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四川老兵登记,94岁老农被质疑贪财冒充,他掏出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老君村,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名叫张良荣。张良荣在老君村扎根60多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勤恳恳,对人非常友善,是十里八村公认的老好人。

这一天,村里的老人像往常一样坐在树下聊天。老人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自己的过往,子女们现在如何如何,当然也免不了聊几句国家大事。聊到台湾问题时,有个老头略带“嘲讽”地对张良荣说:“听说你以前当过兵,为啥子当年不把台湾解放?你们去把台湾解放了嘛!

张良荣没有生气,用十分认真的语气回答道:“怎么不去?当初我退伍时,有战友和我说要去台湾,我说当然要去。但是国防部没下命令,他下了命令,我还是要去的。别看我年龄大了,我的枪法比大多数人都要准。现在要解放台湾,只要国防部下命令,我一定会去!就是死.....我也会去......”

张良荣老人的一番话,让在场的老人哑口无言。他们深知张良荣面相和善,但他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心里始终惦记着国家。他们不由地回忆起2018年发生的那一幕......

四川老兵登记,94岁老农被质疑贪财冒充,他掏出

张良荣

县城登记老兵,老人拿出三枚特等功勋章

2018年,国家展开寻找老兵计划,资阳市退伍军人事务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派遣多个工作组,进入各处村镇进行采集、核实和验证工作,为牺牲的、在世的老兵们建立完备的档案信息,发放国家补贴。

这年11月的一天,副局长孙涛来到老君村开展工作,工作组一直忙到下午,一口水都顾不上喝,终于完成了老兵的信息采集工作。临走前,孙涛询问在场的村民:“还有没有登记的老兵吗?”大家纷纷摇头,表示没有了。

正当工作组准备乘车离开的时候,一辆三轮车从远处驶来,停在工作组的车前。待三轮车停稳后,一个中年妇女搀扶着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走了下来。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村里的张良荣老人。于是有人调侃道:“张大爷,你这么大岁数了,跟着凑什么热闹?

四川老兵登记,94岁老农被质疑贪财冒充,他掏出

张良荣和志愿者

张良荣听出了弦外之音,但也不恼怒,接话说道:“我也是来登记信息的。”

张良荣此话一出,顿时引来了一片嘲笑声,村民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张大爷,你在村里生活60多年,可没听说你当过兵”“什么当兵,就是贪财来凑数的,想占国家便宜”。

张良荣活了90多年,在冷言冷语面前,他从来不在意,这次也不例外。他走到孙涛面前,将一个布袋递给他,一边说道:“我94岁了,腿脚不好,找这个布袋也耽误了点时间,这才来晚了,实在对不住啊!”

孙涛赶紧老人坐下,然后把布袋打开来一看,里面的东西顿时让他的眼睛移不开了。众人觉察到孙涛的异常举动,于是纷纷围过来一看究竟,只见布袋里存放着的,竟然有大大小小11枚军功章,其中3枚特等军功章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耀眼。

天哪,这个老人究竟是什么人!在孙涛的询问下,张良荣老人背后60余年的峥嵘岁月,再次浮现在人们的面前。

四川老兵登记,94岁老农被质疑贪财冒充,他掏出

川军出川

决战淮海,第一次荣立特等功

张良荣是四川资阳本地人,在他青少年时期,正赶上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四川作为全国的大后方,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大批四川好男儿告别亲人,走上前线,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整个抗战期间,四川参军人数最多,牺牲人数最多,川军的名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张良荣的大哥也参加了抗战,宝山战役时,他在战斗中被打瞎了一只眼睛,从此与部队失去了联系。战后,他被列入失踪名单,但战友们都知道,他应该已经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了。

大哥失踪后,张良荣想上战场为哥哥报仇,但父母声泪俱下地告诉他:“张家只剩你一个儿子,你要走了,一去不回,张家可就绝后了!”无奈之下,张良荣接受了这个现实,留在家乡为父母尽孝。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48年初的一天,张良荣带着采摘的山货到集市上叫卖,突然冲出来四个国民党兵,对着他一顿拳打脚踢,还抢走了他的货物。回到家的张良荣越想越气,“我要当解放军!”张良荣只有这么一个念头。

张良荣告别双亲,背上干粮千里跋涉,终于来到河南,参加了解放军,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四纵十一旅服役。“我是刘邓首长的兵!”回想起当年参军的那一幕时,晚年的张良荣仍激动不已。

四川老兵登记,94岁老农被质疑贪财冒充,他掏出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重大、最惨烈、歼敌人数最多、政治影响最大的战役。在此次战役中,我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两大主力部队共计80余万人,在中原、江淮一带与60万国民党军展开对决,获胜的一方,将掌握整个战争的主动权,意义十分重大。正是在这场战役中,张良荣打出了革命生涯中最高光的表现!

四川老兵登记,94岁老农被质疑贪财冒充,他掏出

国民党坦克部队

战役打响后,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将黄百韬兵团包围在淮海战场,但蒋介石不甘心黄百韬兵团被吃掉,急调黄维的12兵团从西南方向快速突进,企图救援黄百韬兵团。这一决定正中粟裕下怀,粟裕联系刘邓首长,要求中原野战军阻击黄维兵团。张良荣所在的四纵十一旅,负责子南坪集一线阻击敌军。

黄维兵团是一支全美械部队,坦克倾巢而出,火力相当凶猛。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下,4纵损失惨重,张良荣所在的连队,不到一天时间就打得只剩几十个人。眼看阵地战处于下风,陈赓司令员决定,组织反坦克小分队,炸掉那些在战场上横行的“铁疙瘩”。

张良荣作为班长,带领全班战士加入反坦克小分队,在黄维兵团北上的必经之路挖坑埋伏,待敌人坦克经过时一举摧毁。张良荣一马当先,一人炸毁敌人三辆坦克,彻底瘫痪了敌军的坦克部队,为前线将士包围黄维兵团创造了时机。

战役结束后,张良荣被授予特等功,成为全军上下学习的英雄楷模。

四川老兵登记,94岁老农被质疑贪财冒充,他掏出

渡江先遣队

渡江战役,再立新功

淮海战役结束后,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粟裕开始着手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分别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张良荣所在的四纵改编为第十四军。十四军驻扎在安庆一带,一边赶造船只,一边练兵,与南岸的国民党军形成对峙。

解放军的胜利已经是大势所趋,然而在触手可及的胜利面前,如何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是指战员们主要考虑的问题。一筹莫展之际,军首长下达指示,要求在渡江战役正式打响前,成立一支渡江先遣队,先于主力部队渡江,搜集敌情,抢占先机。

渡江先遣队由300位身经百战,能力精干的英勇战士组成,张良荣便是其中之一。4月6日深夜,渡江先遣队在夜色的掩护下,乘坐15条木船向南岸驶去,孤零零的小船行驶在广阔的江面上,显得决绝而悲壮。

木船行至江心时,对岸的敌军发现了他们,一时间枪炮声大作,张良荣乘坐的小船被打穿。危急关头,张良荣大喝一声:“跟着我跳!”随即带头跳入冰冷的江水中,战士们纷纷效仿。张良荣奋力前进,紧紧抓住前面一条船的船尾,几番险些被江水冲走。

游到对岸后,张良荣带领战士们击溃了南岸守敌,成功隐入大山深处。在此后14天的时间里,渡江先遣队与皖南地区的地下组织、游击队取得联系,源源不断地送回情报,有力保证了渡江战役的顺利进行。

战役结束后,张良荣再立一次特等功,并被授予“人民功臣”的荣誉称号,颁发奖状,一时风光无限。

四川老兵登记,94岁老农被质疑贪财冒充,他掏出

张良荣的军功章

剿匪开荒,英雄返乡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然而国民党残余势力仍然在中国大地上兴风作浪,他们与西南地区的匪徒勾结,烧杀抢掠,残害军民,令西南百姓人人自危,苦不堪言。是可忍孰不可忍,在中央军委的号召下,一场剿匪行动在西南展开。土匪不肃清,大军不收兵!

作为刘邓大军的一员,张良荣来不及回家乡报告解放军胜利的喜讯,便马不停蹄地跟随大部队赶赴西南剿匪。然而在长年累月的剿匪作战中,解放军遇到一个大麻烦: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再加上西南地区山高林密,部队的补给出现了问题。无奈之下,部队只好自给自足,开荒戍边。

于是,张良荣带着全班战士,一边打仗一边种粮,经过战士们的辛勤劳作,不仅全班吃上了饱饭,还把不少余粮支援给其他班战士。然而开荒也伴随着牺牲,当地有一大片地雷区,不仅有敌特埋下的地雷,还有二战时期留下的地雷,稍有不慎就会触雷身亡。晚年的张良荣回忆此事时眼泪汪汪地说:有许多战士为了排雷,被炸得丢了胳膊少了腿,十分惨烈。

张良荣在大西南剿匪开荒五年,做出极大贡献,部队为了表彰他,再次授予其特等功。

1955年,全国已无大仗可打,解放军进行大裁军。为了响应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号召,张良荣主动复员退伍,回到了家乡资阳。

四川老兵登记,94岁老农被质疑贪财冒充,他掏出

张良荣

不慕名利,辉煌尽收

回到资阳后,张良荣被组织安排在丹山镇供销社酒厂工作。但在三年困难时期,粮食欠收,张良荣不愿占着一个闲职,领取国家的工资。于是他毅然选择回到老君村,干回了农民这个曾经的“本职”工作,一干就是六十余载。

张良荣回村后,在村民们的牵线搭桥下认识了一个姑娘,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两人正式结为夫妻,婚后两人育有二女,日子虽然清贫,但十分和谐,惹人羡慕。张良荣十分爱护妻子,但他锁起来的抽屉始终是一处禁地,连妻子都不能随意打开。由于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张良荣的身上留下了许多伤疤,这些都瞒不过妻子的眼睛。在妻子的关心询问下,张良荣才道出了自己的过往,但特别吩咐妻子不要对外声张。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张良荣坚持了60多年,他从来不向别人提及那段经历,因此当2018年工作人员上门普查时,村民们并不知道他的身份,还嘲笑他“占国家便宜”。

后来,张良荣老人的光荣事迹被公之于众,有记者登门采访,对他的低调很不理解。张良荣老人忍不住感概道:“我算啥子功臣哟,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才是真正的功臣。”

张良荣深藏功名63年,是因为他见惯了生死,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至于那些金钱、名利、光环、功勋,都如同浮云无异。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