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补习机构“要倒闭”,新的补课形式悄然兴起,


虽然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在这个暑假中,大多数的家长和教培机构处于无比动荡不稳定的状态,尤其是在教育部的重拳出击,双减政策的落地,令很多补习机构无比痛苦,甚至连教育大佬俞敏洪都出现了在朋友圈“痛哭流涕”的场景。

双减政策的实行规定,在属于孩子的假期中不可以有任何非学科教培的培训,更不能超纲教学。

补习机构“要倒闭”,新的补课形式悄然兴起,

这一重拳出击令很多教培机构瑟瑟发抖,不仅将校外补习机构的资质进行全面梳理,同时也使很多上市的教培机构出现了股价大跌的情况。

虽然在教育部的重拳出击下,很多并不规范的教培机构出现了关停或是整顿等情况,然而,这些教学机构的彻底关停却令家长的心拔凉拔凉的。

大多数的家长依然对孩子的分数无比在意,虽然教育部多次重申:素质教育才是最关键的,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有违教育的本质,不利于未来人才的培养。

补习机构“要倒闭”,新的补课形式悄然兴起,

但是,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初中、高中和本科,只有拼命地让孩子学习,期待他们在中考高考中有更抢眼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到理想的学校。

正是因为家长并没有“躺平”,也使国家的双减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阻力,也会横生枝节。大家经常听到的那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了很好的体现。正是因为双减政策的落地,使上千万的教培人员面临失业的情况,因此,也有各种新兴的补课形式出现在家长和学生面前。

补习机构“要倒闭”,新的补课形式悄然兴起,

【新兴的补课形式】

1、“挂羊头卖狗肉”的兴趣培训班

正大光明的补习机构彻底被遏制后,也有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兴趣培训班,打着兴趣培养的旗号,却在背地里做着学科类培训的事情。

正是因为有着强大的市场,所以,才令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甚至无视教育部释放出来的各种规定和通知,随着整治力度的增加,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兴趣班也会变得越来越多,不仅是为了缓解家长的心理忧虑情绪,更多的是为了能赚取利益。

补习机构“要倒闭”,新的补课形式悄然兴起,

2、价格更高的“一对一”名师

在如今市场上涌现出来的新型补课形式中,最令家长放心的,莫过于一对一的名师补课,大多数都来自于补习班的王牌资源,也有一些是高校的老师私自外出补课的,这些资源相对是比较稳妥的,而且传道授业的知识更为正统。

但是,这类培训班虽然数量并不多,效果和口碑都是不错的,最令家长痛心的,就是一对一的名师费用太高,甚至每小时都超过了200元,令很多家长叫苦不迭。

补习机构“要倒闭”,新的补课形式悄然兴起,

3、无处不在的“无证机构”

当教育部再次向教培机构发起冲锋时,一些不合格、不合规的机构彻底被取缔,甚至关停,然而,在这些机构上班的老师也陷入到了失业的危机中,所以,也有一些人抱着强大的风险,做起了无证的买卖,虽然规模比之前小了,但是,开支和风险相对也降低不少,在未来的市场中,这种无证的补习机构数量也会不断攀升。

补习机构“要倒闭”,新的补课形式悄然兴起,

【要想使教育回归正规,家长才是关键】

1、重视素质教育,对分数不要太执着

虽然新的补课形式是适应市场的需求,但是,从某种程度上,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并没有丝毫的好处,因此,要想使教育彻底地回归正轨,家长的认知才是最关键的,只有家长对分数放弃执念,孩子才能重回素质教育的阶段,才能使他们心理身体更健康。

补习机构“要倒闭”,新的补课形式悄然兴起,

2、接受孩子不够“优秀”的事实

对每个家长来说,之所以拼命让孩子补习,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家孩子平庸和不够优秀的现实,只有当家长的心态和“鸡娃”的行为被彻底搁置后,才能明白教育局的良苦用心,才能做出最正确的抉择。

补习机构“要倒闭”,新的补课形式悄然兴起,

3、素质教育才是根本,分数只是一时的

每个家长要深切地认知到: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让孩子在未来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并不是以分数作为衡量的标准,虽然一时的高分,会令所有人都欣喜难耐,但是,以孩子健康和未来作为代价的分数是坚决不可取的,而且留下的隐患也是巨大的。

补习机构“要倒闭”,新的补课形式悄然兴起,

【小编有话说】

马克思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教育部不管使出多大的力气,如果家长不予配合,在家长的心中,依然将分数作为唯一衡量的标准,孩子的压力就无法真正地被减下来。

虽然说分数非常重要,但是,在分数的世界,如果过于执着,只会使孩子的教育走向歪路,彻底使孩子丧失全面发展的可能。

今日话题:你认为:教育部出此重拳减负,是否会有决定性的意义?欢迎在下方分享你的看法。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