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入选\"最美奋斗者\"!科研成果登上《
新岁韶华,其景愈佳。过去的一年里,重庆大学攻坚克难,实现了多重突破。充分发扬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立足本校办学特色,依托人才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成绩亮眼。回首走过的足迹,重大不骄不躁,砥砺前行,展望新的一年,学校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2019,重庆大学的精彩瞬间——
2019,重大很硬核90周年校庆
2019年10月12日,重庆大学建校9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传递至各地的校旗带着重大人的牵挂回到母校,五千余人齐聚A区风雨操场,为母校送上最真诚的祝福。
95岁学生向94岁老师献花,成为校庆大会上最感人的画面之一
师生校友通过各种渠道观看校庆晚会,共同祝福重大,拳拳深情在重大汇聚
4月,重庆大学校旗开启全球传递之旅,走过全球七十多座城市后,10月12日,回到校庆大会现场。
重温初心,引九秩薪火,大有可为, 领创新时代。这是让无数重大人骄傲的时刻,复兴民族,誓作前锋,重大与重大人一路向前。
重大牵头完成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月球上长出第一片绿叶
2019年1月12日20点,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传回最后一张试验照片,显示载荷内生长出的植物嫩芽长势良好。在经历月球高真空、宽温差、强辐射等严峻的环境考验后,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以下简称科普载荷)项目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生物生长实验,也是人类首次在月面以较高等生物构建太空生态系统。
科普,是本次科普载荷项目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使命。据重庆大学副校长、"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总指挥刘汉龙介绍,这个实验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进行的生物生长实验,项目团队通过研究生物在月球低重力、强辐射、自然光照条件下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状态,为人类今后建立月球基地提供研究基础和经验。
重庆大学2项科技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庆大学王时龙教授主持完成的"复杂修形齿轮精密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和土木工程学院杨庆山教授主持完成的"大型屋盖及围护体系抗风防灾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时龙教授和杨庆山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出席了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
智博会,看重大!36项黑科技亮相!
2019年8月,一场高层次、国际化、专业强、覆盖广的全球科技风暴席卷山城—2019重庆·智博会 。重庆大学携月球上"第一片绿叶"、现实版"魔镜"等36项科技成果亮相本届智博会,涉及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健康、智慧教育、智慧能源和智能检测等多个领域。
重庆大学展区位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N3展馆028号展位,展区面积300平方米,所在的N3展馆属于智能研发馆,还汇集了包括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院所和高校。
直管附属医院
近年来,重大按照"强化工科、夯实理科、振兴人文社科、拓展医科、推动交叉、发展新兴学科"的学科发展思路,深化内涵建设,打造学科高峰,着力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流学科体系。高度重视大生命和医学学科发展,成立专门工作组,积极与市内高水平医院和市政府及区县政府沟通,探索发展医学学科的共建合作之路。2018年6月学校正式成立医学高等研究院(医学院)。2019年3月,重庆市肿瘤医院正式划转为重庆大学直属管理。2019年6月,学校成立医学部。
2019年12月31日,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划转为重庆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签约仪式在重庆大学举行。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莫恭明,万州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蒲承明,重庆大学党委书记周旬,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汉龙,以及万州区和重庆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2019,重大医学取得进一步发展,重庆市肿瘤医院、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正式划归重庆大学直属管理。实现医学梦,重大一直在路上。
学科建设更进一步
2019,重大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跻身前400强,20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榜单。
重大9个学科进入ESI前1%
2019年,教育部公布了关于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重大共有4项获奖项目。其中牵头3项,包含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同时学校作为参研单位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Science》发文
2019年,重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电子显微镜中心主任聂建峰与西安交通大学单智伟教授和美国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李斌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题为"Large plasticity in magnesium mediated by pyramidal dislocations"的研究论文,聂建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重庆大学为通讯单位,这是重庆大学首次作为通讯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
重大学子,不愧是你
2019,重大学子在学业的征程上从未停歇,他们有高绩点,有才华,有的寝室全部保研,有的在各类大赛中崭露头角……因为他们,90后的重大,很青春!
在重大虎溪校区,有一个"神奇"的寝室——松五249,它不仅获得了2019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文明寝室的称号,寝室里来自新闻学院的四个姑娘更是在今年全部成功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其中,吴小玉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学,陈灵涵保研至武汉大学,张钰华和张秀红保研至山东大学。
2019年4月30日上午,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5名重大人作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获得者参加大会,他们分别是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7级研究生李林威,以及4位校友——电气工程学院校友杨沛东、张耘溢、肖淞、李敬分别获评"勤学上进好青年"、"诚实守信好青年"、"创新创业好青年"、"扶贫助困好青年"荣誉。
Innovate FPGA创新大赛上,重大团队获得全球总冠军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大团队斩获获2金,4银,1铜
重庆大学为祖国歌唱,唱响心中最动听的歌,我爱你,中国!
重大马拉松跑团10小时00分32秒拿下100英里,获2019中国高校百英里接力赛第四名
2019年"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上,重庆大学师生参与音舞诗话节目《时间的温度》惊艳亮相央视舞台
2019,重大很奋斗"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2019年,这些重大老师以身作则,如明灯般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
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习英雄事迹、弘扬奋斗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决定,授予278名个人、22个集体"最美奋斗者"称号。9月25日,"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中,重庆大学鲜学福院士入选"最美奋斗者"。
鲜学福:男,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1月生,四川阆中人。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矿山安全技术专家,煤层气基础研究的开拓者,攻克近距离开采保护层抽放瓦斯这一世界性难题,最早实践近距离煤层保护层开发及瓦斯抽放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完整地建立煤层瓦斯渗流理论,为煤层开采时瓦斯运移、富集、涌出的预测及抽放技术的改进奠定理论基础。创新提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强化页岩气高效开采的路径,指导实施世界首次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现场试验,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地位。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鲜学福院士
2019年8月6日,重庆大学原校长、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收到日本工程院阿部博之院长的通知,祝贺他当选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周绪红院士
周绪红长期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钢结构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等新型结构的体系研发、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授权国家专利98项。主编和参编国家与行业标准10部,出版学术专著2部、大学教材9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30余篇。2016年当选英国皇家结构工程师学会会士,2014年获中国钢结构三十年领军人物称号,2013年获组合结构杰出贡献奖,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6月21日,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承制的"闪亮的名字"——2019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发布仪式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播出。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袁利被评为2019年"最美高校辅导员",登上央视舞台。
袁利,女,1967年生,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曾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活动"优秀博客奖"、重庆市"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称号、重庆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重庆市优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庆大学"巾帼十佳"等荣誉及奖励二十多项,在重庆大学享有"辅导员的老师"的美誉。
2019年9月19日,在加勒比海岛国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顿的伊丽莎白女王医院,执行了为期一年多的援外医疗任务后,中国第三批援助巴巴多斯医疗队返回重庆。医疗队在援外期间的出色表现,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驻巴巴多斯大使馆、巴巴多斯卫生部、受援医院等多方的高度赞扬。
按照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关于援巴巴多斯医疗队工作总体部署,第三批援巴巴多斯医疗队全体队员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医疗队共完成门诊271人次,非门诊处理(含会诊、药物处方等)1907人次,手术222例(包括开放手术193例、介入手术29例等),新技术11项,核素显像检查600余例等工作。其中,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医学院创伤医学中心创伤外科主任医师代表国家医疗队,首次将中国的创伤外科建制和先进的技术带到加勒比海地区国家。
1929—2019,重庆大学巍然伫立,初心不改,使命在肩。2020,重庆大学和全体重大人一起再出发,向着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不懈奋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重庆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源:重庆大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