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食重庆各区县的美食大集合
美食之都——重庆,好吃的选择远不止一顿火锅!
“千里广大”带你从主城到区县,将吃进行到底!
1、重庆火锅
又称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是中国传统饮食方式之一,其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该菜式也是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其主要原料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
2、长寿肥肠饭
肥肠本就是很多重庆人喜欢的美食,当然也有我了,有些人不喜欢是因为它的味道比较大,就像臭豆腐一样,闻着臭吃着香!一碗肥肠下几碗饭不是问题。
3、合川少水粉
合川有很多好吃的美食,少水粉也是其中之一,少水粉里面有大块的羊肉和乳蛋,分量比较的足。重庆也有这样的粉,但是是不一样的,如果到了就不要错过少水粉哦。
3、万州羊肉格格
羊肉格格是万州的风味美食,属于一道特色蒸菜,我朋友经常跟我提起,说特别好吃,可能什么也阻挡不了一颗吃货的心吧,终于还是忍不住去吃了,味道流连忘返,回味悠长。
4、涪陵油醪糟
涪陵油醪糟早年是接待客人的饭前饮品。香甜可口,油而不腻。客人进家,主人就煮一碗油醪糟(有的地方要加上鸡蛋)让客人享用。这一待客方式地方说法叫做“吃开水”。
5、黔江鸡杂
黔江鸡杂运用土家烹饪方法,泛指鸡的内脏,即鸡心、鸡胗、鸡肠和鸡肝之类为原料。爆椒鸡杂是地道的重庆江湖菜,鸡杂的腥膻味重,将其与辣椒、泡椒和葱姜蒜同炒,热菜油烹饪红艳艳的泡椒、粉嫩嫩的泡萝卜丝,既可以去除鸡杂的异味,还使成菜脆嫩鲜香、辣得人食欲大增。
6、荣昌卤鹅
荣昌卤鹅属于川卤系列的一个品种,经过上千年的历练,在明代逐步发展成熟。清代以后,形成了现在的独特风味。荣昌卤鹅的百年美味,也有荣昌白鹅的功劳,据县志记载,清朝光绪年间荣昌白鹅就被列为全县的重要特产。1989年,荣昌白鹅被列入国家级保护鹅种,成为荣昌县重要而宝贵的地方资源。
7、綦江北渡鱼
北渡鱼是重庆市的传统名菜,属于江湖菜。一锅被红油覆盖得透不出丁点儿热气的北渡鱼,出自于重庆綦江的一个渡口,传说是江边打鱼的人,降雨打鱼上岸后,活鱼快刀打甲去鳞后下入沸水锅内,锅中大把撒辣椒,大瓢加花椒、及大蒜和一些特有调料,烧土灶,用粗碗,打几个滚起锅淋上沸油,大盆装鱼,吃完鱼后加上素菜,即营养又爽口、即便宜又实惠。带着浓郁的江湖菜风味,由普通鱼家进入餐馆饭店。
8、璧山兔
璧山兔最具代表性的是丁家兔,丁家兔有着28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1728年。丁家是抗战时期璧南的重镇,当时交通大学、同文中学等名校和国家商标局等内迁于此。周恩来、冯玉祥等在丁家品尝了当地传统名小吃“白砍兔”后赞不绝口。此后丁家兔在重庆、南京、上海、苏州、无锡等地都颇有名气。
9、垫江石磨豆花
垫江石磨豆花是嫩豆花的一种吃法,它与运用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豆花蘸水和大米饭配合食用,因其鲜嫩可口而流传广、影响大,在中国餐饮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过豆花比豆腐更加嫩软,在岭南通常加入糖水或黑糖食用。中国北方称豆花为豆腐脑,但北方豆腐脑多半为咸辛味,使用盐卤凝固,南方则多使用石膏。
10、丰都麻辣鸡块
又称鬼城麻辣鸡,原本为鬼城丰都著名的特色传统小吃,类似白砍鸡,后经加工改造现为重庆家喻户晓的名菜之一。受江湖菜“水八块”的影响,丰都民间习俗是每逢腊月必杀“年猪”,有人在无意之间,将水八块作料与鸡肉拌在一起,鸡本身的鲜香与辣椒、花椒等混在一起,特别美味,于是便逐渐流传开来,成为鬼城丰都的特色美食。
11、巫山纸包鱼
纸上烤鱼则是源自巫山的新一代健康烤鱼,相比传统烤鱼来讲,从主辅食材选择、调料搭配、烤制方式等方面均做了全新的提升和改变。
12、潼南陈凉粉
潼南陈凉粉数双江陈凉粉最具特色,它起源于双江镇。陈凉粉已有100多年的制作历史。
13、武隆碗碗羊肉
武隆碗碗羊肉肉质鲜嫩,色泽鲜红,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大量维生素,胆固醇含量低,能御寒、补虚、防病、属肉中珍品。
14、梁平张鸭子
张鸭子,源自重庆梁平,三代祖传卤烤工艺,以干、香、瘦特色闻名,成为重庆一大特产。新中国成立初期,张兴海来到梁山县(现梁平县)西中街卖烧腊。他一边继承义父的卤制技术,一边进行卤鸭料方及技术的研究。经过反复试制,在1953年7月研制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卤烤鸭。
当然,重庆还有小面、酸奶粉、毛血旺、油茶、糍粑、陈麻花、怪味胡豆、麻圆等,南山泉水鸡、歌乐山辣子鸡、铁山坪尖椒鸡、李子坝梁山鸡、传统的烧鸡公,数不胜数,欢迎大家补充。
不过还是那句话,欢迎到重庆来做客,小编愿意带着你吃遍重庆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