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开国少将钟国楚探访一和尚,见面第一句
1985年夏天,担任南京军区顾问的开国少将钟国楚已经73岁了,但他却不顾家人和部下的劝阻,执意要到福建永泰县能仁寺拜访一位神秘高人。家人和警卫都很不解,这么大年纪的一位老革命家,而且身居高位,为什么心心念念的想要拜访千里之外的一座庙里的老和尚。钟国楚没说原因,只是让家人赶快安排。到了永泰县后,钟国楚顾不上休息,也不愿见当地部队的领导,直接让接待人员带他前往能仁寺。
到了寺庙后,一个小和尚将他们一行人请进了一个厢房,钟国楚显得十分激动,不断站起来踱步。不一会,一个身披袈裟,身材消瘦的老和尚进来,钟国楚马上迎上去握住老和尚的手,泪眼婆娑地用江西话说:“老首长,我来看你了!”这话把随行人员吓得不轻,只听见老和尚也用同样语调的话说道:“小钟,我们有50年没见了!”见大家全部愣住,钟国楚给随行人员介绍,这是他红军时期的老领导,“大家都以为老首长1935年就牺牲了,没想到几个月前听朋友说起,老首长你还活着,我就想一定要尽快来看看你。”
馨扬法师
钟国楚口中的“老首长”,正是曾担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杨道明,现在的馨扬法师。而一位我党早期的领导干部,为什么会出家当了和尚,这就得从头慢慢说起。
参加革命,家破人亡和钟国楚一样,杨道明也是江西兴国县人,家里有兄弟三人,大哥杨义民,二哥杨金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父亲和兄长先后参加过革命,杨道明也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于1930年2月参加了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在兴国县举行的军民誓师大会。看着台上毛泽东慷慨激昂的动员,21岁的杨道明不断跟着振臂高呼、热血沸腾,觉得毛泽东用通俗易懂的话,讲通了他一直没想通的道理。那次誓师大会后,杨道明参加了革命,并于同年9月份成为荷溪乡财政委员,负责为军队筹集费用和粮食。
红军时期的杨道明画像
当年12月,国民党调集兵力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之前被红军和农民赶跑的土豪劣绅,也跟在国民党军队后边“返乡”,并发动了疯狂的报复。由于杨道明是共产党,杨家被报复得更严重,母亲被打伤,无钱医治后死亡,父亲被逼跳河自杀,大哥也惨遭杀害,二哥杨金明躲进庙里当了和尚,两个嫂嫂和杨道明怀孕的妻子,也被返乡团卖给了外乡地主。家破人亡后,杨道明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
1933年,杨道明担任了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部长,次年5月调任党中央内务部副部长,在瑞金多次参加由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领导召集的会议。1934年8月,为了加强闽赣省反“围剿”的力量,中央调杨道明至闽赣省担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由于王明“左”倾的错误路线影响,当时闽赣省肃反扩大化现象十分严重。25岁的杨道明对这场政治斗争看得十分清楚,他到任后就马上解除了肃反主席王为生的职务,规定今后肃反要拿出确凿证据,并要经过肃反委员会通过。从此,闽赣省肃反扩大化现象得到遏制,稳定了民心。
紫山被围,下落不明不久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杨道明率闽赣苏区的红军很好地掩护了红军主力撤离。但国民党的反扑十分疯狂,1934年12月,国民党出动20个师围剿闽赣苏区。当时的闽赣省军区司令宋清泉不顾杨道明等人反对,与敌人正面硬碰,结果损失惨重。而中央新派来的闽赣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钟循仁,到了福建与部队汇合后,才发现这支部队已经出现了“枪指挥党”的荒唐局面。当时宋清泉与参谋长徐江汉、政治部主任彭祜把持着军政,钟循仁根本无法参与进部队的任何工作,于是找到同样被排除在外的省政府主席杨道明商议,杨道明又拉来一直跟随他干革命,当时任独立18团政委的钟国楚一起出谋划策,由于三人都是同乡,而且思想相似,所以很快就商定,找准时机控制住宋清泉、徐江汉、彭祜三人,一定要把军队控制在党的领导下。
钟循仁
但是,杨道明和钟循仁一直没等来合适的机会。1935年4月,部队在沙溪一带被围剿,钟国楚等人率领的大部队突出重围,但与指挥部失去联系,当时总部只剩下三个营退守紫山。刚上紫山不久,国民党的军队又围了过来,这次他们包围了整座山。本来就动摇了革命信心的宋清泉、徐江汉和彭祜等人,此时觉得大势已去,产生了投降的念头,对钟循仁等人说:“现在大家都没吃的,供给就很困难,不如我们先向敌人诈降,解决困难后我们再反正。”钟循仁觉得这是对革命没有信心,严肃批评了宋、徐、彭三人。
进入紫山的第二天,一个敌人的便衣上山来,与宋清泉等人密谈了一夜。不久,山下还送来一头肥猪慰劳红军战士。杨道明觉得事情很蹊跷,马上通知了钟循仁,两人商议认为宋清泉等人可能会叛变。于是召集省级干部会议,严肃地告诫在场人员,要站稳立场,不要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丧失革命气节。他庄重地表示:我是决意战斗到底的,坚持到一枪一弹,决不投降!
杨道明旗帜鮮明地表示,和钟书记一起战斗到底。会上的气氛很悲壮,宋、彭、徐三人神情惊惶,不发一言。宋清泉原是项英的警卫员,彭祜是井冈山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他们在闽赣省军区时间长,部队基层干部也都是他们的亲信。钟循仁、杨道明虽然看穿了他们的面目,但由于没有真正掌握部队,又无法得到上级的指示,一时不敢对他们采取断然措施,担心操之过急,引起部队哗变。因此打算稳住现状,以作他图。
也许是钟循仁和杨道明的态度,让宋清泉等人觉得事态暴露,于是在夜里悄悄带兵下山投降。山上只剩下以杨道明和钟循仁为首的省委工作人员。两人发现军队叛逃后,马上组织起了剩下的40多人,抵抗敌人的围攻。最终还是寡不敌众,20多人当场阵亡,10多人被捕,但在叛徒的指认中,钟循仁、杨道明等9人却不见踪影。
躲避追捕,遁入空门闽赣省委机关及省军区领导整体离奇消失,这让中央十分震惊,一直试图与闽赣地区的组织联系,但一直没有回应。没过多久,中央就看到了国民党的捷报:“敌闽赣省机关及省军区已全军覆没,敌所谓省主席,省委书记均已被击毙。”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此前叛变的彭祜摇身一变,隐瞒过去进入了湖南省政协工作,1953年被人举报曾经叛变革命后被处死刑,在接受审查的时候,彭祜在口供中招认:“那天清晨,宋、徐将部队拉走了,我便与省委书记钟循仁以看地形布防为名,到一个山坡时,钟走前,我在后,我便开枪将他击毙了。我又带着民团去围剿省委机关,当时我们活捉了省委机关10余人,有好几个被枪毙了,均是由我揭发后才杀掉的,另外,打死的人中有一个姓杨的省苏主席。”
正是由于彭祜的这份口供,组织上认定钟循仁和杨道明已经牺牲,江西兴国县将两人认定为烈士,两人的名字都被刻在了革命烈士英名碑上。钟国楚将军,也认为两位首长已经牺牲。
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知晓彭祜为什么会编造杀害钟循仁及杨道明的原因。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钟循仁、杨道明等9人躲在隐秘的山林中未被发现,直到夜幕降临后,他们才往永泰县方向转移,天亮时又躲在山上,到夜间才敢行动。就这么一路走走躲躲,到了小白杜一带时,几人对去向产生了分歧。除了钟循仁和杨道明外,其他几人都认为要回赣东北比较安全,但钟、杨二人由于是兴国县人,在当地悬赏名单上,所以没法回去。最终,钟循仁和杨道明一起往永泰西边走,剩余人员分成另一队行动。
钟循仁和杨道明都不会福建的语言,所以无法与人交流,也没法和组织联系。到了秋垄后,两人发现一座寺庙,觉得可以在寺庙里休息一下,也不会引起人的注意。但两人说明来意后,寺庙的和尚觉得这个寺院来往人太多太杂,没法收留他们。但给他们介绍了一个永泰和尤溪交界的相对清静的寺院——闇亭寺。两人来到闇亭寺后,品香法师起初也不肯收留二人,但经过两人再三恳求,还是让他们住下。后来为了更方便隐蔽,两人都在闇亭寺落发为僧,钟循仁法号妙圆,杨道明法号馨扬。
自觉惭愧,不再还俗在刚落发为僧的头几年,两人依然心系革命,想着总有一天找到组织后还会还俗。1943年,当地有两位地下党员曾在闇亭寺住了几天,杨道明看出两人是共产党,准备上前交谈,但两人因为有急事离开,杨道明与组织接头的愿望落空。
1945年,永泰县一名保安队长被游击队击毙,警察局开始大肆抓捕外地口音的人,杨道明也被捕,不过因为没有证据,无端坐了一年多的牢后,杨道明被当地佛教界联名保释出狱。而钟循仁在杨道明被捕之前,逃离了闇亭寺,一直到1949年7月才回来。
建国后,杨道明觉得应该向党中央毛主席写信汇报这些年的经历,但钟循仁则认为他们当初辜负了组织的信任,现在没有面目去面对组织,而且两人都得知了自己已经成了“被反动派杀害的人”,没必要再去折腾。
杨道明听了后也觉得愧对组织,加上已经出家,违背了曾经的信仰,遂断了与中央联系的想法,两人决定让前尘往事统统埋在地下。在两人的带领下,寺院改变了过去靠信徒捐赠维持生计的日子,他们开荒种地,播种粮食,在丰收后还经常向国家上交余粮,寺院也因此多次受到福建省佛教协会的表扬。后来,杨道明被派往了其他寺院,但他勤勉劳动的作风一直保持着。
写信回家,证明身份虽然杨道明与钟循仁约定不再向外界公开他们的身份,但其实杨道明最终没能守住诺言。
1966年,十年浩劫期间,寺院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带红袖章的“小将”们将杨道明揪出来,“闇亭寺的馨扬法师来历不明,可能是反动派留下来的特务!”于是要他交代历史,被数次折磨的杨道明,终于被逼无奈,只能写信回老家,打听亲人下落,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据杨道明唯一的女儿杨德招回忆,1966年秋天,“有一天我正在生产队出工,娘家的一位大伯找到我,说我爸来信了,然后取出一封信,因为我不识字,大伯看完告诉我,我爸苏区革命时没有死,现在在福建永泰县一个寺庙做和尚。我打出生起就没见过我爸,这一听有了爸爸的音信,眼里忍不住就留了出来……”
也正是这封信,江西兴国县才知道杨道明还活着,马上发函要求福建永泰县要保护好这位大和尚,并在几天后派革委会的人到永泰,邀请杨道明回兴国县工作。不过杨道明谢绝了,不管对方怎么劝说,就是不愿还俗。
杨道明与亲人合影
女儿杨德招得知父亲还活着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二叔杨金明。杨金明当年为了躲避反动派追捕,也曾在江西的寺院出家,不过解放后选择还俗,并在兴国县人事局工作。二哥不断写信来劝说杨道明,但杨道明觉得,女儿都已经成家,二哥也活了下来,已经没有什么红尘俗事的羁绊,下定了决心在佛门清修。
这期间,杨道明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钟循仁的信息,虽然钟循仁在那些动荡的年月,吃了比他多得多的苦,但妙圆法师一直没有对自己的身份透露半个字。
妙圆法师
1981年4月,钟循仁辞世,享年76岁。在离世之前,他又一次对前来看望他的杨道明说:“至今为止,我的真实姓名除了你之外,谁也不知道,我死了之后你一定要照旧保密,千万别写信告诉我家里人,更不要向上级反映此事。”
得知消息,旧部来访在1966年杨道明写信回家后,兴国县和永泰县其实就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但由于杨道明不愿出来工作,而且大家都认为“曾经的共产党高级领导出家当和尚”的情况始终会影响太大,所以杨道明还活着的消息,一直只在小范围内流传。
一直到1985年,已经退居二线,担任南京军区顾问的开国少将钟国楚,从一位老战友那里听说了老首长杨道明还活着,半信半疑,打电话让在福建省军区的旧部去打探下情况,隔了一段时间,才得知永泰县能仁寺一位叫馨扬法师的和尚,俗名的确叫杨道明,而且现在身体还很健康后,钟国楚激动得彻夜未眠。第二天马上安排了福建之行,也就有了本文开头那一幕。
开国少将钟国楚
在钟国楚来探访后,来看望杨道明的军政领导逐渐多起来。当地政府也对他格外照顾,安排杨道明担任了省政协委员,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顾问,永泰县政协常委、县佛教协会会长等职务。
而对国家政府,党的历史有了更多了解之后,杨道明觉得不能再向党隐瞒1935年闽赣省委机关集体消失的情况。于1988年向打听钟循仁踪迹的党史办公室人员讲起了当年的故事,并违背了对钟循仁的诺言,道出了妙圆法师就是钟循仁的实情,“钟循仁已经走了快10年了,我也快80了,快要死了,如果继续保密钟循仁生平真相的话,等我死了这件事情就会成为党史上的一个悬案,对我们党不利,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将这件事情报告给组织,将这件事情说出来,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1999年5月,90岁高龄的杨道明因病去世。在去世之前,他对来看望他的女儿、女婿说,“我去世后,不希望你们再来看我,我是佛门中人,按说已经没有任何牵挂。要说遗憾,我可能有,我对不起共产党,没能把闽赣苏区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