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暴雨后的河南,一个新产业正在浮出水面

暴雨后的河南,一个新产业正在浮出水面

作 者:李 萱

编 辑:罗 提

科技,总是从意想不到之处救人一命。

上周前所未有的河南暴雨中,一个线上共享文档成为挽救生命的指路明灯。

Manto是在上海上学的河南女生,7月20日看见家乡遭灾,心急如焚,于是创建了《待救援人员信息》的在线腾讯文档,方便被困市民填写求救信息,救援部队有针对性开展救援。

暴雨后的河南,一个新产业正在浮出水面

短短24小时内,文档自发更新270多版,超250万次访问量,创下了腾讯文档的访问量纪录。

恐怕连腾讯都没有想到,这样一款共享文档会成为一份“救命文档”,在大灾大难面前,科技的力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暴雨后的河南,一个新产业正在浮出水面

特斯拉、蔚来、小鹏等电动汽车也没想到,一场暴雨让人看到电动汽车的防水能力,因为没有燃油车进口管、排气管等,以及做了密闭性防护,电动车可在短时间内涉水行驶,逃离险地。

而更多目的明确,专门针对各种灾害的黑科技,也在这场暴雨中悉数登场,从水中浮出了应急产业。

暴雨后的河南,一个新产业正在浮出水面

灾难出英雄。

2008年四川5.12特大地震,通信阻断,一群华为工程师乘坐军用飞机,像电影中的特种兵一样抓着绳索降落到地面。

他们之前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完全是冒着生命危险赶赴灾难现场,只为抢修通信基础设施,尽早恢复灾区通信。

10年后,孟晚舟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演讲提到该事,透露华为在内部重奖了600位“汶川抗震英雄”。

河南暴雨同样造成了断网断电,但这一次携带华为设备恢复灾区通信的英雄换成了无人机。

暴雨后的河南,一个新产业正在浮出水面

“翼龙-2H”图片

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2H”搭载移动公网基站,实现了约50平方公里范围内5小时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

通过4/5G通信技术及卫星传输,提供全天24小时应急通信保障方案,完全摆脱地面供电、通信回传的束缚,快速打通指挥中心与指定区域之间的通信。

虽然只是五小时的暂时恢复公网,但却点亮了受灾群众心中的灯,网友直呼,“这是中国速度!”

除了翼龙无人机,来自成都的纵横大鹏无人机也提供了指定区域首批灾后数字正射影像图。

据悉,纵横大鹏CW-15无人机下午4点20分起飞,在雨中飞行50分钟后,5点10分安全返航,共拍摄733张照片,成功完成指定区域无人机遥感影像采集工作。

从置身险地抢修通信,到无人机搭载设备,短短13年,应急技术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从前大力表彰的工程师们被一架架无人机所替代,或许少了那些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但多了一份黑科技带来的安心与保障。

暴雨后的河南,一个新产业正在浮出水面

地球进入动荡期,应急产业正在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极端天气的集中频发让我们无法忽视对“碳中和”的研究,但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仍是一个长期的目标。

短期来看,作为突发事件预防及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业产品和服务的应急产业,还有大量的空间值得

应急产业具有行业交叉特点,涉及装备、材料、医药、轻工、化工、电子信息、通信、物流、保险等,以专用产品和服务为主。

其行业主要上市企业为:聚光科技(300203)、先河环保(300137)、海康威视(002415)、大华技术(002236)、烽火通信(600498)、威海广泰(002111)、同方股份(600100)、威创股份(002308)等。

虽使用“应急”,但应急产业基本涵盖了消防产业、安防产业、安全产业、防灾减灾产业、信息安全产业、公共安全产业、紧急救援产业等。

受地理因素影响,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2011-2020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呈现较明显的波动趋势,但总的来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保持在2500亿元以上,2020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701.6亿元,同比上升13.16%。

随着人们公众安全意识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方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已达1.55万亿元,2025年将达1.82万亿。

数据显示,我国安全和应急产业已经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特征,形成“两带一轴”(东部发展带、西部崛起带、中部产业连接轴)的两业融合总体空间格局。

“西部崛起带”未来发展空间最大,是我国西部安全和应急产业对外发展和对内保障的大动脉。区域内重庆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安全应急产业基地,曾是我国国家级安全和应急产业园区的开路先锋。

暴雨后的河南,一个新产业正在浮出水面

说到应急产业“西部崛起带”,不可忽视成都的影响力。

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常有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成都在应急产业方面,已具有一定基础。在经历过汶川、庐山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后,成都对应急产业已有布局,目前相关技术水平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暴雨后的河南,一个新产业正在浮出水面

国家区域(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效果图

截至2020年3月,成都应急装备制造领域已有71家企业,生产82种应急产品,涵盖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应急服务等4个重点方向;各类救援队伍700余支,救援人数23000人 ;应急咨询培训企业39家,组织机构12家。

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成都正在加速建设以金堂为主阵地的应急产业基地。

金堂有成都市唯一以应急、环保为主的产业功能区,且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20件重大事项”之一,金堂淮州新城的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已经取得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据悉,作为淮州新城主导产业的安全应急产业,目前已聚集安全应急类重点企业53户,实现年产值110亿元,产业协同类企业200余户。

在淮州新城,已经形成以环能德美、美富特膜、长虹格润为代表的环境应急救援处置及生态修复产业集群,以川净洁净、恒达纺织、索玛科技为代表的应急救援防护产品和医疗救治设备产业集群,以川航集团、驼峰航空、泛美航空为代表的航空培训及应急救援体系。

暴雨后的河南,一个新产业正在浮出水面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大灾大难面前,总是会涌现许多让我们敬佩的英雄人物,出现许多让我们热泪盈眶的救灾画面。虽有满满人情,但在灾难面前,我们更希望有能迅速转危为安的能力。

英雄故事让人感动,但是没有故事,才是一场自然灾难里最好的故事。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