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为何老师总劝我去“职高”,而不是鼓
文/米糖说教育
中考普职比提高,从之前的8:2变成了5:5,将有一半的学生无缘高中。
在这样的普职比情况下,中考的难度上升了,不提高成绩,普通的高中学生也考不上。我们国家现有的职高、技校,硬件设施较差、学习氛围低、老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口碑差。
并且很多家长认为,初中生还没有建立良好的学习观念,不理解学习的重要性。至少要先让他们到普通高中学习,感受学习的重要性,中考就开始分流,还是过于早了一些。
初中生:为何老师总劝我去“职高”,而不是鼓励我们考高中?近日有一位初中生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疑惑”,希望大家可以帮助他出出主意。原来是这位学生开学后就要初三了,一年之后就要迎来中考。有一天班主任叫了几个学生谈话,并且给出他们建议,希望他们可以报考技校或者是职高。
班主任这样的建议,让学生很疑惑,虽然他和几名同学的成绩不算很理想,但是距离中考还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为什么老师不鼓励他们努力复习考高中呢?看到初中生的问题,也有不少网友在评论里面给他出主意。
有网友认为,班主任比较有教学经验,这个时候建议学生去考职高或者是技校,是因为知道学生的成绩很难提高了,学生应该相信老师说的话。但是也有网友认为,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把放弃,还有一年的时间,能考高中就一定要考高中。
分析:
其实从学生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班主任找的这几位同学,应该都是平时上课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算端正、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尽管还有最后一年的时间,也是很难将前两年的功课全部补完的。
聪明人都知道班主任其实是用心良苦,但是毕竟职高和技校在很多人的眼中,选择了就等于“自毁前程”。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阶段我们国家缺少技术型的员工,成为蓝领不见得就是不好的选择。
让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各行各业的人才空缺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模式,都是以“文化课”的成绩为主。在这样的应试教育下,难免就会产生一些弊端,学生们只会死读书。而普职比的提高,是为了让学生们可以全面发展,培养能在各个领域里面独当一面的人才。
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少有学生愿意进工厂工作了,也导致部分企业对蓝领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将普职比的提高,也是为了满足各行各业的人才空缺。
因材施教,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读书
必须要承认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读书,有的学生天生就不喜欢读书,比起书本上的一些内容,他们更加喜欢动手实操。这一类学生更加适合去职高或者是技校学习一些技能,这样才是更好的因材施教。
在普职比提高的今天,学生们要何去何从?稳扎稳打提高学习成绩
普职比提高已成定局,如果不想去职高、技校学习,那么就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初中的课程并不难,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只要上课认真听,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成绩并不会差。
现在中考难度提升,想考上一所普通高中,以辽宁沈阳地区为例,成绩至少在550分左右才有一定的把握。如果学生已经初三,一定要利用好最后一年,好好复习就能有更好的结果。
职高也能参加高考,学生不能放弃学习
首先职高的学生也是可以参加高考的,如果学生的中考成绩不理想,知道到职高学习,也不要放弃希望,依然要端正学习态度。当然职高的学生想要考上一所本科比较困难,因为在专业上有一定的限制。
但是绝对不是不可能的情况,每年通过职高考上本科的学生也并不少。大概率下学生可以考上一所专科院校,专科同样是大学,也同样是提高学历。
笔者想说:初中班主任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很多老师通过观察,就了解一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性格特点。在初三来临之际,班主任建议学生去考技校、职高,并不是老师在小看学生,而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能给学生的合理化建议。
当然,班主任给的只是建议,选择权还是在学生自己手里面的。如果学生想要利用最后的一年,稳扎稳打的学习,将自己以前落下的知识补上来,是再好不过的。学生不要纠结于老师的建议,还是要看自己的想法,和实际行动能力。
今日话题:你觉得为什么班主任会建议学生报考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