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钞恶果出现,央行连续4个月抛售2740亿元,拒
自从日本成为了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美元霸权逐步走衰后,各国似乎都有了别样的想法。在美国大量的印钞放水后,我国央行连续4个月抛售2740亿元美债,明确表示拒绝充当“冤大头”。
央行连续4个月抛售美元
据报道,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中表明,中国目前已经在4个月内连续抛售了价值2740亿元人民币的美债,持有的美债总额下探逼近1万亿美元,这已经是在过去近一年时间里相当低的一个值。虽然看上去这些美债并不多,但这很显然已经意味着美国放水印钞的恶果开始慢慢显现,而且还不止于此。
美国印钞恶果
报道指出,除了中国以外,比利时在6月份也进行了一次减持操作,达到了去年9月份以来的最低值,同时英国也减持了百亿级别的美元,就连巴西也在6月份减持28亿美元。虽然这些国家减持的份额都还在限定范围内,符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预期较为悲观的情况,但这显然不符合美国不断放水的最终需求,也说明了在持续不断的印钞后,有很多原本美国坚定的“盟友”可能开始走向了与美元霸权相反的道路,这就是美联储“放水”和白宫个人政治动机干涉政策制定带来的恶果。
拒绝当“冤大头”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目的其实就更加明显了。自从美国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多次试图“保留面子”,始终想着依靠霸权手段来让其他国家配合美国国内政治,我国其实就已经采取了相当强硬的措施和发生手段,来拒绝当美国转移矛盾的冤大头,连续4个月减持美债,就是一个经济方面的强硬信号。
要知道当前美国放水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国家能够通过贸易等多种方式来与美国进行交易,从而将这些钱花出去,推动美国市场和经济的持续恢复。然而这就使得接收美债的国家被迫要和美国一起承担风险,目前的美国信用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社会领域,早就已经出了大问题,指望中国在像过去一样为美元分担压力显然是“天方夜谭”。对此,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甚至都已经坐不住了,并且希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进行访华,即便目前来说还没有具体的安排,但可以想见,债务问题必然是一个重点
还有人想“接盘”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即便在中国连续数月发出了相当强硬的经济信号后,依旧有一些国家或者是个人资本试图“接盘”。报道称,日本、爱尔兰、开曼群岛和卢森堡在内的一些国家或者地区的美债持仓量进一步上升,日本的美债甚至已经逼近1.3万亿美元,而开曼全岛则直接突破了过去一年来的最高值。
从政治角度上来看,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对于美元的增持显然是为了真正的接盘,也就是和美国一起分担更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是为自己获得更多的政治地位而努力,而一些涉及到私人资本的情况就没有这么直接了,这些人之所以看好并且购买美债,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毕竟在6月份的时候,美国国内的经济恢复情况相比较其他一些国家要好得多。
美国市场的困境
然而现在来看,美国市场这个所谓的恢复和快速发展,其实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而且从更长远的角度,中国作为一个恢复速度和体量都相当靠前甚至于领先的国家,承担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恢复动力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也就是说大量的资本和企业被配置到中国是较为正常的情况,回到美国的个人资本和部分企业,很显然与政治局势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脱不开关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个人资本与企业最大的不同是,一旦发现市场风向不对,他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资本全部抛售,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国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控制或者无法保持住基本稳定乐观的情绪,甚至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美国的经济问题将会更加严重。毕竟当前的美国经济尤其是霸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而在这个道路上,有人踩了一脚油门的情况并不罕见。
中国的机会
对中国来说,美国碰到的挫折以及印钞带出来的恶果,自然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一方面中国可以通过不断的削弱美债带来的影响来减缓自身可能受到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全球面临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提醒或者警告美国,使其“稳定着陆”,避免更为严重的问题出现。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仅能够收获经济上的好处,在政治地位,尤其是话语权的提升上,也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