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例确诊均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疫苗还有
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变异株传播有多厉害?继在广州引发本土疫情后,近日又在深圳、东莞引发本土疫情。
多名专家认为,“德尔塔”是目前所发现变异毒株中传播力最强的,同时具备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发病进程快等特点。
这种变异毒株会为疫情防控带来哪些挑战?如何进行应对?
图片来源:新华社
6月22日,深圳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卫健委副主任常巨平在会上通报,6月21日,深圳疾控完成了刘某的新冠肺炎基因测序,其结果表明,目前,“6·14”疫情4个报告确诊病例感染的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与CA868国际航班输入的阳性病例基因测序高度同源。具体的流调溯源工作仍在进行中。
4个病例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介绍疫情最新情况,6月22日,深圳没有新报告本土新增病例。
常巨平说,6月14日、18日、21日,深圳先后报告4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月21日,市疾控中心完成刘某的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表明,目前“6·14”疫情4个报告病例感染的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与CA868国际航班输入的阳性病例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具体的流调溯源工作正在进行中。
截至6月21日,判断刘某的密切接触者18人,次密接者101人。目前全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此外,对重点区域开展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除已报告阳性个案外,暂无新增阳性病例。对于健康码“黄码”人员,常巨平说,全市已开设56个核酸采样和检测点,核酸检测不收取费用。
截至目前,深圳全市涉及“6·14”疫情有封闭管理小区2个、封控小区7个。
深圳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6月21日24时,全市累计完成接种2058万剂,其中累计接种第一剂1301万人,累计完成两针全程接种766万人,接种1301万人,全市第二剂接种进度68.9%。现阶段,深圳市主要对前一阶段已完成第一针剂接种的人群开展第二剂次接种,以及因特殊原因未接种第一针剂的人员接种。7月份后将继续开展第一剂次和第二剂次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提高人群接种率。常巨平号召已经接种第一针市民,按规定抓紧进行第二针的接种,提升群体免疫力,全社会共筑免疫屏障。
东莞3病例曾同时在麦当劳用餐
6月22日一早,东莞通报新增1例确诊病例,至此,东莞本轮疫情已有3例确诊病例。
通报表明,首个病例李某婷家住南城“百悦尚城”;第2和第3个病例贾某某、井某是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学生,两人是同学。
6月12日晚,李某婷和丈夫萧某(已在深圳被确诊)在麻涌星河城商场“麦当劳餐厅”用餐时,贾某某、井某恰好也在同一餐厅。
贾某某感染病毒的基因测序已经表明,他的感染来源为李某婷及其丈夫萧某某。
据东莞市疫情防控指挥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34号)的部署要求,东莞暂时关闭全市网吧、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场所、演出场所、游泳池等经营单位,以及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封闭式体育场馆等公共文体场所;严格控制开展各类人员聚集性文体活动,暂停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暂停旅行社组织跨境团队旅游经营活动和组团到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德尔塔”变异毒株已传播至全球92个国家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1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数量已连续八周下降,新增死亡人数连续七周下降,但全球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仍然很高。上周累计新增病例超过250万例,死亡人数达到6.4万,平均每分钟就有250例新增病例和6例死亡病例。
谭德塞指出,大多数地区的新增病例下降速度已放缓,每个区域都有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迅速增加的国家。非洲过去一周的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增加了近40%,其中一些国家的死亡人数增至三倍甚至四倍。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也表示,“德尔塔”变异毒株已传播至全球92个国家,由于其更强的传播性,该变异株正在全球迅速蔓延,世卫组织对其传播情况感到担忧。目前尚无关于该变异株对疾病严重程度和致死性影响的确切数据,但新冠疫苗依然对其有效,有助于预防重症和死亡。
“德尔塔”毒株传播力强、病毒载量高疫苗仍有保护作用
多名专家认为,“德尔塔”毒株具有传播力强、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病情发展快等特点,对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传播力强。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说,从广州本轮疫情的病例情况看,“德尔塔”变异株病毒的传染性和传播能力显著增强。此外,潜伏期或者传代间隔缩短,在短短的10天内就传了五六代,病毒的传播速度在加快。感染者的样本PCR检测病毒结果显示,病毒载量有显著增加的特点。
“现有的研究数据显示,这个变异毒株的传播能力比较强,是目前世卫组织已经确定的几个‘需要
——病毒载量高。6月14日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苏格兰的感染病例后发现,与感染于英国最早发现的“阿尔法”(Alpha)变异毒株的人相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人群住院风险要高出1倍。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表示,此次广州疫情中患者发病以后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比例比以往高,而且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时间提前。患者的CT值非常低,CT值越低就表示体内病毒载量越高,患者核酸转阴所需要的时间延长。
——可能存在免疫逃逸现象,但现有疫苗仍有保护作用。冯子健表示,国际上研究显示,这个变异病毒可能有一定的免疫逃逸现象。但是,现有的几种疫苗对这个变异病毒都仍然有可观的免疫效果。
“从这次广东的疫情来看,确诊病例里面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转为重症或者发生重症的比例显著高于接种疫苗的人,这表明,接种以后对变异毒株仍然有免疫作用。”冯子健说。
6月12日网上刊发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上的一篇论文分析了接种疫苗对感染了“德尔塔”毒株病例的影响。论文披露,3例从四川入境回国后确诊感染“德尔塔”毒株的病例中,2例此前已经接种过疫苗,1例未接种。研究表明接种疫苗的病例与未接种疫苗的病例相比呈现三个特点:从确诊到产生抗体阳性的时间短、CT值高、住院时间短。
加强源头管控,加快疫苗接种
我国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国内多地先后出现过本土传播疫情,经溯源调查发现,均与境外输入病例和进口货物有关。专家分析,这说明我国目前面临的风险仍然是境外输入,我国仍然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阶段。
“当前,首要任务仍然是强化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包括非疫苗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同时加快疫苗接种,采取综合措施阻断广东疫情传播。”冯子健说。
在管控源头上,受访专家建议对重点人员增加核酸检测频次。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出现了核酸检测不灵敏而导致的假阴性个案,给疫情防控带来被动。为了减少此问题的发生,应该考虑增加核酸检测频次。
另外,一旦遇到“德尔塔”变异毒株的流行,就要做到“三个加”,即流行病学调查要加速,核酸检测频次要加量,防控措施要加码,不能有丝毫松懈。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还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如果人群当中有免疫力的达到了一定的阈值,就可以降低新冠的流行强度或者阻断它的流行,以达到降低感染率、降低重症率、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多家中国疫苗企业负责人表示,已经做好了应对突发重大变异研发新型疫苗的准备,一方面可以迅速开发出针对变异株的疫苗,使变异株疫苗与现有疫苗相互序贯进行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新开发出的变异株疫苗与现有疫苗作为多联多价疫苗进行注射。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证券时报等
责任编辑: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