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重庆大学建校9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

重庆大学建校9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

重大90周年校庆活动现场。 重庆新闻网记者 刘力 摄


重庆大学建校9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

重大90周年校庆活动现场。 重庆新闻网记者 刘力 摄

据重庆新闻网消息 10月12日上午,重庆大学建校90周年纪念大会在重庆大学隆重举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李钺锋,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刘鹏等出席活动。

大会上,副市长屈谦宣读了重庆市委、市政府发来的贺信,重庆大学党委书记周旬宣读了中国工程院院长、重庆大学原校长李晓红的贺信。

向巴平措代表校友致辞,表达了对母校深厚的感情。他说,母校坚定的办学方向,关怀的育人模式,尤其是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是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也是广大校友拼搏奋进的根基所在。他说,中华民族的崛起已经站在了新时代新的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给全国人民发出了接续奋斗的伟大号召。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高校已经成为全体重大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和共同愿望。他表示全体校友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母校、关爱母校,毫无保留地为母校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母校在“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上再创辉煌、再谱华章。

唐良智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陈敏尔书记,向重庆大学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多年来,重庆大学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重庆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努力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前几天,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重庆大学工作汇报并提出了希望。我们期待重庆大学以建校90周年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一流、追求卓越,服务发展、引领未来,努力在“双一流”建设中提升综合竞争力、突出鲜明特色性,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重”的地位、“大”的作为,在全市高校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带动效应。期待重大的老师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期待重大的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为重庆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大学的品质决定城市的品位,大学的水平决定城市的高度。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重庆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开创现代城市与现代大学共建共享的美好未来。

教育部副部长孙尧代表教育部对重庆大学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学校师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有更大作为,在国家创新发展、高水平人才培养中作出更大贡献。希望学校校友继续用心用力用智支持母校,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在致辞中表示,重庆大学90年的发展历程,既是近现代高等教育发端到新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更是一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创业史、奋斗史。“双一流”建设以来,重庆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校呈现出快速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作为国家在西部重点部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站在新征程新起点,重庆大学将继续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行。

国内高校代表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国外高校代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校长内维尔·平托、教师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和学生代表分别发言。重庆大学在校学生重温了建校宣言,各年代学生代表向教师代表献花致敬。

国家部委、部分省区市、重庆市领导,国内外院士、高校代表,市有关部门、重庆高新区负责人,重庆大学师生及校友代表共5000余人参加活动。

95岁学生给94岁老师献花 双手久久不愿松开

重庆大学建校9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

95岁学生丁传培(右)为94岁许香穗教授献上鲜花。

“老师,谢谢您!我还记得您!”昨日上午重庆大学建校90周年纪念大会现场,出现令人动容的一幕:1945级学生,现年95岁的丁传培为现年94岁的许香穗教授献上鲜花时,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场跨越岁月的重逢让现场不少观众为之泪目。值得一提的是,昨日也正好是丁传培老先生95岁的生日。曾经在重庆大学的学习生活,给这位老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记者专程采访到这位老人。

专门准备的大蛋糕

昨天刚好是丁传培老人95岁的生日,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在知晓情况后,专程为老人准备了一个大蛋糕。

记者看到,蛋糕上写着“寿”字,摆满了奶油做的“寿桃”,插着“9”和“5”的蜡烛,很是温馨。来自电气工程学院的人员与校友们一起为丁传培老人唱了生日歌。

“我真的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感想也太多了。”丁传培说道,过去的生活很艰苦,每天都拉闸限电,如今的电力发展越来越好,中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再也不会出现限电的情况,他非常感谢校友们对电力事业作出的贡献。

丁传培说,大约在半个月前,他在河南郑州接到了邀请函,当时就表示一定要来参加校庆。记者了解到,虽然已经95岁高龄了,但丁传培身体非常硬朗,思维也非常清晰,直到现在还在写社科方面的学术论文。

其女儿丁家林说,全家人都非常支持父亲的心愿。在来之前,父亲就一直在默默念“还能不能见到我的老师,还能不能见到我的同学……”

不愿松开的两双手

“真的是太巧了!我献鲜花的老师竟然是给我上过课的老师!”说起大会时的情形,老人显得有些激动,他告诉记者,事前他并不知道要献花的老师是谁,只是知道自己要作为代表献花。

当时,两人在台上时,许香穗教授问了丁传培是哪个系的,他回答电机工程系的。许香穗马上就说“我去上过课的”,在自报姓名后,许香穗又说了好几个当年的老教授的名字,丁传培一下子就想起来了。“老师,谢谢您!我还记得您!”丁传培说,他完全没想到老师会从轮椅上站起来,两人紧握着颤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当时真的很难分离,一边根据大会流程要站成一排拍照,一边老师和自己都不愿放手,心情真的很复杂。”丁传培表示,作为一名学生,向母校和老师献花是他的荣耀。

“老师的样子是变了,我认不出了,但名字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丁传培说。

受益一生的母校校训

1924年,丁传培出生在浙江绍兴。上世纪40年代,他随逃难的父母来到重庆,并于1946年考入重庆大学,成为电机系的一名学生。

“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并不好,但每个人都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丁传培回忆,在这4年中,他最骄傲的,莫过于在1949年3月参加了重大团结广场举行的团结晚会了。

丁传培回忆,为揭露蒋介石的阴谋诡计,重庆大学邀请各校学生在团结广场举行集会。丁传培说,他与同学排练了话剧《南京和平舞》,在晚会上演出。

演出之后,丁传培和几名演出人员就上了国民党特务的“黑名单”。“当时,为逃避国民党特务,我与同学只能隐蔽在铁工厂内一间简陋的库房里。一天晚上下大雨,半夜被褥被雨水淋湿了。我们只好找块干地方,靠着墙抱膝而坐,兴致勃勃地谈新中国的诞生和美好前景……”丁传培回忆,也就是那晚,他深刻领会到“耐劳苦 尚俭朴 勤学业 爱国家”这句校训背后的含义,学会了隐忍和坚强。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