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能源,现在能买什么?
最近很热门的话题:基民要求基金经理买入新能源?
近期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高位抱团股持续上行,很多基民和股民坐不住了,甚至还有甚者,大户基民要求基金经理买入新能源,否则就赎回份额,原因很简单,市场目前主线只剩新能源,不买新能源,近期几乎是没什么赚钱效应的;
这种做法是否可行呢?首先,新上任的基金经理压力较大,业绩决定规模,规模决定行业内能否立足,但这里需要强调,如果你的基金经理是一个合格,并且负责的基金经理,他就不可能因为你的个人意愿,去改变自己持仓的配置风格,因为每个基金并不是个人在运作,背后是一个调研团队和决策的深思熟虑,往往这些人在某个行业内都是接近专业水准的,比如诺安成长的蔡经理,高等学府毕业,本身是半导体行业出身,才早就他对半导体行业的深入理解,北方华创跌到100多,他是敢于加仓的,而不是止损,包括之前个人看好的兆易创新,也是他的重仓股之一;
换做一般的投资者,跌30%下来,真的敢于加仓,并且持有的,少之又少,往往他们买的时候,是翻倍以后,才发现这是个牛股的,用一句话来形容:对于散户,涨了的就是好股票,跌了的都是垃圾,蔡嵩嵩在半导体大涨大跌中,基民对其的称谓,诸如“菜狗”,“蔡经理”,由此可见一斑;
我经常用一句话提醒我的客户们,散户是金鱼,永远只有七秒钟的记忆,虽然无数次被割韭菜,但依旧对什么短期翻倍,甚至各路游资崇拜不已,每天做着看似很专业的分析,实则完全触碰不到投资的本质,只是在K线的波动下,一次又一次的下注,运气好一点,可能赚钱很快,运气不好的,亏光本金也是正常的,对于这类朋友,倒不如来深圳,我带你去澳门赌一赌,赢面的概率还大一些;
对于基民指导基金经理,本身就是一个笑谈,但也侧面反应了现在市场的极端情况,新能源有梦想空间的,蹭蹭蹭上涨,而去年还在讲的“核心资产”,却如弃履一般,被打入冷宫,弄的投资者们心猿意马,但是整个市场都在做多一个板块的时候,散户真能赚钱吗?机构的筹码真的一如既往坚挺,把新能源捧上天际?
我看未必!
所谓的核心资产,价值,赛道,如果市场想给股价上涨找到一个理由,可以找千百个,而往往是这些理由,让很多朋友分了心神,二级市场的发行价本身一定程度上就是比较高的,真正值这个价格的公司,有多少?4000多家里,可能400家,算是多了,剩余的,基本是靠炒作上去,但炒作的股,从哪里来,终究还要回哪里去,曾经大牛股东方通信,乐视网,风暴影音,哪一个不然股民记忆犹新?浪潮退去,留下的已经寥寥无几!
扯远了,我们再来说说新能源,能不能买?个人看,如果你能够承受30%甚至更多的波动,新能源无论是光伏还是汽车,都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毕竟拜登放话了,以后新能源汽车占比要超过50%,别小看人家一句话,毕竟这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无论生产研发能力还是消费能力,我们还远远不及,这个行业,以后一样是强者恒强,宁德时代如果不是4000亿解禁,股价股价是摁不住的,未来如果有回调机会,这个肯定作为首选,毕竟全球供应锂电池龙头,LG化学也干不过,以后可能稳坐世界第一,特斯拉,大众等企业是宁德供应商,按照目前的增速,回调到百倍附近估值,可能就是机会,另外有一个信号值得
另外,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商,比如磷酸铁锂,正负极材料,锂资源等,今年的大幅上升主要是产品供需紧张,涨价因素导致,未来从矿开始,原材料的供给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相关公司也有望继续受益;
汽车整车板块,其实长城可能比比亚迪稍微好一些,比亚迪强在电池技术是自己的,但做车,做营销,比亚迪是真不如长城,整车最后的利润还是提现在销售环节,未来比亚迪还要加把劲,在产品涉及,营销方面多下功夫,当然,比亚迪搞的是多元化,它不光汽车产业链,还要代工手机生产,半导体开发,所以比亚迪不能光定位为传统汽车整车,可能需要把它和科技股挂钩,目前盈利能力有向好趋势,但从估值的角度来看,高的吓人,能不能成为第二个特斯拉?我们且看新车的表现吧,起码目前的唐和汉,经过个人亲身感受,还是有很多不足的!
综上所述,新能源属于长期的赛道,如果能忍受大幅波动的朋友,等调整机会即可进场,三五年不看账户,或许2025年会有意外之喜,注意,这类人只有千分之一,大部分人是做不到不看自己买入的标的的,而大部分人也是因此拿不到五倍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大牛股,林园现在这么多资产,也不是靠短期持有茅台和片仔癀,而是买入后长期持有,数据显示,做的越短的投资者,亏损比例越大,大家自行带入,看看你持股时间多长?
除了新能源,现在市场还有没有机会?答案是有!
除了我们前期讲到的种业,军工,以及一些优质的半导体公司,今天盘面上的一些优质白马,带领上证50指数开始了暴力的反弹行情,但强度有待考究,我们需要找出行业壁垒高,三五年还是业内绝对龙头,具备高成长性的好公司,除了上周讲的三安光电,是属于相对高位,其实很多不错的公司还是处于底部区域,接下来我会继续分享一些底部优质白马的逻辑,感谢
对了,最近入了点券商,把握不好个股的朋友,买点ETF,外资全资控股券商已经入场,狼来了,咱们还没有个像样的大哥,说不过去,而且券商业绩明显现在是低估值,捡便宜货的时候,现在不买,更待何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