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第二轮涨价,要挑战历史前高

碳酸锂:没完没了

(1) 大涨题材:锂电池+新能源汽车

科技三巨头锂电、光伏、芯片卷土重来,而且批量出现新高公司。其中锂电池在消息上催化比较多:据上海有色网报价,工业级碳酸锂上涨1500至8.35万,电池级碳酸锂.上涨500至8.8万,这是碳酸锂沉寂了3个月之后首次下半年锂价上涨。

另外西澳某锂矿商1.5万吨锂精矿的拍卖价超过1000美元/吨,创下西澳锂精矿价格的历史新高。

行情方面,江特电机、融捷股份、天齐锂业等核心龙头悉数涨停。

第二轮涨价,要挑战历史前高

(2) 研报解读(国泰君安) :看至前高

①基于本轮供需、库存的分析,国泰君安认为本轮锂价_上涨的高度、节奏、持续性都将超预期,碳酸锂价格此次上涨标志着锂价的第二轮上涨,调高下半年锂价预测至历史前高18万/吨。

②2021年下半年是近几年锂行业供需最紧张的一段时间。

需求端,电动车爆款车型频出和美欧的新能源政策刺激,市场不断上修下半年的锂电需求,目前预计下半年锂电需求环比上半年增加50%左右,锂电需求逐季逐月抬升。

反观供给端,由于短期供给刚性,下半年刚好遇_上新增供给释放真空期,不管是资源端还是锂盐冶炼厂,2021年三四季度供给基本持平二季度,鲜有增量。

同时考虑下游大幅的投产周期,30万吨磷酸铁锂和20万吨三元正极新产能释放,以此带来的对锂盐提前备货需求,我们相信下半年锂盐供需逐月趋紧,锂价将进一步抬升。

③预计本轮锂价维持高位的时间维度在3-5年。

2022- 2025年,锂行业主要矛盾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锂资源开发和全球日益增长的锂电需求的矛盾。动态的看,新增供给难以匹配快速增长的锂电需求。海外盐湖产能周期3--5年,远水解不了近渴,非洲锂矿基础设施不完备,绿地锂矿项目的开发建设可能受影响。

国内锂资源的加速开发是对未来锂电需求的较好补充,但国内锂供给占比较 低,难以覆盖锂行业每年30- -35%的需求增长。

用友网络:上蹿下跳

(1) 大涨题材:国产软件

公司SaaS市场占有率第一,中国企业.云服务市场占有率第一,拥有国内软件行业内最大的营销服务网络。16日曾公告拟转让友金控股44.62%股权,此次剥离是继畅捷通支付后,公司再次剥离类金融资产。

公司股价自高点回落超30%,今日涨停。

(2)研报解读(中金公司) :“对应 40%- 50%.上行空间”

中金称用友网络是其大市值白马中重点推荐的高性价比标的:

①基于对用友2022年130亿元的收入预测,用友当前市值仅对应8倍2022年P/S,与主要竞争对手金蝶(17倍2022年P/S)估值具有一倍的差距,与全球ERP龙头SAP也基本处于同一水

平,估值已经处于底部。

向上看,预计用友2021年云+软件收入 将同比增长25%,2022年 总收入将同比增长30%,基于12倍2022年P/S,对应合理市值1500-1600亿元,对应 40%- 50%的.上行空间。

②国内大型央企、国企以及部分私企ERP项目的国产化替代对于用友、金蝶等国内厂商而言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国内目前97家一-级央企中,平均ERP项目体量可达10亿元。而用友目前在某大型通信企业项目中推进顺利,大型企业市场是未来3-5年国内ERP行业的主战场,因此应重点

③短期业绩将逐步释放,下半年定增预计将继续推进。公司目前在手大型企业订单收入的逐步确认,判断2022年将是公司收入增速的高点,在剥离金融业务后实现总收入30%的同比增长。同时在实现对支付及类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剥离后,下半年公司的定增将会加快推进,为公司应对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以及推进新一轮的产品研发补充“弹药”。

兆威机电:又一个隐形冠军

(1) 大涨题材:智能制造+手机产业链

公司为微型传动龙头,下游涵盖通信、智能手机、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医疗器械等领域,之前提供的手机摄像头升降模组一度成为热点。

微型传动系统具有高精度、轻量化、低噪音等特点,产品应用领域广、市场需求量大。根据测算,2021-2025年用于通信基站、扫地机器人及汽车电子的微型传动系统合计市场空间分别有望达到52/176/290亿。

行情上,公司近10个交易日涨超25%。

(2) 研报解读(天风证券) :产品均价有望翻三倍

天风证券认为公司作为多下游微型传动系统的主要供应商,受到2季度缺芯带来的影响已经基本消化,站在当前时点,公司长期的成长点已经逐渐清晰:

①市场认为公司受下游需求影响较大,业绩不稳定因素较多,天风则表示未来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板块在芯片缺芯的影响缓解后将带来长期稳定的放量,且新能源车对微型传动系统的需求更高,根据测算,仅新能源车和扫地机器人的微型传动系统在25年市场空间将达到70个亿,CAGR为35%。

②市场认为公司VR眼镜产品会像19年手机自动升降摄像头一样成为短期的爆点,且对22年业绩的影响不大。天风认为VR眼镜电动调焦对人眼带来的舒适感和清晰度远大于手动调焦的产品,未来将带来长期稳定的需求,公司的产品在VR眼镜中单台价值量较高,且有望在明年2季度就开始放量,成为公司未来一个长期稳定的业绩增量。

③市场对公司智能驱动一体化解决方案还没有太多期待,公司自18年开始进行研发驱动系统,目前已开始对部分客户进行小批量供货,未来产品均价有望从30元扩展至100元,长期看将打开巨大成长空间。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