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程君 | 他用一只“狗”开启重庆互联网“食”


每天早上,杨程君睁眼,眼前就有一张清单。清单上,是他今天必须要面对和兑现的事情。
“要么是兑现给用户的承诺,要么是兑现给合作伙伴的承诺,要么是兑现给员工的承诺。”
这并不容易。如何才能保证,自己过去与当下的所为,能够满足别人的需求?如何保证即将到来的事情,能够兑现过去的承托?
这也不轻松。它甚至让杨程君恐慌。但同时,又乐在其中。
真正改变世界 是从不试图改变世界开始

2012年,杨程君围绕跟IT相关的领域创业,致力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领域数字化营销、产品研发及发行运营,专研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领域取得一定成就。
也是这一年,杨程君从互联网转型餐饮互联网。
在杨程君的生命里程中,这是意义非凡的转折点,尽管,在当时,这让很多人看来不明所以,从具有含金量的科技互联网公司,跨行做餐饮,究竟为了什么?

2000年,杨程君从互联网起家,经历波澜起伏,然后杀出重围,最终市值过亿。但杨程君发现,那时的重庆,并没有完美的互联网土壤,从人才到资本的对接,从地理位置到技术发展程度,本土都很难培育出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在不分地域的互联网,实际的资源壁垒让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只能在夹缝中求生。
在彼时,尽管杨程君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他始终思考着新的出路。
如何能合理运用本土优异资源,又能连接已有的互联网基础?
杨程君将版图锁定在了餐饮。


“在整个重庆,我们认为,最优秀最发达的基因,餐饮实际上是其中特别突出的一个板块。”
“重庆有着非常优秀的餐饮资源和经验,作为我国重要的餐饮原型输出地,物产丰富,资源充沛。餐饮门槛低,重庆人性格开放大气,也更容易接受更多种的餐饮形态。”
像是在辗转中终于找到了人生节点的某个重要出口,一旦确认,坚定目标,也就不再踟蹰。
2012年,杨程君将全部精力投入了餐饮互联网领域。
他买下李子坝一家梁山鸡店,开始餐饮互联网。
也就是从这家店开始,他改变了原本传统经营模式的梁山鸡店,也改变了整个重庆的餐饮产业生态。

虽说重庆餐饮资源与餐饮经验丰富,但在当时,餐饮互联网在重庆依旧是一个新的赛场。
在那个时候,全国已经出现不少餐饮O2O,从线上到线下,将餐饮与互联网联结,真正做出成绩的却不多。在重庆,餐饮互联网更是一块试验田。
杨程君要做的事情,就是将餐饮从产品到出品到配送,从线上下单到线下收到产品,都能实现餐饮本身应该实现的价值。
与李子坝梁山鸡搭档的还有杨程君成立的新品牌——加班狗。

杨程君的“重庆狂草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重庆加班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开始在重庆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餐饮新模式:推动餐饮外卖的供给侧改革,打造“加班狗智慧餐厅”平台。
这是餐饮互联网的具象化表达:“加班狗”的出现,看上去只是让李子坝梁山鸡多了一家专门的外卖配送平台,实现线上到线下的模式转换。但实际上,花相同外卖价格,“加班狗”实现了“配送即出品”。它将李子坝梁山鸡的产品、产品附加值、品牌价值在线上线下服务中统统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在家中体验到差不多完整形态的餐饮门店价值体与产品输出。


2012年,重庆乃至中国在外卖领域还没有如今的繁荣,外卖服务上升空间很大。在重庆的餐饮行业,外卖的服务性质和含金量体现还非常低,甚至可以说,点外卖,我们通常并不能获得相应的,包括服务在内的餐饮附加值。
但“加班狗”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更便利的包装、更干净卫生的呈现方式,在一道外卖上,我们就能够感受到这个品牌完整的VI视觉系统,换句话说,也就是通过简单的外卖,我们就能体验到这家店想要传达的品牌文化与故事。
它可能更有前瞻意识,也更有人文温度。
“加班狗”,更系统化、更明显地考虑并满足了用户需求。
回顾重庆餐饮发展历程,我们甚至可以说,“加班狗”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重庆餐饮外卖服务成长增值的进程。

在对话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被所有员工亲切称为“小杨哥”的杨程君,是个非常看重理性思考,以及有野心的人。
他的野心,并不在于要斗志昂扬地去改变某个行业的现状,甚至说要去改变世界。
他的目光,始终理性地、又温情地看向用户。
“我们思考得更多的重要问题,是我们如何让尽量多的用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时,能拥有更多的需求满足。”
“不要去考虑我们要从中获得什么,或者改变什么,而是首先要想,我们能够给别人带来什么。”
而恰恰是这种不试图改变的“改变”,使得李子坝梁山鸡与“加班狗”成为改变重庆餐饮进程,甚至对相继出现的餐饮外卖巨头都产生影响的代表性力量。
制造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杨程君创办的公司基于用户大数据构建互联网餐饮生态圈,以云端化的互联网管理手段,使餐饮与互联网融合,帮助传统餐饮提高销售、提升运营效率,迅速扩大品牌影响力,服务餐饮产业客户超过5万家。如今,“加班狗”已成为重庆互联网餐饮的一张名片,正向着百亿企业目标进发。
在餐饮领域,杨程君的公司已成功孵化李子坝梁山鸡、受气牛肉及三斤耗儿鱼等六大品牌;
新的商业模型已得到验证,将成为他餐饮品牌连锁运营体系的新增长空间;
全国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及东南亚地区的新餐饮、新零售的互联网运营体系以及短距离物流配送服务网络正在打造;
并致力于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方式实现产业、金融、网络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锐高科技企业;
覆盖餐饮行业的产品研发及生产、品牌运营、用户经营、配送服务、管理系统、供应链运营等“餐饮+互联网”、“餐饮+文创”、“餐饮+用户”的产业链的大部分环节正在逐步发展完善……


但在杨程君的眼中,“这些还不够。”
从互联网到“加班狗”,杨程君始终像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西西弗斯”,绝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收获,还要去琢磨、去挑战那些可能还没被解决的、更细节、更本质的问题。
“我自己认为,创业者是天生的,并不是我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进入互联网,去进入餐饮行业,或者说我想从中获得什么,更多的是,我自己在看到差距之后,在不自觉寻找到问题之后,就想去改变创造,让它变得更好。”
解决那些尚未被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杨程君喜欢新鲜感,他反而认为,其中有更大的价值,更重要的意义。
对于现在的杨程君而言,如何解决这些“被发现的问题”,是“看能不能让用户随时随地去享受品质,能不能够得到需求兑现”.

考虑到用户价值兑现,杨程君在“加班狗”一开始,就将类似于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平台需要做的事情,在自己的餐饮领域内将它全部完成。
从生产制造到服务实现,到网络工具、服务对象,配送、服务兑现,“全部都是由我们自己亲手完成”。
在美团等外卖平台还未在重庆蓬勃之时,“加班狗”已提前构成完整的外卖生态。当其他巨头外卖平台进入重庆厮杀之后,杨程君的“加班狗”以及它对应的线下餐饮,也依旧是重庆人喜爱与信赖的品牌,直到现在,在整个外卖配套体验服务这一块,能够做到像这样的平台和餐饮商家,并不多。

◎受气牛肉
用户需求的兑现,实际上也是整个餐饮与其服务品质化的兑现。从配送服务到餐饮产品本身的品质,在很多重庆人眼里,它们都可圈可点,甚至是重庆餐饮的代表。没有吃过李子坝梁山鸡,享受过“加班狗”服务的重庆人,很少。这种追捧,实际上,是对它所展现的品质的追逐。
对于杨程君而言,企业的存在正是基于此,“要弄清楚为谁解决什么问题,是我们决策问题的核心线条。”
围绕消费升级,在餐饮领域,李子坝梁山鸡是追求干净、品质、产品本身以及服务极致化的代表,从食材到服务,向用户呈现餐饮更透明的形态。

“告别‘脏乱差’但味道好的低级参观形态,让我们的用户随时随地享用品质美食。基于我们这种特色火锅、江湖菜、受气牛肉、李子坝梁山鸡等等(餐饮),实际上是更好重庆味道的表达。核心落脚点还是要去解决用户的需求。”
“它或许并不宏大,不像互联网,一上来就是基于全国如何发展如何挑战,互联网没有国界省界,但餐饮不一样,餐饮有区域性投资。它需要耐心,也同时给了从业者很多时间。只要你真的有这个决心,你一点点去修正,一点点去解决问题,市场给你的机会,相对(互联网)来说,更宽松。”
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兑现需求” 而解决问题的方案永远只有一个

往前走。
“加班狗”,实际上是移动互联网和餐饮现象服务融合代表,对于餐饮本身而言,它拓展了餐饮经营半径,“以前只能在堂食产生消费,但移动互联网工具的出现,将服务变得可以到家。”
“加班狗”在这一点上,于全国都能称之为先行者。

在杨程君看来,“加班狗”,实际上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工具代表。
如何驾驭这种工具,杨程君选择了用互联网去主导思维。
“我们坚定地,把所有关系都摆在了网络上。”
“因为在互联网中,如果你不为用户需求着想,就会很快被淘汰,竞争是残酷的。”
“我们于用户之间的关系、我们内部员工组织结构关系、我们的工作流程,我们整个决策流程等等,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传统企业模式,它带来的是更高效率,以及更快地,对用户、合伙人以及员工需求兑现的实现。”

但挑战与压力并不是没有。
随着巨头外卖行业在重庆的迅速发展铺陈,“加班狗”逐渐失去自己的先发优势。李子坝梁山鸡等品牌在餐饮领域的优势也慢慢被追平,杨程君觉得,“我们当年认为有前瞻性、有引领性的地方,已经被同行追赶掉,现在我们已经变得很平庸、很落后。”
但事实上,包括李子坝梁山鸡、受气牛肉、三斤耗儿鱼等餐饮品牌,到融合进餐饮的互联网工具如“加班狗”,依旧是重庆行业内的领军代表,依旧对重庆餐饮发展格局有重要影响。杨程君之所以有巨大的危机感,更多的源于他始终想要对用户需求实现最大品质化的兑现。
换句话说,这也就是杨程君的“匠心”:对品质的执着与兑现,对用户体验满足的自我要求——一旦用户的需求得到兑现,这便成为杨程君的一个高光时刻。

无论道路是否顺畅,杨程君这种“匠心”初心从未改变。每天早上,都有一张清单需要杨程君去兑现。在这张清单上,是他今天所必须要面对、要兑现的事情。
“要么是兑现给用户的承诺,要么是兑现给合作伙伴的承诺,要么是兑现给员工的承诺。”
“如果要我说,我的匠心是什么,大概就是使劲想要抓住品质然后去兑现的那种心态吧。”
尽管在业内已是代表人物,杨程君仍然觉得,他还需要再过五年十年甚至二三十年,才敢真正谈“匠心”这件事。
“因为餐饮是一个非常需要沉淀,需要耐心的行业,多批判自己,做到最后,才敢说究竟好还是不好。”

登顶的过程是缓慢的,但杨程君始终没有停止出走、满足现状、停止寻找出路的想法。
今年,杨程君的品牌已经探索走进北京,开了两家店,并取得了用户好评及不错的经营业绩。在互联网工具运用上,在对餐饮行业有了深切实践与体会之后,杨程君抓紧时间实现自己整个餐饮产业链条上的互联网工具化,抓紧提升整个餐饮领域的效率。
他甚至希望更开放,“互助共赢才是未来前景”,杨程君看到的,不是一间店、一家公司、一群人的发展,而是整个行业的发展。
“如果说我们有幸在餐饮这个行业里的每一个板块——或许是对于餐饮的经营、对于工具的运用、品牌营销、产品研发、门店管理等各个环节——只要觉得我们能得到任何收获,我们都很愿意分享给行业内的伙伴们,只有整体行业提升,我们生活才会更好,我们才会获得更好的品质兑现。”
也许,这才是真正对品质的执着与追求。不是着眼究竟可获得什么,而是将初心真正放在了用户身上:实现用户需求的兑现,才算实现了自己价值。
“时代给了我们一个更好的方法和路径,我们为什么不去尝试呢?”
· end ·
文丨闻人千一 图丨薇薇、受访者提供
本文所有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许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