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小暑将至,老话“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夏季的第5个节气,小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炎热夏季的到来,今年小暑节气的时间是7月7日,也就是说,还有4天我们就将迎来小暑节气。小暑的暑是小热的意思,因此小暑是指天气已经开始变得炎热,但是还未到最炎热的时候,因为小暑过后紧接着就是大暑,按照二十四节气对小暑和大暑的定义来看,小暑就是小热,大暑就是大热,因此通常情况下,大暑才是全年最热的时候。不过并不是每年的天气都会如此,在民间有“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的说法,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今年什么时候最热呢?

小暑将至,老话“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小暑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气之一,在民间有小暑“食新”、“吃饺子”、“吃炒面”等习俗,食新其实就是在小暑后人们要尝新米,每年的夏至节气前后,正是农民夏收的关键时期,等到了小暑节气时,农民已经将收获的新稻谷收回家,所以人们便会在小暑时将新稻谷碾成米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庆贺丰收。吃饺子和吃炒面是和小暑后的天气有关系,从小暑节气后,天气会越来越闷热,很多人会因为天气过于炎热而食欲不振,而饺子和炒面都是可以让人开胃的食物,因此为了防止苦夏现象的出现,饺子和炒面成为夏至后人们最常吃的食物。在我国有些地方,在小暑节气时有喝粥、吃藕等习俗,这些风俗习惯都是和小暑后的天气有关。

小暑将至,老话“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的意思是,如果在小暑节气时天气就已经特别炎热,那么到了大暑节气时,天气不仅不会比小暑时还要炎热,反而还会开始凉爽起来。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感到不解,按照常理来说,不应该是大暑节气的天气要比小暑更热吗,在民间关于大暑比小暑热的农村谚语有很多,比如“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等农谚,这些农谚的意思都是指大暑节气的天气要比小暑热。那么在民间为何还会有“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的说法呢?

小暑将至,老话“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尽管在二十四节气上对小暑和大暑的定义是,小暑是小热,大暑是大热,大暑的天气要比小暑热,其实当年是小暑热,还是大暑热,要看三伏天的中伏在小暑还是大暑。在民间有“夏有三伏,热在中伏”的说法,意思是夏天最热的阶段是三伏天,其中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的一伏。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三伏天是夏天最热阶段,但是很少人会知道每年三伏天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每年入伏的时间和三伏天的长短都不相同,我们可以用“夏至三庚”来推算出每年入伏的时间。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初伏和末伏的时间分别是10天,中伏为10天和20天。在我国的古代流行“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是由10天干和12地支相配而成,组合在一起后共60组不同的名称,并循环使用。庚在十天干中排第七位,有庚出现的日子便是庚日。三伏天是从夏至开始算起,第三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中伏的长短,和夏至到立秋之间出现的庚日次数有关,如果是4个庚日,中伏是10天,如果是5个庚日,中伏便是20天。

小暑将至,老话“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在民间之所以会有“夏有三伏,热在中伏”的说法,是因为在入伏后,不仅光照的强度会越来越大,由于伏天的降水较多,所以地表湿度也在不断加大,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要远远大于干空气的热容量,所以从伏天开始,地表每天吸收的热量要大于散发的热量,地表层的热量不断累积,在达到一定累积热量后会达到最高峰,所以初伏时天气并不会特别炎热。末伏是从立秋的第一个庚日开始,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日,虽然在立秋后的正午太阳依然毒辣,但是在早晚时天气已经开始慢慢变得凉爽起来,因此初伏和末伏时的天气,都没有中伏的天气热,所以中伏才是全年最热的阶段。

小暑将至,老话“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全年最热的中伏是出现在小暑节气,还是出现在大暑节气,还是和“夏至三庚”这个三伏天的计算方法有关。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轨迹总计而来,太阳运行一周年的时间是365天或366天,而庚日每10天会出现一次,所以中伏在夏至后的第几天出现并不是固定的,如果中伏在夏至后出现的时间较早,那么中伏便会在小暑,如果出现的时间较晚,中伏就会在大暑。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今年最热时间段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1年7月11-7月20日;

中伏:2021年7月21日-8月9日;

末伏:2021年8月9日-8月19日。

小暑将至,老话“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今年小暑节气的时间是从7月7日开始,到7月21日结束,大暑节气开始的时间是7月22日,结束的时间是8月6日,而今年中伏的时间是从7月21日到8月9日,所以今年大暑节气的天气要比小暑节气更热。

之所以在民间会有“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的说法,是因为在过去由于没有可以预测未来天气的技术和设备,农民只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总结经验,人们发现,每年夏天天气炎热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天气炎热得较早,说明当年炎热天气和以往相比来得早一些,所以当人们熬过最热的阶段后,天气就会变得凉爽起来,相反如果在小暑节气后天气依然很凉爽,那么在到了大暑节气后,天气就会变得炎热起来。在民间关于这种说法的谚语还有很多,比如“小暑热过头,大暑冷得早”、“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小暑温墩大暑热”等。

小暑将至,老话“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还有四天我们就会迎来小暑节气,小暑节气一过,也就说明三伏天紧接着就要到来,今年三伏天是从7月11日开始,还有7天我们就将迎来全年最热的三伏天,为了防止在三伏天中暑,我们应该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在正午时外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小暑节气的俗语呢?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