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生鲜电商+即时配送\"加持,助推云南本


一方面是商超全渠道的风口已来,一方面是达达集团这样零售配送巨头的加速下沉。眼下,本地商超与零售配送平台合作成为新趋势,并在云岭大地萌芽。这或将为云南本地商超带来新的转型发展机遇。

巨头下沉带来的机会

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兴起是以外卖领域为切入口的。在消费者对即时性、便利性需求日益增长的同时,专业即时配送企业以及相应互联网平台应运而生。传统快递巨头顺丰、中通、圆通、韵达等纷纷在即时配送领域布局,但目前蜂鸟、达达、美团包揽前三。

和其他两家以餐为主的配送不同,达达集团依托即时专业配送和大量零售合作伙伴,旗下本地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到家"为消费者提供超市便利、生鲜果蔬、医药健康、烘焙蛋糕、鲜花绿植、家居时尚等海量商品的1小时配送到家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本地商超与零售配送平台合作已成为新趋势。

\"生鲜电商+即时配送\"加持,助推云南本

2018年4月,京东到家在昆明正式上线,并加速下沉布局。合作的商家除了沃尔玛、永辉、家乐福、华润万家等全国连锁超市外,还有喜玛特(喜玛特商业有限公司)、吉玛特(云南省曲靖市吉玛特百货有限公司)等云南本地连锁商超。

据其相关负责人介绍:除昆明以外,京东到家在云南的楚雄、曲靖、大理已经开展业务,且业务发展迅速;2020年,将是京东到家在云南业务拓展下沉极为迅猛的一年。

达达集团在云南加速业务下沉的同时,也将助推云南本地商超转型发展。据悉,达达集团不只为商家提供京东到家一个线上销售平台,更在流量、履约、商品、门店、用户五大赋能模块,为合作伙伴提供操作性强、低成本、高效率的线上解决方案。

"在没有和京东到家合作之前,我们建有自己的电商,但效果不理想。在超市现有业务基础上,要考虑平台建设、流量、配送等方面,投入和收效未必成正比。"吉玛特营销企划负责人纪皓雷介绍说,"然而和达达集团合作后,所有痛点得到了解决。"

据悉,达达集团对合作商家,将为其提供最后3公里的履约配送;提供线上流量,引流至门店;为缺乏线上运营相关经验的商家提供操作性极强的指导;并在商品、用户等方面赋能。以喜玛特为例,达达集团已对接了其促销、库存、财务等系统,之后还会结合自身大数据及系统优势,帮助商家在线上商品智能选品拓品、会员数字化等方面精细化运营。

重构供应链体系

在沃尔玛、家乐福等商超巨头尚未进驻云南前,云南本地商超尚有生存和发展余地,但伴随着这些巨头的进驻,曾经发展引人注目的红联超市、盛兴超市、天顺超市等商超纷纷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衰退、消亡。

2016年初,成立于丽江的喜玛特进驻昆明,此时昆明的核心商圈几乎都被商超巨头盘踞着。"我们在选址上就有意识避开这些商超巨头,但又在其距离不远商圈进行布局。"喜玛特营运中心总监吴兆勇以彩云路上的大都店为例说明,其距离世纪金源的家乐福在3公里左右,而商超的运营半径通常在5公里,这样一来尽管二者运营半径有重叠之处,但在保障人气的同时也留足了市场空间。

得益于这样的生存之道,喜玛特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一家以昆明为中心、辐射云南州市、四川、贵州等地的多业态连锁零售企业,拥有23家门店。值得一提的是,其已经成为云南本地商超的龙头企业。

和其他本地超市一样,喜玛特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没有像沃尔玛、家乐福等商超巨头同等的资源禀赋,喜玛特出现了费率比过高、人员储备不足等瓶颈。"经历了此前3年的快速发展后,在2019年喜玛特在考虑重构供应链体系。"吴兆勇介绍,"我们主要采取了这些措施:自建16000平方米的物流中心;生鲜板块采取自营模式,实现基地直采;专门成立生鲜事业部,强化其版图;强化商品直采。"

\"生鲜电商+即时配送\"加持,助推云南本

和昆明相比,曲靖的商超竞争剧烈程度要低一些,但伴随着沃尔玛、家乐福等的入驻,吉玛特的市场蛋糕也正面临着被切割的挑战。对此,吉玛特也采取了一些类似喜玛特的做法。梳理两家供应链体系重构,他们均提到"线上线下"融合方面,而效果是立竿见影。

"京东到家平台上的云南本地商超,今年11月整体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了5倍以上。"达达集团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1小时购物'向着全地域、全客群的方向发展,各种快消品类的线上渗透率都在快速提升,超市全渠道的风口已经到来。对于实体连锁商超,线上全渠道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是能否把握住全渠道的风口、提升线上销售、促进业绩增长的关键环节。"

生鲜成决胜制高点

做大生鲜,在喜玛特大都店已体现得淋漓尽致了。记者在超市里的生鲜区看到,生鲜区人流量远远多于其他区域。据该店店长介绍:"喜玛特大都店占地面积10000多平米,生鲜占三分之一,而销售额占比更大一些,达到了40%以上。"

"喜玛特其他店面的生鲜占比也都在40%左右。"吴兆勇介绍说。吉玛特也如出一辙,据纪皓雷讲述,"在吉玛特自营生鲜板块后,其占比便达到了30%至40%。"据二人观察,生鲜在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商超巨头店面占比在10%至20%。

"由于生鲜是本地直采,直接对接基地,本地商超和沃尔玛、家乐福等商超巨头面临着相同的机会。"纪皓雷指出,"生鲜是生活的必需品,就算无法实现较大的利润空间,也能吸引人流。"

基于生鲜的重要性,时刻保持其新鲜度便至关重要。以喜玛特大都店为例,该店的蔬菜更替频次是一天半,水果是两三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消费者对其新鲜度极为挑剔,甚至会为了买一棵两元的白菜,刨完整堆并掰开细看。

\"生鲜电商+即时配送\"加持,助推云南本

"以前,生鲜板块是和别人联营,但现在采取了自营模式,除了优化供应链带来竞争优势而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障产品的新鲜度以及品质。"纪皓雷介绍说,尽管吉玛特没有为此专门修建物流中心,但消费者在京东到家平台上下单购买的,都能保证和店面内的同等新鲜。

无论是喜玛特还是吉玛特,在和达达集团合作之后,其线上销售商品品类的大头都是生鲜。"一方面和我们经营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说明消费者在线上对生鲜产品有着强劲的需求。"在吴兆勇看来,"云南本地商超线上发展已是趋势,要做大线上线下融合势在必行。"

无疑,在云南本地商超转型发展过程中,在自建线上平台、配送体系颇为不易的背景下,如何借助京东到家和达达快送这类即时销售平台和配送资源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占据着业务大头的生鲜板块。

吴兆勇所提及的"做大"除了业务量做大以外,还包含销售半径做大:"伴随着商超的密集布店和竞争加剧,现在商超实际销售地理半径已从之前的5公里变成了3公里,在地理销售半径变小的同时,依托线上去找到精准人群,将有望实现销售半径的扩大。"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