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2018年,104岁植物学家古德尔赴瑞士寻求安乐死,

历史有温度、生活有态度、认知有深度

2018年,104岁植物学家古德尔赴瑞士寻求安乐死,

2018年5月,104岁的植物学家大卫古德尔告别澳大利亚前往瑞士寻求医助安乐死,将在医生协助下离开人世。

2018年5月15日一大早,欧美几乎所有主流媒体,头条都被一位名叫大卫·古德尔的澳大利亚植物学家霸屏了。那一天,他要如愿“上天堂了”——这是古德尔自己的原话。5月15日这天,他将在瑞士主动接受安乐死。

2018年,104岁植物学家古德尔赴瑞士寻求安乐死,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有机会接触很多老年人,也有机会送走了很多老人,他们在临终的时候往往只能全身插满管子躺在病床上,每天靠高纯度的止痛药品镇痛,他们都曾经是有尊严的鲜活的生活过的,如果有机会选择,我相信他们也会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选择安乐死,能在痛苦中保留一些最后的尊严。

但是,这位古德尔教授并没有得绝症,看上去还很健康。他在结束自己生命一周前开了记者招待会,从照片上你可以看出,他精神还很好,虽然坐着轮椅,但整体健康状态还不错。

他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实在是太老了。古德尔当时已经104岁,能活到这个岁数,一般人可能会非常庆幸,但真的活到这个年龄,人会面对很多想象不到的麻烦。

由此,我们可能会思考,长寿真的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吗?

2018年,104岁植物学家古德尔赴瑞士寻求安乐死,

古德尔1914年出生于英国。他刚出生4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成年后,他又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逃避战争,1948年,34岁的古德尔选择移民到远离战争的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古德尔成为了一名很有成就的植物学家,他发表过100多篇论文,最后一篇论文是在他过完100岁生日后发表的。甚至在102岁高龄,古德尔还依然在做科学研究。

然而,在光环和荣誉之下,却隐藏着其他人无法体会的心酸。2016年,古德尔所在的伊迪斯科文大学突然提出希望和他解除工作合同。学校这么做,也是为了他的健康和安全着想。

古德尔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他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校方说的也有道理。他的身体状况确实是每况愈下。

不工作以后很快问题来了:古德尔平时见不到同事朋友,也失去了通勤路上和各种人交流的机会。最糟糕的是,古尔德身边几乎一个深交的朋友都没有,因为他的挚友都先于他去世了。

日常活动量的突然减少也让古德尔的身体情况急转直下。

从那以后,古德尔再也无法工作了,每天的生活就是起床、吃早饭、等着吃午饭、吃晚饭、然后睡觉。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讲毫无意义。

终于,古尔德决定申请安乐死。

古德尔的决定,他的家人和朋友们一开始不理解,后来经过和老人长谈,也慢慢理解了。大家最后都不得不承认,到了古德尔这个年纪,他基本已经丧失了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2018年,104岁植物学家古德尔赴瑞士寻求安乐死,

这是一个挺让人心酸的故事。这看似只是个例,其实具有代表性。

俗话讲,好死不如赖活着,但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活够,我们还精力充沛,身边还有一同长大的同龄人,还有事情没有做完,还有一些人需要牵挂。可是对于古德尔来说,这些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物理学家预测的宇宙的一种结局:由于宇宙无限膨胀,天体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直到光也无法跨越这段距离,如果那时人类还存在,抬头看夜空的时候,将再也看不到任何一颗星星。这样的孤独不是我们这些还能经常与人互动的人所能理解的。

当然,有人会说,只要条件好,有人照顾,有很多往事可以回顾,就不会这么寂寞。实际上,是有人符合这些条件的,比如宋美龄和张学良都是如此,但他们到了晚年同样也在唠叨,什么时候能走。

2018年,104岁植物学家古德尔赴瑞士寻求安乐死,

有些人可能会讲,如果老人们有事情做,就不会孤独了。但要说做事情,全世界恐怕很少有人比得过古德尔。古德尔自己非常享受教书育人这件事,也很热爱大学教授的工作,为之奋斗了终生。

在古德尔65岁那一年,他开始做一件大事——编著长达30卷的《世界生态系统》系列丛书。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最终花费了33年的时间在他99岁时候完成。

设想一下,假如有一个人今年150岁,他生命的前40年都生活在清朝,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他周围的很多朋友已经不在了。一般人的寿命按75岁算,150岁的人生就相当于他过完一生之后,还要独自一个人再过一辈子。

2018年,104岁植物学家古德尔赴瑞士寻求安乐死,

如果世界人口的寿命普遍延长,大家身边一直都有同龄人,也许年长的人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但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也会面临一个新问题,就是四代甚至五代人共同生活的问题。人类历史上过去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这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因此,人的寿命即使能够延长,一定也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除非一个人活到百岁成为常态,否则个别人活得长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回到最开头的问题,长寿真的会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吗?恐怕这件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美妙,到了那个年纪,也许离开是比留下更好的选择。毕竟,人生有开幕就有谢幕。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