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老”记忆,没去过这些地方就相当于没
解放纪念碑:
解放碑位于重庆主城渝中区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汇处,是重庆标志性建筑物。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重庆市渝中区的商业以此处为中,附近300米处有市内最大的小吃街。解放碑商业街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步行街,因此有“中国西部第一街”之称。
tips:较场口步行约10分钟到达小吃街,就在解放纪念碑的边上,可以边吃边打望这里的美女。乘轻轨2号线到【临江门】站下。
街边夜景迎面吹来的都是辣辣的味道。
十八梯:免费
tips:我喜欢这样的老街区,喜欢这样无拘无束的慢走的生活,清晨来到这里,品一碗地道的豆花,听一段地道的重庆对话,看一眼悠闲忙碌的店家,这样的生活闲适安静。建议清晨来。
老重庆城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位于渝中区较场口,是从上半城(山顶)通到下半城(山脚)的一条老街道。这条老街道全部由石阶铺成,陡陡的,弯弯的,把山顶的繁华商业区和山下江边的老城区连起来。
通远门城墙遗址:免费
古重庆城有城门“ 九开八闭”共十七道,应“九宫八卦”之象而筑以示“金城汤池”之意。通远门位于正西面, 是重庆城唯一的陆门,是通往外地的陆路起点,故称“通远”。
新华日报旧址:免费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又名《新华日报》总馆重庆旧址,位于渝中区化龙桥虎头岩村86号,占地面积约950平方米,由5栋竹木、土木结构楼房组成。建筑群依山而建,沿山势自下而上依次为医务室、职工服务区、排字房、记者办公室、铸字房、印刷编排室,最高处是社长室和总编室。
在陈列馆中,还有一处封闭倒塌的防空洞,该洞是为躲避日军轰炸而挖建,刊有周恩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题词的《新华日报》,就是在这个防空洞印刷的。
中国三峡博物馆:凭身份证入内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总体布局通过以东西走向的人民大礼堂对称轴为主轴线,并以一个完形将人民广场与博物馆主体建筑联系起来,主轴线上人民大礼堂、人民广场、博物馆三位一体。
磁器口古镇:免费
千年古镇,重庆缩影。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的古镇磁器口,风景优美、独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地貌的旅游胜地。 磁器口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年),又名龙隐镇。清朝初年,因盛产和转运瓷器,而得名磁器口,作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美誉为“小重庆”。 磁器口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民俗文化各具特色:有古朴粗犷的巴渝遗风,任你品味,任你选购。“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
【下图】现场制作美味的酸辣粉
【下图】四川省重庆中医学校旧址,破落的仅剩下一点点的残骸啦。
【下图】这个地方的名字忘记了,保存的完好,仍有居民在居住着,这样的生活,远离了高楼大厦的禁闭和围堵,透过窗户,外面的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天上的街市:免费
记忆中的郭沫若先生的这首诗,让我今天得以见到庐山真面目(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重庆的老记忆,在你的印象里,还剩下多少?