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提升 地方政府还在找哪些
感知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见证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谁能代表2019年度商业最强驱动力?2020年1月9日,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将于北京751D·PARK盛大召开,敬请期待。【我要投票】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贺诗| 北京报道

12月22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为主题,超过400位来自政商学界的重量级嘉宾共聚一堂,呈上一场思想盛宴。
22日下午,在主题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的分论坛上,来自政府、企业、学界的嘉宾进行了精彩的讨论。
地方政府应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在分论坛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常委伍志强、江苏省溧阳市委副书记邵钦华和湖南省蓝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忠辉都谈到了作为地方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难题和短板。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常委伍志强
伍志强谈到,地方政府在行政审批创新方面,受到的束缚较大。以南海区为例,南海区有约30万个市场主体,但南海区作为一个区级的行政架构,如何适应地区内经济体量规模快速发展是个挑战。
“希望接下来有更多的权力下放,让我们得以更好地服务企业,营造好的营商环境。”伍志强说。

江苏省溧阳市委副书记邵钦华
邵钦华表示,对于地方来讲,诚信、法治、效率对于打造好的营商环境非常重要。“地方政府在人才引进,资金、土地供应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要求,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我们对优化政府服务,以及对大数据的应用方面还不充分,部门间还存在一定数据壁垒,影响了审批效率。”

湖南省蓝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忠辉
“体制机制、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要素保障三个因素对优化营商环境最重要。”赵忠辉表示,对于一个区域的招商引资来说,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要引得进、落得下、稳得住、能发展。
世行营商环境排名,中国5年提升65位

分论坛主持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巡视员徐晓东
分论坛主持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巡视员徐晓东介绍说,2013年,世界银行对190个国家进行营商环境排名,中国排名第96位。此后,中央进行“放管服”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企业便利化等改革措施相继实施。经过5年多的努力,今年中国的营商环境世界排名是31位。
徐晓东表示,为了进一步巩固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果,国务院于今年10月颁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把改革过程中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固化为国务院法规。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凌霄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凌霄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更大的意义是让整个社会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识。该条例的颁布能够为企业、市场服务,使优化营商环境意识深入人心,这是最基础性的意义。”
张凌霄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最大特点是把前几年各地、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当中的一些做法、政策和典型经验系统梳理,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上升到行政法规层面。
张凌霄表示,营商环境是软环境,不是一个房子或区域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一定要从政府自身改革切入。

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杨海东
对于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杨海东建议,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专业技术机构做服务,“引进一批企业,只提供硬件设施和给予优惠政策是不够的,要想相关配套与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必须要有专业机构为其提供精准服务。”
杨海东表示,要对本地企业和产业链进行调研,精准引进产业生态所需的技术团队与企业,这样才能让企业更好地生存下去,营商环境才能得到更好提升。
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