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重庆新闻重庆志愿者夫妻免费运菜上门成小区“


视频加载中...

从小区的侧门取完货品,夫妻俩相互帮衬着,把这些货物分别放到两个平板车上,然后费力地将平板车推着走过超30度的斜坡。面对疫情,从正月初四开始,重庆九龙坡区二郎街道同天观云邸的李军夫妻俩就为小区居民免费运菜,被誉为小区“最后300米”的烛光。

重庆新闻重庆志愿者夫妻免费运菜上门成小区“

▲把几十斤货物推上30度的坡也是个力气活

疫情来了

她去巴南拖了一车菜免费送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军,今年39岁,在二郎同天观云邸附近,和丈夫经营着一家汽车维修厂。

春节前,原本打算把厂关门歇业几天,回家陪陪老人。没想到,疫情来了。

“我父母住在黄泥磅,本来也不远,但是疫情来了,我们又是做生意的,看到钟南山院士讲了疫情的严峻性后,我打电话安顿好了家里的父母,决定我们俩就留在二郎这边过年。”做好决定后,丈夫陈延军开始准备过年的食物。

就在这时,李军从小区业主QQ群里看到,很多业主家里没有备菜,也不敢贸然出门去买菜,“没菜吃,怎么办?”

“我和我老公是‘山城雪豹’抢险救灾青年突击队的队员,我们队上有位朋友叫我们去他老家,也就是巴南拉点菜准备过年吃。”

随后,李军和老公到巴南足足拉了一车的菜回家。然后李军在业主群里发了一条消息:“邻居们,我从巴南拉了一些蔬菜回来,如果家里没菜的,可以下来免费拿。”

消息发出去后,很多业主都给他们发来点赞的表情,“谢谢了,我们家还有,留给更需要的邻居吧。”即便没来拿的,也表达了谢意。

最终,有10多位邻居来取菜,而两口子决定将爱心延续。

外卖聚集取菜成隐患

他们俩用平板车为邻居解决

“现在每天就靠外卖送菜。”一位业主在群里表示,因为口罩数量不够,又担心每一次到小区取菜,人太多。

陈延军告诉记者,由于疫情期间很多居民都在一个固定的APP上买菜,送菜的快递员会在每天下午3:30左右到达小区侧门,“买菜的业主至少都有二三十户,要是全部都集中在这里,也是个隐患。”

基于这些考虑,两口子决定,他们来连接住户和快递员。

2月20日下午3:50,根据邻居提供的购物清单取完货的夫妻俩,在小区侧门将货物搬上平板车。李军告诉记者,两个平板车都是自己家里的,平时修理厂搬运零件用,这个时候也派上了用场。

小区侧门进入居民楼是一个至少30度的斜坡,夫妻俩每人一个推车,推车上至少三四十斤重的货物要通过这个陡坡,以及并不平坦的路面,最后到达各家各户,还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记者注意到,小区的道路是青砖铺就的,有自然沉降,也有砖块之间连接的缝隙,载满货物的推车行驶而过,就像经历了“翻江倒海”一般,车上的货物很快就松散开来。

李军的小车东西不少,但装在泡沫箱子里,相对平稳。陈延军的小车上放的基本上是牛奶,这一碰撞,箱子就散开了。这时,走在前面的李军会停下来,帮助丈夫把松开的牛奶箱子挨个还原。走不了几步,又松开了,李军又折返回来帮忙。

重庆新闻重庆志愿者夫妻免费运菜上门成小区“

▲轻的妻子推,重的丈夫推

几次往返,货物总算抵达了14栋楼下,这是要给4楼的一位阿姨送菜。李军告诉记者,这位阿姨的家里有一位老人行动不大方便,“本来年纪大买菜就不容易,这个时候,我觉得她们尽量减少出门好一些。”

李军放下菜,敲了敲门:“姐姐,我给你把菜送来了,我在塑料口袋的提手上喷了酒精,放在你家门口,记得拿回去的时候注意火光,注意安全。”说完,李军才转身离去,又朝着下一家走去。

重庆新闻重庆志愿者夫妻免费运菜上门成小区“

▲送菜前给袋子喷洒酒精消毒

陈延军告诉记者,每一次送菜大约要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最远的邻居距离侧门大约有300米,很多人尊称他们夫妻俩为“最后300米”的烛光。对于邻居的尊称,陈延军表示,他们希望,用志愿者的劳动,守住小区的安全,减少邻居与外界的接触,有助于抗击疫情赢得最终的胜利。

相关链接:

重庆有支全国首支省级抢险救灾青年突击队

陈延军大哥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考虑到小区的物管不好购买酒精,经营汽车修理厂的他,在第一时间给物管赠送了100瓶酒精。

记者了解到,陈延军和李军夫妇是“山城雪豹”抢险救灾青年突击队的一员,也是“老杨群工”志愿者。

陈延军说,“山城雪豹”抢险救灾青年突击队是共青团重庆市委主管的全国首支省级抢险救灾青年突击队,是一支应对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突发事件应急抢险的“专业、极速、高效”志愿救援力量。

疫情发生后,主要负责人告诉他们要随时备勤,“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这些年,他们通过专业的救援,成为政府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也是位于九龙坡二郎的一支志愿服务中坚力量。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qq.com

——END——

重庆新闻网·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王渝凤 摄影报道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