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闻重庆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
今天(12日),记者从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疫情期间,重庆市场监管人坚守一线,在检测计量设备、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和镇街的协同,全力稳定和规范市场秩序。
图片来源网络
抽调技术骨干
为疫情防控一线检测计量设备
记者获悉,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发挥检测机构技术服务作用,加强了疫情医疗设备计量检测服务。其中,市计量质检院相关业务受理部门春节期间全员在岗在线,抽调10名技术骨干组成检测服务工作小组,协调好设备、车辆、防护设施,开通绿色通道,随时待命开展体温测量设备等计量检测服务。
为保障春节期间医院、机场、车站等重要场所计量设备有效可靠,市计量质检院主动筛查临近到期设备,上门为西南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沙坪坝区疾控中心、铜梁区疾控中心、海关测试中心、重庆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检定、校准体温检测和医用计量设备。
针对疫情期间使用最为广泛的人体体温红外测温仪,市计量质检院专门编发使用操作说明,汇集84种人体体温计进入校准模式,帮助使用人员快速掌握。截至2月10日,工作组先后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两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220家单位检定、校准体温检测和医用计量器具6935台件,并对检测发现不合格的设备及时进行调校,确保准确可靠。
设立价格监测点
对投诉举报热点进行调研
记者了解到,在规范疫情期间市场价格秩序方面,重庆市场监管人对涉及口罩、消毒用品等重要行业、重点环节、重要商品,提高了监管密度,增加了检查频次。截至2月9日,累计出动价格执法人员71525人次,检查市场主体118267户次。另外,针对相关药品、防疫用品等经营单位和保健食品直销企业,还实施了价格书面提醒告诫,累计责令整改经营主体1243户。
对于社会关注的口罩、医用酒精等防疫用品和大米、蔬菜等等重点生活日用品,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十个区设立了30个价格监测点,随时掌握动态,提高价格监管的及时性、预见性。而对于口罩、医用酒精等投诉举报的热点,该局组织对一批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进行调研,摸清产品的来龙去脉,掌握价格变化的原因及走势,强化了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据悉,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经信委、商务委等部门,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行行政告知、协会倡议、企业承诺等措施。目前共发出告知书683份,3个协会分别向680户会员企业发出倡议书,400户企业作出承诺。
此外,该局重拳查处涉及疫情的哄抬价格、价格欺诈和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截至2月9日,立案查处涉疫情价格违法行为案件283件。
了解企业面临困难
采取“电话咨询+网络调查+实地走访”方式
为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并摸清已复工和准备复工的市场主体情况,目前,重庆市市场监管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镇街的协同,合力推进企业分类别、分步骤、分人群复工复产,确保社会经济平稳运行。
其中,倡导“零接触”办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对待复工复产企业,确需办理注册许可、年报公示、信用修复等相关事项的,提供“网上办”“零接触”“预约办”““自我申明承诺”等服务。对于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市场销售企业,第一时间安排专人跟踪、第一时间办好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让企业第一时间开工生产经营。
不仅如此,重庆市场监管人还推行“专业化”服务。按照属地监管原则,采取“电话咨询+网络调查+实地走访”方式,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对确需运行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逐台落实检验时间,有序开展检验工作。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疫情防控的监管执法,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严厉打击市场价格违法、不正当竞争和广告违法行为,为复工复产企业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禁止农贸市场、集贸市场、超市、活禽专卖店进行活禽交易和宰杀以及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引导餐饮行业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督促各类餐饮服务经营者不承办宴席。对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酒精、消毒柜、红外测温仪、空气净化器以及抗病毒药品医疗器械等疫情防控相关产品的复工企业,适时进行抽检,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等。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qq.com
——END——
重庆新闻网·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李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