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有望建设京广科创走廊,连通4省22市,
京广我国东部地区的长三角城市群,为了促进三省一市的一体化发展,规划建设G60科技创新走廊、G50绿色发展走廊、G42高端智能制造走廊、临海临港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廊等4大产业走廊。而这其中的G60科创走廊无疑是其中的重头戏,不仅加快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还促进沿线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而中部地区要想实现战略性崛起,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极,就必须建设一条类似于G60的科创走廊!
最近十几年,继东部地区快速发展之后,西部地区在大开发战略催化下,经济社会获得了快速发展,与东、中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开始缩小。反观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的中部地区,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的同时,和东部地区的差距却日益扩大,因此有了“中部塌陷”的说法。而中部地区要想实现真正崛起,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打造一条类似于G60科创走廊一样的科技创新引领极!
而中部地区需要打造的就是京广科创走廊。未来,中部地区将通过京广科创走廊的建设,以科技创新和生产技术成功转化为驱动力,加快沿线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在壮大中部地区现代制造业的同时,还将促进中部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中部地区战略崛起的重要推动力!
和G60科创走廊依托G60高速公路一样,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廊道也是依托国家重要交通干道来规划的,而它就是连通中部地区河南、湖北和湖南的京广综合大通道(京广大通道目前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和京广高铁等),因此被命名为京广科创大走廊。京广科创大走廊途经中部地区四个省份,其中主干道经过河南、湖北和湖南,但是会和G60科创走廊分出一条连通安徽一样,京广科创大走廊也会由湖北分出一条支线连通江西省。
京广科创大走廊途经中部地区4大省份的2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其中河南省途经城市最多。京广科创大走廊起于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同时通过郑州连通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洛阳和郑州都市圈副中心开封。而京广科创大走廊由郑州南下后,将经过地级城市许昌、漯河、驻马店和信阳,整个河南省共有7个城市进入京广科创大走廊中。
湖北省是东西长而南北短,因此被纳入京广科创大走廊新年的城市比河南要略少一些。京广科创大走廊由信阳南下后经过湖北孝感、省会城市武汉以及鄂南地级城市咸宁等3个城市。而同时,京广科创大走廊在湖北武汉会分出一条支线连通江西省,支线在武汉引出后,将经过湖北省的鄂州、黄石和黄冈等3个地级城市。因此,京广科创大走廊湖北进入规划的城市共有6个,比河南少一个。
湖南省虽然是南北方向长,但是东西方向也不短,城市分布并不是特别集中,再加上受一些的战略地位和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因此上榜京广科创大走廊的城市要少于湖北。京广科创大走廊由湖北咸宁南下后,经过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岳阳至省会城市长沙,同时被纳入规划的还有长沙的两个邻近株洲和湘潭;京广科创大走廊在湖南终止于省域副中心城市衡阳,全省进入京广科创大走廊的城市共有5个。
江西省原本不在京广综合大通道,但是出于中部地区战略崛起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江西得纳入京广科创大走廊中。而京广科创大走廊在经过湖北武汉、鄂州、黄石和黄冈后,南下经过江西九江至江西省会城市南昌,然后再南下经过地级市吉安,最后终止于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赣州,整个江西省上榜的城市只有4个。
武汉的科教实力,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中,无疑是名列前茅;科技创新能力也是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光谷的光电信息技术在全球都是处于领先水平。因此,京广科创大走廊将建设以武汉为核心,同时联动郑州、长沙和南昌等3个省会城市,从而形成京广科创大走廊上的四大科技创新中心。然后,通过科技创新的技术输出功能和辐射引领作用,带动整个科创大走廊上各个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制造业的发展!
京广科创大走廊除了打造四大科技创新中心以外,还将培育4个科技创新组团,通过创新城市组团来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多极支撑,促进整个科创走廊的发展。河南除科创中心城市郑州外,还将培育郑州、洛阳、开封科创城市组团;湖北除了核心城市武汉外,还将培育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和咸宁科技城市组团;湖南则培育长沙、株洲和湘潭科创组团;江西则是培育南昌、九江科创组团。
未来,京广科创大走廊将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促进22个的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同时,还可以加强四大省会城市以及沿线相关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无缝对接与互动,使它们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让中部地区崛起成为现实!而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也将成为我国继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和成渝之后的第五大国家级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