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房企联合降价,“限跌令”出台,有学区房
现今一房难求是大众
由于房价上涨速度过快,十几年楼市中房价很少下跌,所以楼市房价只涨不跌的理论非常盛行。
6月10日陆家嘴论坛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发表演讲:“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其他商品期货的人很难有机会发家致富,正像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一样。”
5大房企联合降价!“限跌令”又现楼市
6月9日,中国经济周刊文章报道,我国最大的5家房地产公司都对房屋进行降价处理。有保利、万科、融创、恒大、碧桂园5家房地产公司。与2021年1月相比,保利跌5202元/平、万科跌2890元/平、融创跌1980元/平、恒大跌696元/平、碧桂园跌280元/平。降价差价按100平房子计算,高达52万元,降幅之大。
由于开发商急于回笼资金,严重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日前,湖南岳阳针对此种情况出台“限跌令”,要求中心城市新房销售实际成交价不得高于备案价,也不得低于备案价格85%,否则停止网签。
据云南网8月1日,阳光城滇池半山特价活动当天,老业主集体到售楼部向开发商讨说法,要求退房,据说单价足足降了3000-3500元。8月11日,昆明房协召开落实“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会议,对扰乱市场现象,恶意降价行为,情节严重者停止网签。
早在2017广东东莞就明确表示,实际销售价格高于备案价或下浮幅度超哥15%,无法网签。随后安徽、大连等城市都有过类似规定。
开发商选择降价也是无奈之举 房价不能上涨,下跌也不行?开发商选择降价无非就是回笼资金,只要资金不断链,条条大路通罗马,起死回生就有希望。
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三道红线出台: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
根据踩线条数,监管部门把房企设定了四个档位,每降低一档,负债规模利息就增加5%。就是绿档位置的房企,有息负债年增幅不能超过15%。对于踩线数量多的房企,面临降杠杆压力很大。今年起,房企正式进入测试阶段,到2023年6月12家试点房企必须达标,2023年底所有房企全部达标。
紧接着三大举措,从房企杠杆负债端、银行资金提供、个人借贷都进行了极其严格的管控。
7月29日,住建部副部长倪虹约谈银川、徐州、金华、泉州、惠州五市。
信贷政策和高层调控打压之下,带来的就是不良资产处理,法拍房出现。
截止2021年8月,沈阳房价连续四周下跌,长春房价连续六周下跌。典型的深圳学区房降价500万,卖不掉 位于深圳福田区的港中旅花园小区,均价20万/平,有名的学区房,26栋,每套116平的房源,起拍价1969万元,同市场价相比便宜500万无人问津。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楼市开发商的日子确实很难过。
人口老龄化,房价只涨不跌的时代已经过去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人口减少,大量空置住房出现,房价只涨不跌不可能。虽然国家三胎政策开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多子多福的认识更新,人口很难上涨。
目前的情况是买房难卖房更难,投资房产怕的不是房价下跌,而是房子长期内丧失了该有的流动性。房多人少,年轻人即使不买房也有父母祖辈留下的旧房住。谁愿意弄一个闲置物在家白白耗钱!随着房产空置税、遗产税等许多税款出台,买房人越来越少。
房地产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拿房产款投资实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富自由,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