绍,在我们的印象中,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还能在陆地上滑行,基于特殊的鱼鳃可以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到处迁移是常事,即便如此强悍,它也没逃脱国人的餐桌。
在吃货的印象中,黑鱼一直都是比较美味的鱼种,当然在菜市场里想买多少有多少,只不过都是人工养殖的而已,如果要吃到一条纯野生的大黑鱼,难度还是有的。这就不得不说黑鱼在国内令人堪忧的生存状况了。
易捕获:黑鱼属于掠食性的鱼类,正常情况下都是吃活物的,只要被它盯上基本上都玩完。而捕鱼者正是利用黑鱼这个特征,才能轻松地将其抓获,专业钓黑鱼的人,其捕鱼工具也非常简单,就是用一截竹子插在岸边,然后用鱼线绑住鱼钩,挂上一条泥鳅或者青蛙即可,等第二天早晨就能轻松收获水域里的黑鱼了。更别说现在的网,电捕鱼了,只要发现它们的踪迹就能捉到。
吃货们的渴望:酸菜鱼想必都吃过,黑鱼肉做出来的格外好吃,还有其它七七八八品种的菜,所以吃货们对黑鱼的需求从来没有减少。另外,就是黑鱼做出来的汤对伤口愈合有利,我国人口多,单单这方面的需求也就不少了,所以黑鱼有市场需求才会大,被抓到以人工养殖还供不应求,算不算黑鱼的悲剧呢?
自身压力大:一方面是来自黑鱼自身的竞争压力,我国复原辽阔,单单本土的掠食性鱼类就不少了,比如:翘嘴,鳜鱼,鱤鱼等,食物就那么多,如果自身繁殖出现状况,极有可能饿肚子。另一方面就是生存环境的恶化,虽然黑鱼本身生存能力比较强,但随着农村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污染,很多水生动物不见了,那么食物就减少,再凶猛的鱼没吃的也是死路一条。
黑鱼为什么会出现在美丽国?有的说是故意引进为了克制亚洲鲤鱼的泛滥,有的说是水族爱好者们随手丢弃造成的。反正不管怎么,现如今黑鱼在美丽国的日子可谓是风生水起,在水域中横行一方。
2002年首次现身,是一位钓鱼爱好者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3.6公顷池塘,钓获一条奇怪的鱼,后被证实是黑鱼,重要的是这种鱼并不是本土鱼种。
2018年5月份,一位钓手在美国的一处水域钓获一条重达9公斤,长达89公分的黑鱼,但是跑掉的都是大鱼,最长的黑鱼达到1米,这种米级淡水鱼属于典型的庞然大物了。
之后,五大湖地区周边地区,钓获黑鱼的事件被屡屡报道,专家指出:如果黑鱼侵入美国的五大湖,很有可能大规模泛滥并破坏湖区的生态系统,成为下一个“亚洲鲤鱼”在所难免,而且其能力会远超亚洲鲤鱼。
自身生存技能过硬:话说杀过黑鱼的人都知道,尤其是纯野生的黑鱼,它们的鳞片是异常的难搞,头部更加坚硬,一般淡水鱼硬碰硬根本不是对手。黑鱼的生存水温很广,想冻死它或者热死它基本不可能的,加上它们能离开水生活,能在陆地上行走,找一处躲避的地方简直不要太容易。再加上惊人的繁殖能力,只要有食物泛滥还不是迟早的事。
竞争对手少:从鱼类本身来看,黑鱼在美丽国所面对的竞争对手肯定比国内要少很多,而且食物丰富,时间一长黑鱼的数量和规模必定碾压其它鱼类。从人类方面来看,美丽国的人们基本上不怎么食用淡水鱼,所以对其需求为零,也不存在大规模的捕捞,即便有钓鱼人想钓,最终也会放流的。
黑鱼的横行并非偶然,和美丽国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思维方式有关,即便是鳜鱼,翘嘴被引进来,我想泛滥也是迟早的事。所以解决问题才是王道,一下是几点建议,没说到的,希望读者们在评论区补充。
政府的已有措施:为了遏制黑鱼的泛滥,保留河流的生态环境,美丽国已经通过立法禁止有关黑鱼的进口和流通,并要求钓鱼人一旦钓到黑鱼,必须将其杀死,并向当地水产部门备案。
悬赏捕捞:虽然美丽国已经鼓励民众积极捕杀黑鱼,甚至为此举办钓鱼比赛,但效果毕竟有限。就单单从钓鱼方式上来看,它们的方法还是比较单一,使用路亚钓法的确方便,但多一种钓法肯定多点收获。这样看来,我们的台钓法,传统钓法,甚至是使用竹竿插地作钓这种土钓法或许更加有效,方便。
提升厨艺是根本:美丽国的人们为什么不喜欢淡水鱼,一方面是淡水鱼刺太多,另外就是厨艺水平太差。黑鱼相对来说刺还是比较少的,但这不是关键,如果把黑鱼做成美味可口的酸菜鱼,想必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黑鱼在食品上之所以没什么市场,主要还是做鱼的技术不到家,如果把黑鱼做成刺身或者是半生不熟的鱼片,会有人吃吗?所以说提升厨艺才是根本,谁也不会拒绝酸菜鱼的!
最后,对于黑鱼在美丽国的泛滥横行,作为国内民众表示不理解,简直急坏了钓鱼人和吃货们,而美丽国的不同之处就是把小事做大。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