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5月22日,甘肃白银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172名参赛选手中有21名参赛选手失去生命,举国震惊,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属于伤亡极为惨痛的体育行业安全事故。


体育应该是最能给人带来健康、欢乐、积极、乐观、体育精神这些无比美好的东西,但这次事件却深深刺痛了从死亡跑者家属到大众,引发全社会的广泛讨论。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从目前比较公认的,社会普遍接受的对于此次事件的观点来看,这是一次漠视安全,天灾加上人祸原因共同作用的重大安全事故。


天灾因素慧跑之前文章结合气象知识已经予以了充分分析,本文不再赘述。


本文主要讨论人祸因素,人祸因素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赛事方、参赛者、行业管理部门等等,这其中,赛事方自身原因(本文所说赛事方主要指这场比赛的运营方,也即赛事公司)显然在这起事故中是人祸因素中最核心最主要的。


国家已经成立事故联合调查组,赛事方以及相关部门行业肯定受到应有的惩罚,本文主要从目前已经公开的各方事实角度分析,赛事方在这场比赛中究竟存在哪些致命问题。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没有足够重视气象部门发出的天气预警


这场惨烈事故的天灾原因比较清楚——那就是白银当地遭遇了极端天气,当天比赛开始后,白银当地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由此导致选手失温,失温和身体衰竭也是导致绝大部分选手死亡的主要诱因。


关于为何当地会突发极端天气?
我们在2021/ 5/25 做了具有分析就不在此详细赘述了

具体可查看☞21位跑者严寒中慢慢失去生命该有多绝望!为何当日出现极端天气?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犹豫不决没有及时中止比赛


在比赛遭遇天气突变时,赛事方是否紧急中止比赛,预计也成为事故调查的重要方面。


一位知名参赛跑者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记者询问“有工作人员在群里宣布比赛终止吗?”这位跑者表示:在群里没有。


这位跑者在CP2的时候,也就是1点左右,遇到了蓝天救援队的人,那个人当时在跟赛事方打电话。他说,我的经验是比赛必须终止。但对方可能还在犹豫,蓝天救援队的人很不高兴,他最后丢了一句,“我已经跟你们讲,我尽力了,赛事必须停止。”然后他就挂电话了。


也就是说,至少1点多钟就已经有蓝天救援队的人,强烈建议赛事组织方立刻终止比赛,但CP2的赛事方工作人员却没有向经过这个打卡点的参赛跑者告知比赛中止。


这名参赛跑者表示,至少在他达到CP2的时候,雨在此时已经不是落下,而是横着打过来,此时雨滴打在身上已经感觉有些针刺样疼痛,浑身湿透,感觉很冷,将手机从背囊里拿出都有些困难,这说明雨势在强风作用之下显示了极强的降温能力,当时已经风雨交加,显然已经不适合比赛,可见赛事方尽管已经第四年办赛,经验仍然不足。


CP2与CP3之间地形还原显示有很大爬升(两个蓝色点)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事后发现,从CP2到CP3有八九百米爬升,总海拔达到2000多米,海拔越高,温度越低,越没有遮挡,冷风冻雨的威力进一步加大。


越过CP2,前往CP3的选手由于没有被工作人员阻拦,奔跑在这个比赛的难度较大区间,此时选手普遍开始失温,体力衰竭,看不清路面,再加上此时道路崎岖泥泞,上上不去下下不来,走走停停耽误了大量时间,失温愈发严重,逐渐失去意识,最终造成惨剧发生。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知名选手梁晶没有达到CP3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梁晶是这次不幸去世跑者中知名度最大的运动员,通过各种线索,亲友们还原了梁晶逝世前的一些细节。


他的遗体显示他的膝盖磨损非常严重,几乎没了皮,能直接看到肉。他们猜测,这是因为去世之前,他跪着爬行了很久。


他们分析,也许是因为他失温严重且没有补给,风雨中上坡不可能,下坡又可能被吹到附近的沟里,实在进退两难,只能靠强烈的求生欲,在地上爬行,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倒下的位置距离CP3很近,差不多1公里左右。


根据最后公布的信息,与他一起倒下的,其中有曹朋飞和黄印斌,他们都是超跑界的顶尖选手。比赛当天,他们的GPS轨迹高度重合,被发现时,三个人的遗体也离得很近。


跑得最快的人,遇到了最强烈的风雨。在山顶,CP3的两名志愿者站在大风中,那里没有救援队,也没有补给,即便达到CP3,能有多少救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三名顶尖跑者生前最后一幅画面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当然,假定赛事方当时立即中止了比赛,如果通知到分散在十几公里赛道上的若干参赛选手呢?以及选手如何就近躲避恶劣天气呢?


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种策略:

1、由于参赛选手不多,仅仅172人,赛事方可以立即组织人手逐个打电话给参赛运动员,因为手机是这场比赛的强制装备,即便当地荒郊野岭手机信号覆盖不好,也至少能通知到部分选手;

2、CP点和赛事方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人力或者车辆开展救援,CP点上的志愿者如果数量足够,可以立即向起点和终点两个方向进行搜救或者人工通知,让选手立即撤回。赛事方车辆如果可以上赛道或者前往CP点,应当立即出动。


当然,参赛选手即便接到中止比赛电话的通知,能否安全撤回仍然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因为他们可能已经开始失温或者失去行动能力,意识模糊等等,这场比赛有选手就是在撤回路上,依然未能幸存,因为撤回也是要行走要体力的,但他们可能已经体力衰竭,急需现场救援,但救援由于气候恶劣一时半会又上不去,这就形成一个悖论。


所以对于赛事方来说,中止比赛的通知发出就意味着救援的立即启动赛事方太大意了!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赛事方对于比赛地点

是否选择不当?


这场比赛在黄河石林风景区外围进行,黄河、石林、沙漠、戈壁,绿洲、雅丹地形应有尽有,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越野跑能获得不错的视觉体验,过去三届比赛都顺利进行,更是让赛事方对于该赛道信心满满,并且该赛道被认为难度总体不大,但这一切都是在理想情况下成立的,完全没有考虑到一旦需要救援,救援能否上得去的问题。


这次比赛的举行地点在恶劣天气下的缺陷完全一览无余——荒无人烟,开放暴露,没有可供挡风遮雨的地方,虽不至于无人区,但走上几公里都看不到农村、房屋恐怕也是实际情况。


从目前情况来看,有几个打卡点,CP3很有可能车辆上不去,这样一旦发生人员需要紧急救援的情况,机动车完全无法发挥作用。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我们从网上流传的选手在山间抱团取暖的画面,也可以看出,选手的确找不到任何挡风遮雨的地方,但凡能有村民居住的房屋或者农舍,选手也不至于在岩石上缩作一团。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这起事故非常惨烈,但也体现了伟大的人性光辉。他就是甘肃白银市景泰县常生村村民朱可铭。


就是这位善良的牧羊人靠着窑洞、棉衣、干粮、从死神手里夺回了6位跑者的生命。


救跑者于危难的窑洞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当天9点天上刮着大风,但羊要吃草,朱可铭像往常一样去山顶放羊。10点多,天开始下雨,伴随着气温越来越低。为了避雨,朱可铭躲进了以前生产队用过的窑洞稍作休息,因为总在那一片区域放羊,所以窑洞会放一些衣服、被褥和干粮。


右一为朱可铭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在窑洞里待到大概两点多,朱可铭先是听到了求助声,循声走出窑洞,看到一群越野赛选手便将大伙带到窑洞,又生起了几堆火,随后跑到了有信号的地方,拨打了景区的救援热线。


等候期间,多次到窑洞外去观望,“看看救援队走到哪了。”“前边有一团东西看不清楚。”眺望时,朱可铭发现有新情况。“那团东西”是一名已经失温倒地的选手。大家忙着把他抬进了窑洞。


用窑洞救了六名跑者的牧羊大叔朱可铭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这次越野赛前六名唯一幸存者张小涛事后回忆:他说自己在山上昏迷了大概有两个半小时左右。“我的运动手表有记录,在33公里处停留了2小时43分52秒。”


随后张小涛被一位放羊的大叔救起,并被其带回了一处窑洞。“窑洞里有火,我的湿衣服也被脱了下来,还有一床被子裹在我身上,又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我才醒了过来。”可见,如果比赛举办地点有人烟是多么重要。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某些越野赛承办方,标新立异,用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等说辞吸引跑者,越是人迹罕至的场地越要举行越野跑比赛的猎奇心理要不得,要知道,这些地方不出事则以,一出事往往就是大事且救援困难!


就在5月初,乌蒙山超级越野赛在云南昭通县境内举行,比赛共设三个组别:千里走单骑组、九百里极限长征路组及六百六十里超级越野组,是国内目前最长距离越野跑比赛之一。


比赛中也有选手发生了失温,并且当时天气因素导致山体塌方,挡住了前往医院接受医疗救治的道路,从而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这名选手于当天不幸离世。


短短一个月,越野赛发生两次事故,是到该整顿的时候了!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事实也证明,由于比赛地点偏僻,且气象条件不佳,甘肃这场比赛救援难度的确也相当大。根据方舟救援队事后采访,他们快到搜救区域时,道路基本在河谷地带,有部分路段在山崖边,汽车不能通行。


救援队员表示:当时气温很低,道路湿滑,救援队员赶路也需要时间。直到23日凌晨三四点时,热成像定位到一些发热点,据此也找到了无生命体征人员。


但根据最新消息,甚至有救援人员都发生了失温,经抢救已康复。由此可见救援条件之恶劣!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赛事方启动救援是否及时?


很大可能性是:赛事方没有紧急中止比赛,自然也就导致没有较早启动救援,而只要中止比赛就应该立即启动救援。


根据新华网的报道,李涛是这次越野赛中的幸存者,遇到这样的天气后,选手们都有尝试过自救,有抱团取暖抵抗大风的,也有尝试拨打救援电话和120急救电话的。


当时,他自己的手机时而有信号,时而没信号,发现有一丝信号时,他拨打救援电话,但一直没人接听。他还试图建议赛事组委会能否用直升机来救人,但救援电话那头,未获回应。


李涛说,他是当天下午五点多下的山。下山的时候,他的双腿包括下身都快失去知觉。他拨打了近40余个救援电话,但电话那头没有说清楚如何救援、怎么救援。也就是说,李涛打通了赛事方和有关方面的救援电话,但没有得到有效回应。


越是偏远地区,一旦发生事故,救援难度也越大,对于失温选手来说,早一刻得到救援,生还希望就会大一分,这场救援动员各种民间和专业力量达到700多人,规模是空前的,救援力量也是得力的,但关键是实质救援由于各种原因是否启动较晚有待查证,而糟糕的天气,车辆难以直接达到救援地点,恶劣的地形也是阻碍选手更早得到救助的重要原因。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强制装备是否要求过少?


这场比赛选手纷纷发生失温乃至死亡的重要原因是穿着太少又突遭大风降雨,从出发情况来看,很多选手穿着短袖短裤就开跑了。


也许往年这个时候比赛的重点都是防晒防中暑,保暖有可能不在选手的重点准备范围内。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从赛事官网对于选手的强制装备来看,要求得非常少,除了赛事方提供的物料以外,就只有救生毯、头灯、水具、口哨这几样。


而在大风、冰雹和降雨作用下,据这场比赛亲历者说:保温毯一拿出来就被大风撕碎了。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比赛的建议装备中,则包括了冲锋衣,保暖内衣等等。由于这是一场百公里越野赛,发枪为早上九点,关门时间为20小时,关门时刻正常为第二天凌晨5点。


赛事方将选手放置冲锋衣的转运包放置在CP5\CP6,也即选手晚上达到的补给点,而没有发枪时携带或者穿在身上。


遗憾的是,选手远远没有达到CP5\CP6就已经遭遇大风降雨,选手衣着单薄,装备携带不足也是这次事故发生的又一诱因。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GPS定位装置

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


这场比赛赛事方为选手提供了GPS跟踪器,这样赛事方可以通过电脑看到所有参赛选手的移动位置和移动状况。


如果选手长时间保持不动或者移动距离很小,很有可能表明选手出现了状况。有人输入梁晶的个人信息,查询了当时赛制组委会还开放的GPS轨迹,发现下午的1:48,梁晶的GPS轨迹就已经保持不动了。


从下午到晚上,许多人给他打电话,最初是打通了没人接,再后来就打不通了。


如果说普通选手GPS保持不动可能是能力不够退赛休息了,排名第一的选手在比赛中突然长时间停下来,显然就有重大问题。


根据“人物”官微《梁晶,奔跑者逝于荒野》的报道,梁晶跑得太快了,跑过了牧羊人救人的窑洞,倒在了距离CP3大约1公里的地方。


如果赛事方及时发现大量选手GPS轨迹不动,特别是排名靠前的选手不动,结合气象条件,就应该引起了赛事方指挥部的重视,并立即启动救援,联系最近的CP点前往查看和救援。


GPS追踪器可以显示选手移动状况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图片与本文无关


当然,未来研发更智能的GPS装置,长时间参赛选手不移动就可以触发报警也是解决方法,因为对于赛事方苛求同时监控几百人的运动情况也确有难度。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赛事方是因为经济利益
而对于中止比赛犹豫不决吗?


作为一场山地越野赛,这场百公里比赛关门时间竟然只有20小时,而同日举行的2021TNF100莫干山国际越野跑挑战赛100公里组别关门时间是32小时,这样算下来白银这次比赛要求选手达到5公里/小时,在高低起伏、非铺装路面20小时连续步行100公里,这几乎是非常高的要求。


这必然要求选手在较好的路段加速前进,以弥补爬升、补给以及休息时间,并导致选手体力消耗较大。


那么为什么会要求选手必须在20小时内完赛呢?不能时间更长一点吗?


这场比赛除了前十名获得奖金以外,所有在规定关门时间内完赛的选手都将发放补助1600元,而报名费用为1000元,意味着在关门时间内完赛选手都可以净赚600元。


这项赛事之前举行,就有人诟病比赛为了少发奖金所以关门时间较为严苛。按照道理说,天气原因中止比赛属于不可抗拒原因,既然所有选手都DNF,那么赛事方反而可以以此为理由不用支付1600元,赛事方应该是对于中止比赛非常积极才对。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场比赛没有尽早中止?

只有等待官方调查。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赛事方预案准备不足漠视安全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就此事采访某越野赛事公司负责人,该负责人认为赛事组织者漠视安全问题,更有人声称赛事方在赌,赌什么?赌好天气。


如果天气良好,无疑这将是一场皆大欢喜的比赛。但偏偏极端天气就出现了……


在CP3这个位于山顶的打卡点,只有两名打卡工作人员,没有补给,理由是没有道路上去,车辆无法运输补给物料,正是因为CP3人员太少且毫无物料,导致需要救援时人手和物资都严重不足。


央视在采访中国登山协会山地户外赛事裁判员符海时表示:这场比赛开始时间比较晚,9点钟开跑,而白天的运动时间对于越野运动来说是极为宝贵的。


黄河石林又是属于高原、高寒,高沙化的“三高”的场地,白天的时间就显得愈发的珍贵。


如果赛事设计从早上6点钟开跑,那运动员就能多3个小时的白天时间。而且如果是从早上6点来起跑,可能这场赛事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甚至会提前启动预警机制,很多后续工作也会比较好展开。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这场比赛在安全保障上人员力量也明显不够。


符海表示户外运动在安全保障上,最起码要有四种人员:


● 医疗人员

要对参赛人员进行强制医疗检查,比如监测心率,如果不符合要求甚至可以强制退赛。


● 医跑人员

就是一边跑一边对赛道上的人员进行救助的医疗人员。


● 救援队

就是专门为这场赛事配置的救援队人员。


● 收尾人员

对跑到最后情况较差的参赛选手进行收尾的人员。


一场赛事的组织,赛道上最起码要有这四种救护人员,这还不算站点上的保障人员。


这场比赛补给点数量不足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符海说:如果按照平均5到8公里设计一个的补给站来计算,那这场赛事的补给站设置是不够的。


即使全部是下坡路线,补给站的间隔距离也不能超过10公里,而如果有爬坡情况,补给站更是不能超过8公里,这是行规。符海在研究过这场户外越野赛的路时线,从cp2-cp4基本是山路,超过十几公里的。


在选手爬到山顶时往往体力消耗较好,而在山顶cp3只打卡不设补给是完全不合理的,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赛事事故。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人祸原因深度解析:赛事方存

小结


此次甘肃白银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天灾人祸共同作用,教训深刻,令人震惊。


赛事方以及相关部门无疑将面临严厉追责,当然赛事方也绝非此次事故的唯一责任人,涉及的人员,行业,部门将不少,对于事故调查组的最终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一定要用一场事故才能规范中国越野跑运动,避免“裸奔”和“草菅人命”,这个代价真的就太大了,愿逝者安息!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