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弃用美元结算,“切香肠”战术废掉美元霸
据今日俄罗斯(RT)网站报道,本月4号正在召开的东方经济论坛上,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 Neft即“俄气”)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久科夫对媒体表示,中俄航空往来的油气费用将不再使用美元进行结算,而是改为“人民币—卢布”直接结算。此举可谓是直击美国所依仗的美元霸权“命根子”,目的就是用“切香肠战术”逐步降低对美元依赖。
俄气前首席执行官阿列克谢·米勒与俄罗斯总统普京
据悉,俄气与中方航空燃油运营商达成协议,从9月开始中俄两国飞机在双方境内机场接受的加油服务,以及双方燃油公司主营的燃油业务都将使用人民币或者卢布来结算,这将产生额外的经济效应。而且,中俄航空燃油业务往来规模不小,今年上半年,俄方飞机在华加油站总油量增至5.65万吨,俄气在中国境内还拥有34个国际机场的加油业务。
俄罗斯航空首架空客A350-900
众所周知,美元属于全球货币市场“硬通货”,各国大宗商品结算几乎全部使用美元,美国也是利用这点推行其“量化宽松”政策,将本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转嫁给全世界。其实,“资不抵债”的美国已经无法获取各国的金融信任,许多国家外汇储备中都有多种货币,譬如欧元和人民币等,美元的信用正在弱化,中俄则借势推进“去美元化”结算,在国际贸易中稳步推进,有如“温水煮青蛙”或者“切香肠战术”,让美元霸权总有一天难以为继。
纽约华尔街股市
近年来,中俄一直努力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尤其是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中国一直在推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俄罗斯则创建了自己的银行信息系统(SPFS),以取代美国主导的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SWIFT主要提供金融报文传送服务,美国当然也能利用其来拒斥其他国家进入全球金融体系,但中俄已经有了新的替代措施,能够自己主导本国金融交易清算,不仅可以减少美元持有量,还能保障本土金融安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R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对中俄来说,目前要完全削弱美元影响力还任重道远。2020年全球央行美元储备量为56%,人民币仅为2%,到2030年才有可能上升至10%。
美联储大楼
不过,中俄也努力减少美元持有量,在对外投资中优先使用人民币或卢布;中国还推行数字货币开发计划,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独占鳌头;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人民币交易,并且积极利用自身影响力与许多国家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2016年也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有利于人民币长期稳定。俄罗斯则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油气国际贸易中推行卢布和他国本币结算。二者都在尽力避开美元结算,这是好的开始,也是“切香肠”战术的体现。
作者:晓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