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医保报销新政策规定,2021年医保新增福利待
2021年医保新增福利待遇全国统一,另外医保报销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能报销的情况,也是我们非常
医保是我国社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医疗保险与我们密切相关,平时生病住院,需要医疗保险来进行医疗费报销。
医疗保险不同。 特别是医疗保险目前正在实施一卡通、异地报销以及门诊报销。 综合来看,医疗保险新规在住院门诊的支付线、报销比例及最高报销额等方面制定了国家统一的标准。这意味着从2021年开始,所有标准都基于最新标准。
但是,以下六种情况不报销:
第一、由工伤保险支付的医疗保险
在工作中不小心受伤的情况下。名单上有明确的规定,已由工伤保险报销的和不能由医疗保险报销的,今后将由所有工伤保险支付医疗费,医疗保险不报销。
第二、第三者负担的医疗保险不报销
被人伤害,对方负全部责任的情况,因此医疗费由事故一方负责,医疗费国家不预报销售。
第三、海外就医
使用医疗保险的人都知道医疗报销需要在定点机构正常使用,这不在定点范围内,自然也是不能报销的。
第四、公共卫生承担的医疗费用
如当地政府机构组织的免费体检项目由公共卫生承担,由机构承担这笔费用,不支付国家医疗保险。
第五、不报销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范围外的费用。
清单上明确规定了一类药品和项目不报销。 清单中规定的药品充分满足了人民的日常需求,特别是2019年增加了70多种。 这让我们人民放心使用,不超出范围。
第六:体检、养生保健、体育健身的费用
医疗保险包含的项目大多需要我们日常使用,保健和健身等方面的需求,没那么迫切,所以不报销。
由此可见,我国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还必须不断健全,才能在改进和完善中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职工医保将迎四大新变化
1.慢性病、常见病门诊可报销
明确指出,将逐步对一些健康损害大、费用贵的一些门诊慢性病和一些常见、多发的病纳入普通门诊的统筹基金。政策的范围支付比例从50%起步,适当向一些退休人员去报销,随着承受能力进一步加强而提高水平。
我国的现阶段制度主要以保证住院为主,为了提高相应的保障住院待遇,2019年职工医保的范围报销比例高达80%以上,但是目前的门诊就医仍然相对少。且一些门诊的费用并不比住院的费用低。如一些肿瘤、器官、白血病等,所花费的要比住院更高。
即便是一些门诊的慢性病,虽然每次的门诊费用不高,但是耐不住长期的服用,负担较重。
将更多的门诊费用纳入基金,保障更多的职工减轻负担。
2.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
在职职工个人缴费仍然计入本人的个人账户,单位缴费全部都纳入统筹基金;退休的人员个人账户由基金按照定额进行纳入,逐渐调整到统筹地区的当年基本养老金的平均水平的2%左右。
目前的一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中的一些资金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职工的个人缴纳的费用,一般是每个月的工资2%,计入个人账户;另一部分的是运用单位的缴纳医保的费率30%,进入职工个人账户。个人改革后,缴费的仍然进入个人内,但是单位缴纳的不再划入个人的账户,全部计入统筹基金内。
以此来看,门诊的资金来自于减少单位划入个人的部分,不新增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数额。
记目前我国单位缴费的平均费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7.58%,其30%也就是约职工工资总额的2%,将不纳入个人账户。通过优化个人账户的结构,增强做大统筹基金,同步扩大基金的保障范围,把门诊小病纳入到保障范围。
改变后,也就是当前的划入个人的账户的钱将逐渐减少。这是通过将个人的转化为门诊费用的保障机制,这样看来,门诊的费用不再仅限于个人的资金,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将显著提高。
3.医保个人账户可支付家人就医费用
增加使用的范围,允许家庭成员共同使用,可用以支付在一些定点的医疗机构进行就医,以及在定点的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或者耗材由个人承担的部分,为家属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等个人缴费。
新增加后,个人账户的适用范围将进一步增加,既可以使用在职工的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的零售药店发生费用,也可以用作职工的本人、配偶、父母、子女等发生由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买药、耗材等个人负担的费用。
未来有可能做的趋势是,配偶、子女、父母等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个人缴费,将来也可以走职工个人账户去支付。
但个人的账户是不能用于公共、体育健身、养生等消费等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其他支出。亲属的人参加城乡居民的个人缴费,也可以走职工账户支付。
4.加强医保基金监督管理
会议明确,加强医保基金的监管力度,完善一些制度,严查虚假的住院。欺诈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与门诊共济保障相适应的付费机制。
各级政府可设置三年左右的过渡期,逐步有序的实现改革的目标。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门诊统筹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