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 解放军消灭敌军55.5万人 为什么缴获的
淮海战役又称“徐蚌会战”,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六十六天。在当时的那一段时间中,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强强联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这一片广大地区中,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此次战役,国共双方总共投入的兵力140余万,解放军为60万人,国军兵力约80万人。
在这场战役中,国民党军先后投入7个兵团、2个绥靖区,34个军,86个师,共约80万人,还出动了飞机高达2957架次进行空袭或空投,是以该次战役的激烈程度远超其他战役,成为解放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次战役,最终解放军以伤亡超过13万人的代价,合计消灭国民党军超过55.5万人,取得了这次战役最终的胜利。
在战役结束后,解放军的缴获有火炮4215门,轻重机枪14503挺,长短枪151045支,飞机6架,坦克装甲车215辆,汽车1747辆,马车6680辆,炮弹120128发,枪弹2015.1万发,可谓战果丰硕,尤其是缴获的飞机坦克和重型火炮,更是填补了我军由来已久的薄弱环节。不过还有一个比较忽视的环节,那就是为何整个淮海战役,缴获轻重枪支总数仅为16万左右,只占据消灭敌军数量的31%左右,难道是国军武器短缺吗?
事实上,真正的军队并不是像电视剧描述的那样人手一支枪,就拿抗战前后,国民党军队标准重机枪班来做比较,在大约12人的编制中,包括1名枪长,6名步枪手,4名负责重机枪拆分运输的驭手,一名传令兵。排一级的还配备一名驭长,顺带驮马8匹。连一级配有弹药班,含1名班长、1名军士、2名驭手、2匹驮马、4名预备枪手以及一名掌工(照看马匹),专门负责弹药运输及补给。连部还有军械军士、铁工军士、观测军士和鞍工军士等。此外有部分重机枪连还配备通信班,有士官、通信兵、骡马兵等共12人,携带2部电话机和电话线等装备。
重机枪尚且需要如此之多的人力,炮兵、坦克兵、飞行机组配备的人员就更不用说了。而除了一线作战部队之外,军、师、团等各级单位,还有大量非战斗人员,如通讯兵、工程兵、交通兵、甚至专门服务高层军官的勤务兵和厨师等,在这些数量庞大的军事人员中,通常只一定级别的长官才配发自卫手枪。同时战场上国民党军队溃败时,遗失或者抛弃的武器,也成了枪支缴获较少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