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严重误判:中国对赌美国?这是对历史和中国的

这是严重的误判与无知!8月31日,中国新任驻美大使秦刚在当地时间8月31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上发表讲话。

秦刚表示,有人认为,中国在赌美国输,中国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挑战和取代美国。这是对中国战略意图的严重误判。

秦刚警告华盛顿的部分政客,不要像对待苏联那样对中国,有人认为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可以像战胜苏联一样赢得对华“新冷战”,这是对历史和中国的严重无知。

这是中国对于中美关系,拜登政府企图转移危机“甩锅”中国,发起所谓“新冷战”的最明确、最有力的表态。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已经十分理智地和全面地认识到了中美关系的实质。

中国意识到中美经济难以分割、需要继续合作的机遇。

同样,中国也意识到了,华盛顿希望将目前遭遇的政治、经济危机“甩锅”给中国,不会放松围堵中国的危险。

因为,就在同一天,美国总统拜登也刚刚就美军全部撤离阿富汗首次发表了全国讲话。

美国在阿富汗,在全球地缘政治上的失败,以及美国目前正在遭遇的新冠疫情和经济危机,都迫使拜登政府急需寻找一只替罪羊。

美国的经济刺激、产业重建和美国军工复合体的生存,更急需树立新的“假想敌”。

在拜登的讲话中,从阿富汗的撤军,被描述成为了增强美国竞争力,以集中精力应对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挑战。

按照“冷战”思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中国必然将代替美国,去争夺世界霸权。中国正在对赌美国的失败,就是为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新的霸主。

按照某些西方的某些逻辑、历史来讲,美国,乃至西方产生这种“误判”是可以理解。

从希腊神话到罗马帝国的没落,从维京海盗的兴起,再到荷兰、英帝国的殖民,以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的记忆,西方历史无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幕幕帝国霸权的争夺与更迭。

目前,西方又在试图,将中国也纳入这种“霸权”争夺的游戏。将中国类比于苏联,试图唤起西方对于“美苏争霸”的恐怖记忆,以便于转移美国国内矛盾、凝聚西方内部力量。

可以说“新冷战”是美国给中国设下的一个圈套,也是部分西方政客“鼠目寸光”“以己度人”产生的严重战略误判和幻觉。

原因很简单。秦刚大使已经说得十分透彻。中国不是苏联,西方也不是冷战时期的西方,中美更非零和博弈关系。

中国从来不把自己的命运押宝在别国身上,中国要不断超越的是自己,从来没有把超越美国作为目标,更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对华“新冷战”这是对历史和中国的严重无知。

可以说,秦刚所述,其实并不是什么外交辞令,而是在真诚不过地坦言相告。只不过,可能一些人还难以明白其中的真正内涵。

首先,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对于“各领风骚数十年”的争霸模式早已经烂熟于胸、早已经厌倦了。

随便翻开中国的史书,无论是《春秋》《左传》还是《史记》,乃至是翻开《东周列国》《三国演义》这种通俗小说,国家争霸的战略、策略、套路、手段比比皆是、汗牛充栋,都已经成了小学生的课外读物。

帝国争霸的模式和策略,中国人并非不了解,而是玩腻了,没兴趣。中国自秦汉以后,绝大多数时间无不奉行天下主义,追求国家的长治久安、百年太平。多数统一王朝也是二三百年的国祚。

“各领风骚数十年”的争霸模式,在中国人看来那是一种十分低效、短命的失败模式。

中国可以使出争霸手段,但是中国的目标绝对不是挑战美国、成为第二个美国。中国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是超越自己,是远迈汉唐。

中国的目标是建立“共同富裕”这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体制,是建立更加公平和合理、自由、富足的世界体系。

将中国和苏联对比,和英国、美国等国家对比,挑起对华“新冷战”,这明显是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目标的无知。

其次,目前的西方也不是当年不可一世的西方。此次疫情已经将整个西方虚弱的经济实力,涣散的社会管理、组织动员能力,以及严重下滑的国民文化、素质水平全部已经暴露出来。

无需多言,除了一两项尖端技术和基础科技研发,除了美国尚且庞大的经济实力、金融霸权作为支撑,以及中国对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鼎力保障。整个西方世界恐怕早已陷入了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对此,法国、德国等美国盟友看得最清楚,像“冷战”期间“围堵苏联”一样“围堵中国”根本做不到、也不现实。这实在无需多言。

而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中国和美国的合作、竞争,并非“零和博弈”。中国不是苏联,没有将自己封闭在“经互会”里,另搞一套,和整个西方世界、西方资本体系割裂。

中国的金融、产业投资、消费市场显然是开放的。中国明显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包括西方资本市场、贸易体系、产业链中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

中国不是苏联,中国早已经成了美国离不开的合作伙伴。

在鸿学院微课堂第181期《中美贸易战 美国误判了什么?》课程中,宋鸿兵已经深入分析了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内在逻辑。美国政府对中国实力、中美关系存在着巨大的战略性误判。

严重误判:中国对赌美国?这是对历史和中国的

目前美国政府实际上通过3年贸易战已经明白了这一点。

而拜登的言论,只不过是在政治上“作秀”,为中美贸易谈判的重启寻找最佳时机。

而美国真正要做的则是在尽量和中国保持平衡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扭转全球供应链上的劣势,分散中国的产业聚集和科研实力。

对此,美国政府其实已经在暗中开始“四大”布局。一场真正的较量其实正在台下进行。

要想了解更多实际情况,敬请收看,鸿学院微课堂第181期直播课《中美贸易战:美国误判了什么?》。

宋鸿兵不仅深入分析中美两国的供应链网络,而且还对美联储目前的政策走势和背后的金融博弈进行了详细解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