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79年邓小平访美面对刁难,

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毫无置疑的。

自从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派人远渡台湾登岛以来,台湾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尽管在17世纪,荷兰侵略者曾经短暂占领过台湾,但是很快就被郑成功驱逐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台湾一直都在中国政府的管辖下。尽管近代来,台湾命途多舛,先是被日本割让,然后回到祖国怀抱之后,又被国民党反对派所窃据,而这种两岸对峙的状态,一直延续到如今。

而这种对峙的背后,离不开美国的暗中助力。先是第七舰队在台海,然后是各种对台军售,台海局势在美国的有心推动下,一直到如今,还尚未解决。

因此,在中美建交的过程中,关于台湾问题这一核心问题,也是中美建交过程之中一直在反复拉扯的实质性问题。

而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的领导人在这之中彰显出了无穷的智慧。

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79年邓小平访美面对刁难,

台湾

中美建交最关键的问题

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一国两制”这一策略,最早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成为了党领导层的第二代核心,而邓小平在成为领导人之后,所面对的第一个外交问题,就是和美国的建交。

尽管中美早就在1972年,经过交换意见,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在公报中,重点强调了“一个中国”“减少对台军售”“从台海撤军”等重要原则,而随着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而被弹劾之后,中美建交又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1977年,刚刚从特殊年代走出来的中国迎来了一位新客人,新任美国总统卡特的国务卿万斯,而万斯这次访华,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好消息。

在对话中,万斯传达了美国政府的新请求,美方认为中方应允许美方的特殊人员在台湾继续留下,以便美国任务的完成。

他还希望中国做出一个承诺,希望中国可以承诺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强调武力解放。

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79年邓小平访美面对刁难,

美国前国务卿万斯

万斯的这次访华,让刚刚丧失了主心骨的中国感到了一些彷徨。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到底能不能达成共识,能不能让《联合公报》的原则值得信赖,在当时谁都说不准。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深感祖国统一大业已经拖不得了,因此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台湾,香港和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中国对这些地区拥有不可置疑的主权。

在面对万斯的请求的时候,邓小平更是断然拒绝,认为这些请求是对中美联合公报精神的背叛。

他回应道“这是领土主权的问题,是会涉及到国与国战争的层面的,希望我们能够以和平公正的条约规定,来解决关于台湾的归属问题”,丝毫不惧美国人的战争威胁。

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79年邓小平访美面对刁难,

邓小平

而面对美国人要求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则是保留了态度,他说“决不放弃武力来解决台湾问题”。

正如邓小平在晚年所认识到的一样,“解决台湾问题就是两只手,两种方式都不能排除。力争用右手争取和平方式……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

他解释说,放弃武力收复实际上也让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变得不可能,因为没有武力作为后盾,台湾问题的解决只能是遥遥无期。

邓小平的努力也在后来中美建交的正式文件《中美建交公报》中得到了彰显。

并在《联合公报》的基础上,美国人接受了中国政府提出的“断交”“撤军”“废除蒋美条约”三项原则。这无疑是新中国一次伟大的外交胜利,而在这其中,邓小平的意志坚定也是功不可没。

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场又一场波折正在慢慢酝酿,向他迎来。

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79年邓小平访美面对刁难,

美国前总统卡特

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邓小平也在这一天发表了元旦讲话,在这次讲话之中,邓小平把“收复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写进去了,以此向美国人表明自己收复台湾的坚定信念。

元旦之后,在和美国参议员努恩率领的美国代表团会谈的时候,本来是为了邓小平访美来中国交换意见,邓小平依旧在会谈中谈到了台湾问题,他对美国人强调自己“决不放弃武力收复台湾”的原则,并且在收复台湾的方法上,他也尊重了台湾地区的现实情况。

他说“台湾的社会制度可以根据台湾的意志来决定…我们不会用强制的办法来改变这个社会”,这一段话,也可以看作后来“一国两制”政策的最初概念。

这也是邓小平第一次面对美国官员谈及关于收复台湾的方针和政策。

在这次谈话之后不过一个月多的时间,邓小平便和中方的随行人员踏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他也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最高领导人。

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79年邓小平访美面对刁难,

邓小平访美

当时美国总统卡特也对中国的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正值中国传统的农历春节,美国人也重视了自己的待客之道,邓小平抵达美国之后,便应卡特的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的邀请来到他家参加晚宴,布热津斯基为此特意准备了中国传统的美食来招待邓小平。

这位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和基辛格一样,是个“中国通”,和邓小平有着不错的交情。

在2016年,王毅外长访美的时候还和这位前国家安全顾问进行了会见,赞扬了他在维持中美关系方面做出的努力。

布热津斯基也是卡特酝酿的第一场风暴,在美国一直被诟病为“战后最无能总统”的卡特,急切地需要让邓小平在中美问题这些问题上做出让步,即使《建交公报》已经签订,他还是期待邓小平能够做出一些让步。

可是被毛泽东赞扬为“钢铁公司”的邓小平,又谈何容易在国家利益问题下做出让步。

在饭后享用甜点的时候,布热津斯基试探性地问道,卡特总统在与中国恢复邦交的时候,在美国国内的收到台湾资本好处的团体那里遇到了不少麻烦,他问邓小平在中国国内是否也有类似的麻烦。

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79年邓小平访美面对刁难,

基辛格

这个问题可谓是老奸巨猾,说没有遇到,台湾地区的台独势力可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并且也表明,邓小平在考虑中国这一概念的时候并没有把台湾包括进去,如果说遇到了,提到祖国大陆的一些问题,这也表明在大陆内部,对于收复台湾并不完全是民心所向。

邓小平自然也听出来了他的言外之意,他慢慢悠悠地回答道:“当然有啊,中国台湾的1700万中国人就表示反对”,布热津斯基不禁为邓小平的急智而感到惊讶,而在邓小平的话语中,他还听出了邓小平对美国一直干预台湾问题的抗议。

而从这次对话开始,布热津斯基便预感到,他的这位总统先生,很难从这样一位既聪明又老成的中国领导人那里拿到他想要的让步了。

邓小平的立场,是永远不会动摇的。

29日上午,邓小平正式会见了美国总统卡特,他们一共展开了三次会谈,涉及了中美关系,社会制度以及国际形势的方方面面,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台湾问题。

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79年邓小平访美面对刁难,

邓小平访美

在第一次见面的寒暄过后,卡特便看似随意地向邓小平问道“邓总理,请问您是否可以允许美国派遣传教士前往中国台湾或者是大陆地区进行传教活动呢?”。

这一问题实在是不怀好意。如果邓小平说不可以,则违背了中国政府一直所推行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而如果允许了,则将给美国人对台湾以及大陆的渗透带来合理的借口。

这无疑是个两难的问题,而邓小平在这一问题上也表达了自己的强硬,“我国保障各族人民宗教信仰的自由,但不同意其他国家的人前来中国进行传教活动”。

卡特总统的脸一下子黑了,他感觉到了邓小平的难以对付。

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79年邓小平访美面对刁难,

美国前总统卡特

关于台湾问题的讨论

这些问题不过是开胃小菜,双方会谈的重点,依然是台湾问题。尽管台湾问题是中国毫无争议的内政问题,但是在当时,美国人的态度对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至关重要。

而其中的争议的焦点,则是万斯当年所提出的,“中国是否会放弃武力收复台湾”,美国人认为,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必须要承诺,不使用武力,这样才是台海和平的保证。

针对美国人的包藏祸心的无稽之谈,邓小平义正词严地指出“中国不能承诺不使用武力。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可是如果台湾永远不跟我们谈判怎么办?武力统一是台湾当局拒绝谈判的最后保障。”

邓小平的态度坚定超出了美国人的想象,美国人逐渐意识到,关于国家主权的问题,在邓小平这里,就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

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79年邓小平访美面对刁难,

邓小平

将祖国统一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台湾那些被反动政府鼓动的民众上,是十分不可靠的。

我们在如今也要感谢邓小平当时的坚定,如果当初承诺了完全放弃了武力,按照如今的台海局势,放弃武统之日,就是台湾独立之时。

在如今民进党的蛊惑下,当前的台湾,无论是民意还是政客的意愿,都是压倒性地希望独立。

邓小平在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台海和平的保证,并不在于大陆或者在于台湾,而在于美国的干涉。

他提出“假如美国和日本能够敦促台湾同北京进行谈判,并且美国减少对台军售,那么它们就能共同为世界和平做出巨大的贡献”,而对此,美国人只好悻悻的顾左右而言它。

邓小平的这次美国之行给美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人也体会到了邓小平在面对台湾问题的不可谈判性,但是一步不肯让步的中国政府自然遭到了卡特的报复,台湾问题依旧是笼罩在中美关系上的乌云。

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79年邓小平访美面对刁难,

邓小平与卡特

1979年,也正是邓小平访美结束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提出《与台湾关系法》的提案,并在美国国会得到了通过。

以国内法的形式,继续保证,美国将忠于台湾的利益,而这无疑是对中美建交原则的践踏。

《与台湾关系法》提到,“凡是企图以和平以外的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的努力,都将引起美国的严重

邓小平难得地表现了自己的震怒,后来在与美国议员见面的时候,更是表达了自己的谴责,认为这一行为将会损害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而卡特的下任总统里根,更是不满卡特在中国问题上的软弱,多次表示美国将重视于自己盟友台湾的利益,甚至透漏出了想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的想法,并且还故意卖给台湾更多的武器,以求台海局势的升温,为美国榨取更多的好处。

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79年邓小平访美面对刁难,

美国前总统里根 美国前总统里根

美国人的这些小动作,吃准了中国不可能放弃和美国建交谋取现代化的好处,而邓小平则坚定地表示,如果美国不能正确处理这些微妙的关系,那么中国准备让中美关系不是回到1970年代,而是倒退到1960年代的水平。

所谓的1960年代的水平,就是中美依旧断交,互相敌视,邓小平的决心可见一斑,甚至不惜以中美断交来保证祖国的利益。

美国人退却了,他们不可能让自己十多年以来的外交成果功亏一篑,里根意识到了自己正在“火中取栗”。

便立刻派出了自己的国务卿前往北京与邓小平在台湾问题上重新交换了意见,在充分尊重中国领导人的意见下,美国政府再行考虑和台湾的关系问题。

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79年邓小平访美面对刁难,

布什副总统

1982年,布什副总统访华,和邓小平会谈了一个小时后,中美以会谈中所达成的共识为基础,公布了《关于美国对台售武的中美联合公报》,后来又称《八一七公报》。

在这份文件里,重申了“一个中国”和减少对台军售的原则,后来成了中美关系的基础性文件之一。

而这之中,中国政府对于台湾问题的坚定态度是达成这一文件的关键因素。可惜的是,在邓小平晚年,台湾问题的彻底解决依旧是遥遥无期。

在1989年,邓小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设宴款待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时候,邓小平无不遗憾的说:“我这一生只剩下一件事,看来恐怕做不成了,就是台湾问题。”

尽管如此,邓小平为台湾问题所做出的贡献,依旧是不可磨灭的,而他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统一立场,依旧让后人感动不已。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