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抗疫日记 | 我是重庆生长的武汉人,我必须上

时间:3月2日

地点:湖北武汉泰康同济医院

记事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护士 杜政

我生长在重庆,但武汉,是我的祖籍。

2016年,为完成爷爷武汉寻亲的遗愿,我与父母前往武汉,踏上寻亲之路,凭借老汉儿时的片段记忆,我们终于找到杜家的血亲。我记得那时的武汉,车水马龙,人潮熙攘。

2020年,无论是作为武汉人还是医务人员,我都想在第一时间奔赴一线战斗。与父母简单告别,母亲没有如电视剧般离别时的泪水,只简单说了一句:去吧,注意安全!

飞机刚落地,就接到通知,作为第一批队员支援方舱医院。第一天是夜班,身着三级防护进行工作,比我预期的难度要高出许多,无论是体力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支援方舱四天后,我被召回,整合到泰康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工作,这是我的“老本行”,无论是仪器设备、护理操作、工作流程,我都胸有成竹。在病房里,我最喜欢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杜政,这里需要搬东西”“杜政,这个呼吸机在报警”“杜政,这个病人需要抽血气”……很多时候,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抗疫日记 | 我是重庆生长的武汉人,我必须上

▲工作中的杜政

2月25号,3床病人氧饱和度维持不佳,蒋东坡主任与医生会诊后决定对病人实施气管插管术,本该下班的我听到患者需要插管,决定留下和梁泽平护士长一起配药、备物、转移患者。

插管成功后,患者需要进行俯卧位通气,而在这方面,我们ICU男护士拥有丰富的经验,摆好管路、整理体位、监护观察、气道管理、皮肤管理等等都必须一一顾虑,工作不简单,但是内心必须强大。

回到驻地,已凌晨2点,有些疲惫。我打开IPAD,和着《爱与希望》的旋律,轻声歌唱:“再回头望又是筑好的家乡”。

我相信,战友们的努力一定会有收获,没有过不去的冬,也没有到不了的春!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qq.com

——END——

重庆新闻网·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朱婷 通讯员 王琼 整理 受访者供图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