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真的穷得只得卖唱片了吗?
丁元英真的穷得只得卖唱片了吗?电视《天道》中,丁元英在德国做了一票私募基金,经过11个月的运作,私募基金投资回报率82%,参与私募基金的所有的人都赚嗨了,丁元英自己赚取分红513.6万马克,最终因为丁元英在盈利条件利好地前提下,提前结束了私募基金,最终因为违反这个约定被冻结资金3年,只拿回了生活费8万美金。这一切,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结束私募基金后,丁元英指示助手肖亚文在小城市租房隐居,关闭了公司。关闭公司之后,肖亚文通过芮小丹在古城给丁元英租了一套房,交完一年的房租等费用的同时,肖亚文还给丁元英购买了铁观音茶20斤、影碟和三五香烟40条。这时丁元英剩余多少钱呢?刘会计关闭公司后剩余6500元,肖亚文付完房租等费用后剩余5200元,2万美金兑换166000元,这时又被朋友韩楚风之妻陈茹借去150000元,剩余27700元。 肖亚文提醒道:“那您箱子里就剩2万多块钱了。” 丁元英说:“过得去。”这就是肖亚文说的:“还没焐热就干净了”。丁元英到古城后,过期了隐居生活,丁元英每天待在家里上网学习,吃饭也极其简单,电视剧里显示出的吃混沌1元,还有就是“一碗干拌面一碗热汤”,再就是丁元英过年时备下的两箱方便面。用芮小丹后来的话说,“你剃了头就是和尚。看到丁元英过年时备下的两箱方便面,芮小丹有了对朋友肖亚文托付之事照顾不周的愧疚。丁元英的财务危机是在丁元英隐居一年后,开始变卖收藏的唱片。在芮小丹准备给丁元英续租住房时,无意中听了一下丁元英的土匪级音响,拨动了芮小丹欣赏音乐的冲动,开启了芮小丹的音响发烧历程,真正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音像店老板叶晓明言语中发现了丁元英的财务危机。丁元英的财务危机是整部小说和电视剧的起因。丁元英的财务危机直接引发了后来欧阳雪的鸿门宴,以及接下来芮小丹的借钱买股票,以及后来故事的发展。对于丁元英的财务危机,不同人有不同的反映。第一个知道丁元英很穷的人是唱片店的老板刘冰, “这人都穷得卖唱片了还能有什么实力?他没少到我店里送唱片,我怎么就没看出来他是个人物?”即便是欣赏过丁元英的土匪级音响,见证过丁元英“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的活法之后,仍不改他对丁元英“穷不穷富不富”认定,当然没有对丁元英的相信和崇拜,为刘冰之死埋下了伏笔。叶晓明则是另一种看法,“可能碰上了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是个不急不躁的玩家,这种看法还是比较客观的,显示了叶晓明的聪明和历练。古城的玩家他都认识,只是丁元英这个玩家更有文化、气度、财力,充其量算个发烧界的高人。冯世杰对丁元英的认知是从叶晓明口中的高人开始的,虽然他也知道丁元英穷得都开始卖唱片了,先是判断“大烧家,烧干了吧”,看来大烧家烧干的不乏其人。随后在鸿门宴中,丁元英的酒桌上诗战群儒,指定股票,包括后来欧阳雪对丁元英的认同。让这个忠厚老实的有为青年认定丁元英的高超能力。尤其是在后来退股时,在规避风险时不忘初心为王庙村保留下了生产基地。但总体来说,他对丁元英更多的是崇拜。再一个就是肖亚文,在得知丁元英的财务处境时,先是“暗自一惊,她曾经担心过陈茹拿走15万元会对丁元英在古城的生活有影响,却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随后世故地把这个危机交给韩楚风来解决,她知道,这事不可能跨过韩楚风。不动声色的把这个事情给掩藏过去了。 主人公芮小丹对丁元英的财务危机首先表现的是歉疚:“人都难到这份上了,我这儿还什么都不知道呢,以后怎么跟亚文交代?”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芮小丹用社会上通用的处理方法:还是先请他吃顿饭吧,找几个能喝酒的文化人作陪,不委屈他,歉疚、窝火一锅烩了。当然此后发生了很多故事不再赘述。丁元英这么个高人,怎么能把个人财务打理的如此不堪呢?丁元英到古城时,只有27700元,一年之内,他的开销中,吃饭是主要消费按照当时的混沌1元的物价,全年吃饭5000元怎么说也够了;20斤铁观音应该是够一年用了;40条三五牌香烟应该是不够的,再加上40条总应该够用了,需要3800元;唱片是不需要购买的,一方面他有足够的唱片,古城不可能有他没有的唱片,从刘冰看到丁元英唱片架时的眼光看得出来。当然,电视剧中,丁元英父亲去世,他回家了一趟,不过有之前他交给妹妹5万美元的专项费用,奔丧应该没有大的花费。即便再算上3000元的其他费用,这样,他一年的消费不会超过12000元。应该结余15700元。刘冰说他给丁元英变现了17000元,也就是说,丁元英除去给芮小丹预付下一年房租的7200元之后,至少手里还应该有25000元。而刘冰格律诗事业入股时,卖掉店铺也只有3万元,而当时三线小城职工平均月薪不会超过500元。手里存有25000元现金能算是财务危机吗? 从上边算下来,丁元英远不到财务危机的状况,难怪肖亚文暗自一惊。丁元英卖唱片绝不是山穷水尽。小说中有这么一段。在往酒吧走的路上,詹妮问:“这次买唱片吗?丁元英说:“买了60多张。”詹妮说:“你收藏那么多唱片,都能记住吗?”丁元英说:“经常有买重复的,不过就这点嗜好,重复就重复吧。丁元英自己买的唱片都经常有买重复的,更何况詹妮送给丁元英的20多张唱片,丁元英闲暇时应该是对重复的唱片进行了比较鉴别,把重复的唱片进行处理。这叫做不良资产处置。爱好归爱好,理性归理性,可能在处置唱片时需要反复确认,鉴定哪一张属于多余的,才有了多次处理唱片。也许我们都被叶晓明自作聪明的一句话给带偏了:“那都是心爱之物啊,不到万不得已,谁舍得卖呀?”如果说是感情的原因对别人赠送的唱片来珍藏,我们看看,丁元英对父亲生病去世是多么的理性。不可能因为诊视詹妮等人的感情而收藏赠品。唱片变现另一个原因,借给陈茹的钱,只能等对方还钱,是没法讨债的,丁元英剩余的钱是不够剩余两年用的,怎么办?难道他真会去小饭馆打工吗?用这25000元进入股市,确保生活费有着落,这是他万不得已办法。当然,应该还没开始运作,但是丁元英确实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