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沿着先辈足迹砥砺前行


12月5日晚,“时代楷模”——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宣讲报告会在重庆大学国际会议厅举行。一段段催人泪下的往事把重庆大学的师生们带回到艰苦奋斗的38年前,一句句朴素感人的讲述使重庆大学的夜褪去了寒气,师生们内心多了一丝温暖与感动。





报告会上,第二代治沙人代表——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八步沙林场职工贺中强、第三代治沙人代表——八步沙林场管护员郭玺和八步沙林场技术员陈树君,市广播电视台记者袁洁五位报告团成员深情讲述了“六老汉”三代人与荒漠较劲38年,终将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的故事。黄沙漫天、环境恶劣是曾经八步沙真实的写照,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扎根荒漠、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科学治沙、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了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一段段催人泪下的故事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名师生,博得了阵阵掌声。

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 许明辉:六老汉的这种“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精神现在已经变成了新时代的武威精神,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武威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更应该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重庆大学历史悠久,一批批重庆大学的学子秉承着“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校训,走向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岗位上奉献出了青春与智慧。通过此次宣讲活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愚公精神与重庆大学校训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青年学子们将汲取时代楷模精神养分,补钙充电,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持之以恒的坚守,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重庆大学法学院学生 周运平: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有的,同时要有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它鞭策着我们对于未来道路的各种选择、各种迷茫期,包括各种挑战,这样一种不断地去坚持和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 谢尹:令我感触非常深的就是他们的拼搏精神和坚持不懈的这种精神。我觉得,更应该展示我们现在的拼搏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一种奋斗坚持精神,把他们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当中去,做到不断地向前,不断地拼搏。

记者王华贤
来源: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