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今年要减贫2633人
曾经,位于三峡库区的巫溪县是重庆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县之一,如今,巫溪探索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正式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今年,该县将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剩余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确保稳定脱贫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分散变集约
激活土地资源“造血”功能
2019年12月,巫溪县茶山村正式挂牌国家3A级景区。如今,走进茶山村,宽阔的柏油马路,整齐清爽的民居,在五彩秋色的映衬下,呈现出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
2018年以来,茶山村深入实施“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农旅融合模式,打造出深度地区农旅融合的新样板。村里引进龙头企业,企业把土地租过去集约布局农产业,然后把地再包给村民,企业提供技术、原材料,村民只需搞好管护,村集体也能获得收益。
“‘返包倒租’这个形式好,家家都有钱挣。”77岁的村民唐成见说,他3个儿子都在外务工。去年,他把自家的2亩土地流转给了承包企业后,又从企业倒租了40亩李子园,承担李树、辣椒的管护责任,企业提供辣椒种子、肥料和技术支持,老唐负责种植、管护,辣椒生产出来后,企业以每斤1.3元的保底价回收,去年纯收入2万多元。
就业助残
不让一个残疾贫困群众掉队
4598,这是巫溪建档立卡残疾贫困群众的数量。脱贫路上,让这个群体生有所依、干有所助,是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48岁的黄后兵是巫溪县上磺镇红岩村人,2015年因机车事故失去双腿。他和妻子冉茂荣商量,在红岩小学旁开了一家小包子店。但由于缺少技术,生意一直比较清淡。
转机出现在去年上半年。当时,他接到镇上的通知,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助项目安排他去参加厨师(面点师)培训,包吃包住管交通还每天补贴50元。
10天培训结束后,他按照老师教的技术发面、制馅,他家的包子口感一下子提高了很多,生意较以前也有了提高。如今,黄后兵的包子店每月可以收入1500元左右。
落实今年减贫2633人的目标任务
2月17日,巫溪县组织召开全县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贫困户帮扶和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
县级领导会同各帮扶集团牵头单位深入到所联系的乡镇,开展调研指导,督促落实今年减贫2633人的目标任务,分析疫情对今年脱贫攻坚工作带来的影响,指导做好当前脱贫攻坚工作。
重庆晨报·重庆新闻网记者 黎静 实习生 柳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