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知的传奇女杰钱忆群,打入我军内部,被
浙东,紧靠沪、杭地区,面对白浪滔滔的东海。全境共十几个县,山区多,有四明山、会稽两道山脉;万山重迭,南抵天台山,西达天目山,北靠杭州湾。在余姚、镇海、慈溪三县以北有一块方圆百里的平原,称之为三北平原。
浙东是块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然而浙东的政治舞台同6月的江南黄梅天一样变化莫测。抗战初期,中共党组织在浙东发展迅猛,大批地下党员在乡村和城镇中发动群众,宣传抗日。但是,浙江省委书记刘英同志被国民党暗害后,浙东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41年夏天,日军在镇海登陆,几天之内,浙东地区被日军占领。数万国民党军一枪不放,向浙赣线逃跑。幸存的党组织意识到形势大变,从血的教训中总结经验,纷纷拿起武器,成立了各种形式的抗日自卫队。余姚县委首先建立了余上自卫大队,接着镇海、慈溪等县委也有了自己的队伍。
华中局分析了浙东形势,判断了浙东未来的政治走向,迅速作出大力发展浙东抗日武装的决定,由浦东派出4 支力量,挂着国民党招牌开赴浙东。
1942 年6月 30 日,陈毅召开秘密会议,决定派何克希、张文碧、刘亨云等十几位干部,开赴浙东加强领导。何克希一行从阜宁经南通转启东,脱下军装,换上便衣,由政治交通员周一光领着,南下浙东。
由浦东开往浙东的4 支队伍,最先到达的是林达、蔡群帆的三战区淞沪游击队三支队。6月17日,他们在浙东登陆,来到一个名叫许家村的地方,这里老百姓不了解这支部队,以为是国民党的军队,部队没进村子就跑得无影无踪。林达见此情形,脸布愁云,摇摇头,但也很快领悟到老百姓的心情,便命令部队不准进民屋,并派人把躲在山上的老百姓动员回村。林达向保长进行解释,说明他们是抗日的队伍,是专门打鬼子的,要老百姓不必惊慌。傍晚,这位保长派人杀猪宰羊,办了十几桌酒席,邀请部队赴宴。
林达经过了解,得知酒宴上的东西全是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就把这个保长狠狠地训了一顿,并要保长把这些东西归还给老百姓,还严令保长今后不许对老百姓敲诈勒索。这天晚上,部队出钱向老百姓买了柴米,烧了一顿稀饭,吃的菜是萝卜干。谁知这顿稀饭,却震动了整个村子,连保长也说:“世上哪有不吃荤的猫,不抢老百姓东西的军队,我长这么大既没听过,更没见过。”
晚饭以后,村上的男女老少像看把戏似的,到部队驻地看热闹。林达、蔡群帆把老百姓招呼进屋子,问长问短拉家常。有个胆大的青年人问道:“老总啊,你们部队纪律这么好,究竟是啥部队!”
林达回答的还是那句老话:“我们是打鬼子的部队,哪里有鬼子,我们就到哪里去打!”
第二天一早,侦察员来报告,说庵东据点有 30 名鬼子下午要到相公殿去抢粮。林达说:“送上门的鬼子一定要打,这一打可以发动群众参军,也可以吸引地方党来联络。”
听说部队要在这里打鬼子,许家村沸腾了,部队多次动员老百姓躲在山上隐蔽起来,但是一个也不愿上山,纷纷要求参战。小学教师许先生要求带部队看地形,长家大地主的长工胡金谭、许成跃要求参战,有个12 岁的孩子名叫小林子,主动要求爬到村头最高的树上瞭望敌情,及时报告敌人动向。村上的老百姓忙着烧水烧饭,等打了胜仗慰劳部队。
一切都准备好了,部队在埋伏在许家村以西的大路两侧。午后,鬼子进了伏击圈,大家屏住气,等林大队长发信号,长工胡金谭拉着林达的胳膊:“快打,快打!别让他们溜了。”
林达低低地说:“别慌,要斩头取尾一锅端。”
鬼子进了伏击圈后,林达挥手一枪击倒队伍前面第一个鬼子,顿时,步枪、机枪一齐开火,毫无戒备的鬼子队形顿时混乱。半个小时后,歼灭鬼子二十多个,剩余的则慌慌张张地跑了。
鬼子吃了败仗,不甘心失败。6 月25 日,一百多个鬼子天不亮就来报复,结果又被打得一败涂地。庵东鬼子吃了两次败仗,躲在据点里一个多月没敢伸出头来。
相公殿打响了浙东抗日的第一枪,相公殿附近的青年纷纷要求参军。林达的支队伍半个月就由一百多人扩大到三百多人。这时,谭启龙奉华中局命令,来浙东领导开辟抗日根据地。
谭启龙,又名胡志萍,江西永新人。1929 年参加革命活动,历任永新县西北特区书记、湘鄂赣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五次反围剿作战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战爆发后,历任赣东北特委书记、苏南区党委书记、皖南特委书记。皖南事变后,华中局任命他担任闽浙皖赣四省联络站联络员。谭启龙有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 1942 年6 月,华中局和军部派他到浙东主持军政工作,发展地方武装。
谭启龙到浙东不几天,何克希、张文碧、刘亨云一行也到浙东了。谭启龙、何克希到浙东,在宓家埭村又同先期到达的林达、蔡群帆、连柏生、朱人俊会师,大家无不高兴。谭启龙问林达:“浙东地方党联系上了没有?”
林达说:“联系上了,余姚县委书记张光、宁绍特委书记杨思一,三天之后就来会面了。”谭启龙问:“你们怎么找到他们的?”
林达说:“提起这件事,还要给钱忆群记大功,是她……”林达讲起了这件事的经过。
浙东地方党自刘英被害,大部分组织被破坏后,有的党员动摇叛变,有的逃到上海隐蔽,没被破坏的组织等待上面派人来联系。林达支队首战相公殿,震动了浙东。中央余姚县委怀疑相公殿打鬼子的部队是共产党的部队,便派人到相公殿去联系,但这支部队已离开半个月了,无从打听到行踪。这时,国民党三战区驻余姚办事处主任薛天白,招兵买马,余姚县委书记张光就派女党员钱忆群,乘薛天白招兵之际,打入国民党内部,当上了国民党的政工队员。
提起钱忆群,她可是浙东人人皆知的传奇式人物,群众称她为“浙东女杰”“活着的秋瑾”。她原名叫袁冠群,是嵊县人,生于 1920年,早年加入共产党,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斗争。1939年嵊县是个好年景,秋收以后,地方资本家勾结官府,逼租、逼债、逼捐,压低粮价,大肆购进粮食,囤积居奇,牟取暴利。1940年春天,粮价飞涨,而这年又久旱无雨,麦子收不到,秧苗插不下去,广大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处处饿死人,家家都戴孝,嵊县县长方志超却勾结奸商把囤积的粮食偷运到敌占区贩卖,以牟取暴利。嵊县地下党杨思一发动饥民同方志超斗争。
6月3日这一天,县委决定由袁冠群为公开暴动领导人,率领几万饥民围攻县政府,要求开仓济民。开始,方志超派兵镇压,但袁冠群英勇顽强,带领饥民与警察搏斗一天一夜,迫使浙江省政府下令惩办方志超,使饥民得到了一部分粮食。但是,浙江省政府却派几千警察对嵊县城戒严,通缉捕捉袁冠群,到处贴布告,谁捉到袁冠群便有重赏。几千名警察搜捕了三天三夜都没抓到袁冠群,而袁冠群头天晚上,就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化装成出嫁的新娘子,坐着大红轿子出了城,改名为钱忆群,转移到诸暨当了小学教师。
钱忆群打入国民党政工队时,恰逢林达支队与国民党余姚办事处的薛天白搞统战关系,暂属薛天白指挥。钱忆群经多方打听,得知在相公殿打鬼子的部队就是林达的部队,是刚刚改属薛天白管辖的国民党部队,不禁从头凉到脚,顿时感到希望化成了泡影。她把这一情况向余姚县委书记张光作了汇报,张光沉思了一会儿说:“有时金与铜一时难分清楚,这支部队是不是新四军,还要继续了解。浙东敌情复杂,共产党部队刚到新区,不可能一下子就暴露身份,可能会挂国民党牌子,干共产党事情,有机会要到这个部队详细了解一下。”
林达部队名义上归薛天白指挥后,薛为了掌握这支部队,组织了三十多个政工员到林达部队,以工作名义进行监视,偏巧钱忆群也被派去了。政工队走之前,薛天白先训话说:“那支部队我们刚收编,老底子不清楚,据说有点红,大家要注意,去了不要染红了。”
钱忆群听到一个红字,心里一征,心中升起了希望之火,增添了几分信心。然而,她一到这个部队一看,又有点失望了。因为她一到部队,一点看不出这支队在红在哪里。官兵们穿戴不整,有的像工人,有的像学生,更多的像农民,枪支也长短不一。这些都不像共产党的部队,但她又发现,这支部队常常开会,逢会还唱歌,行军休息时还学文化。他们政工队一到部队,部队就开始行军,行军速度非常快,他们逢山过山,遇水过河,走不尽的路。政工队的先生、小姐哪里吃得了这苦头,叹气声 、骂娘声一路不绝。
两天以后,政工队除钱忆群外都以种种借口离开了这里。钱忆群突然领略到,为什么政工队一去,部队就天天急行军?原来,这支部队痛恨国民党的政工队,故意用急行军把国民党政工队当脚底板的上臭烂泥赶快甩掉。钱忆群这么一想,心里有底了,她判断这支队伍十有八九是自己人。因此,她决心留在这里,弄清情况。可是,部队的官兵们很排斥她,想方设法要甩她,可是,她却越跟越紧,有几次宿营后行军,部队也不通知她就匆匆走了,但由于她的努力,始终没能甩掉她。
有天行军休息,钱忆群发现一个姓孟的班长磕坏了脚踝,便主动去给他包扎。谁知这个孟班长竟鄙视地说:“钱小姐,碰破一点皮,负一点小伤是家常便饭,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听到称自己小姐,钱忆群感到浑身不自在,她知道这是在故意嘲讽自己,是把她当国民党看,但为了能从他的嘴里搞到一点情况,她忍住心中的委屈,用起了小计谋,有意说:“你不想治伤,是不是想借自己有伤不想打鬼子啊?”
“什么?我不想打鬼子?”孟班长果真中了她的计,大声地说,“钱小姐,你别从门缝里看人!你去问问弟兄们,相公殿两次打鬼子,我装过熊没有?”
钱忆群一喜,连忙说:“对不起,我是有眼不识泰山,小看了你,我向你道歉行不行。不过,我真不知道你们在相公殿打过鬼子。”“这难道会有假吗?”孟班长举起手中的三八式步枪,认真而自豪地说,“我这支枪就是从鬼子手里夺过来的呢!”
钱忆群心中又是一喜,看来这支部队肯定是自己的队伍了。她激动得一夜没睡好,暗暗庆幸自己十几天的路没有白跑,十几天的辛苦总算有了收获。拂晓,部队又开始行军了。过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雨水如瀑布似的向大地倾泻着,部队走到一个村子,他们决定在此避避雨。战士们敲起了门,可没有一家开门。林大队长和蔡群帆对战士们说:“不要惊动老乡了,大家找个地方避避雨吧!”
队伍迅速解散了。在闪电中,钱忆群见战士们在树底下、屋檐下,三个一堆,五个一群,肩依着肩,背靠着背,谁也没有一句怨言。她更加坚信,这支部队一定是自己的部队,不要说鬼子,就是那些国民党军队,一进村子,就是偷鸡摸狗,什么坏事都做。眼前这支部队不是新四军难道还会是其他部队吗?想到这里,她多么想上前和战士们打招呼,表明自己的身份。可是,她的警惕性提醒自己,还是要慎重,如果直言问他们,万一估计错了怎么办?她决定还是再观察观察。
雨停了,天也大亮了。老百姓们开了门,林达找来保长,不知说了些什么,保长就把部队带到一个祠堂里休息。钱忆群等部队都睡觉了,就找到蔡群帆。蔡群帆对内是政委,对外称做教官。蔡群帆在看书,见钱忆群来了,便合上书,笑着说:“钱小姐,你怎么不休息呢?”
“我想提个问题。”钱忆群壮胆说。
其实,钱忆群在跟踪考察这支部队的同时,蔡群帆他们也在考察她。不过,双方只是心照不宣罢了。林达和蔡群帆感到钱忆群和其他的政工队员不一样,不论走到哪里,她同群众讲话都是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与战士们讲话也很亲切,有的战士讽刺挖苦她,她能忍受,于是分析她可能是自己人。因此,钱忆群一开口,蔡群帆便笑着说:“你跟着我们部队跑来跑去,好像发现了什么,我们彼此都有感觉,你已发现我们部队不是国民党军,我们也估计你不是国民党的政工队员,而且你有重要的特殊使命,对不对啊?”
钱忆群激动得差一点跳起来,她如释重负,回答说:“你说对了,蔡教官,我的确发现你们不是国民党军,而且敢肯定你们是共产党部队!”
“钱忆群同志,”蔡群帆改了称呼,“你是共产党员吗?我们正在寻找浙东的党组织。”
钱忆群被蔡群帆的一声同志喊得无比激动,她的胸脯剧烈地起伏着,兴奋得满脸泛着红光,“同志”,多么亲切的称呼!她的泪水不知不觉从她的眼中涌了出来,她上前紧握着蔡群帆的手说:“同志,我总算找到你们了,我是——”她刚想讲出自己是共产党员,突然想起党的纪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暴露身份,便改口说,“我是认识余姚县委书记,可以帮助你们联络一下。”“钱同志,我们等你的消息。”
说曹操曹操到,林达刚讲完这段事情经过,钱忆群就领着余姚县委书记张光、宁绍特委书记杨思一,还有浙东军分会的吕炳奎、顾德欢、马青等地方负责同志来了。谭启龙、张文碧、刘亨云同地方党的同志一一握手,问长问短。谭启龙对钱忆群说:“钱同志,你的功绩浙东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你是中华儿女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