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城的夜晚“亮”起来!来看夜经济如何加速
微醺的小曲儿、流光溢彩的夜景和川流不息的人流......这是重庆夜晚。重庆的夜色是精彩的,活动四射的,在重庆的商场,60%的消费发生在夜晚。7月20日,重庆市商务委发布《关于加快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的意见》一文,提出打造“重庆味、国际范”的夜间经济,促进城市繁荣复苏,让山城的夜晚“亮”起来!
政策
2020上半年,重庆社零总额为5307亿元,比一季度回升11.4个百分点,已经实现3个月持续正增长,全国排名第八。重庆夜间的消费需求旺盛,夜间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一部分,市商务委主任张智奎表示,夜间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发展夜间经济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任务。
重庆市商务委将晚间6点到次日凌晨6点的所有消费活动定义为夜间经济时间段。事实上,重庆夜间的消费量确实更大,重庆城市消费60%发生在夜间,重庆商场的大数据中也显示,大商场晚6点到10点的销售额全天占比达60%左右。
位于江北街道的大九街,是重庆夜经济的典型代表,一个吸引马云爸爸到重庆都去打卡地方。大九街吸引了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商家969家、个体工商户1359家,解决2万余人就业,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超过80亿元,开展的主题活动更是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其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祖全认为,夜间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激活消费、提振市民信心、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实不仅是重庆,纵观全国,多个省市都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在这背后,政策的推动也起了很大作用。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夜经济”成为国家层面促进消费的20条意见之一。次年6月份,福州市拟定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建设提升专项行动方案;7月,天津发布“十大类”“100余项”助力夜经济发展活动计划;近日,北京市商务局推出十三项促进夜经济繁荣的具体举措......在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中,夜经济正在这个夏季里“大放异彩”。
火了
“最近的收入比之前多了0.5至1番,我们家主业就搞这个。”在民心佳园夜市卖钵钵鸡的周先生说道。
最近,相关政策的落地让夜经济火了,民心佳园夜市的商家多了起来。不可否认,夜经济给市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让市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但其实,重庆的夜市文化由来已久,这一点在重庆母城渝中区的身上,体现的格外明显。2014年,渝中区开始注重发展夜经济,2016年被市商务委评为“重庆特色夜市”,2018年成功创建首个“重庆市级品牌夜市”,实现日均人流量15万人次。
随着时间的发展,渝中区等地的老牌夜市商圈热度依旧,两江新区等地的新兴夜市品牌也日渐出名。目前,重庆已经构建形成“1+19+30”城市商圈发展格局,建有市级夜市街区33条、市级特色商业街22条。
今年,夜间经济将在这些江北九街、渝中夜市等商圈资源的基础上“施展拳脚”。市商务委将提档升级重庆夜间经济,以“不夜重庆生活节”为主题,联合各区县推出150多场主题活动,开展精品夜游、夜赏、夜读系列文旅活动,开启“夜重庆电子地图”智能化引航,导览夜玩圣地,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丰富重庆市民的夜生活。
据了解,2018年重庆开展夜市文化节就实现了线上线下累计消费63亿元,拉动商家销售同比增长30%以上;2019年继续开展夜市节活动,实现累计消费81亿元,拉动商家收入同比增长35%,还在腾讯联合瞭望智库发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报告(2019)》中荣登“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
根据市商务委规划,重庆夜间经济占城市消费比重将逐年提高,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有业态多元、特色鲜明、商旅文体融合等特点的“1+10+N”夜间经济发展格局:建成1个夜间经济核心区,10个高品质夜间经济示范区和N个夜间经济集聚区。
联盟
2020中国(重庆)夜间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14家企业发起的重庆夜间经济发展联盟宣告成立。
发起单位代表表示,重庆夜间经济已经进入抱团发展的新阶段。未来,联盟将共建共商共享,结合丰富多元的夜间经济项目定位,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夜间消费业态和模式,促进重庆夜间经济建设再上一层楼台阶。
夜色朦胧,华灯初上,重庆的街头涌动,重庆的夜间经济你消费了吗?你又有哪些建议?
重庆新闻网·重庆晨报 记者 陈娟 实习记者 周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